圖/TVBS

宣傳觀光出現新管道!過去遊客多半會拿著旅遊書按圖索驥,不過隨著3C盛行,越來越多年輕人轉而以IG、臉書或YouTube當作旅遊或美食指南。專家觀察,以這些新媒體詢問旅遊景點的遊客,近來每年以5%到10%速度成長。


記者華舜嘉:「過去出國觀光,『旅遊書』是許多人找尋資料的首選,不過隨著時代變遷,這個狀況也已經悄悄改變。」


新加坡觀光客:「通常都是看博客,或者就是看社交網站有說什麼就跟著去玩那樣。 (會找書嗎?傳統那一本本旅遊書?) 不會,太厚了。」


國華僑觀光客:「YouTube是一定要用,因為YouTube很多的...,YouTuber他們本身就會介紹當地很多東西,甚至在臺灣有很多節目在做這種東西,或是...你都可以從他們介紹的特色中去安排自己的旅程。」


國華僑觀光客:「小貝啦,比如說在介紹淡水的話,淡水他們是怎麼去...,淡水去哪邊玩的。」


隨手拿起手機就是youtuber的影片,像這樣拿著旅遊書的遊客,已經慢慢減少。3C新媒體成了「新觀光大使」,尤其臺灣揚名國際的美食格外明顯。


美食新媒體品牌業者:「拍一張特寫,拍一個俯拍。」


圖/TVBS

Ava跟Emily就是現在新媒體寵兒,美食當前,但他們有更重要任務。


美食新媒體品牌業者:「直接這樣拍喔,對。」


每次外出總會隨身帶著燈,補光、拍照好忙碌。


美食新媒體品牌創辦人Emily:「可以用出牽絲效果的東西,我們就是一定會讓它拍出那個效果,然後麵的話,因為這樣拍會很單調,所以我們就會拉起來。」


角度、燈光、怎麼撕、怎麼拉,通通是學問。4個才剛大學畢業的22歲女生成立美食新媒體品牌3年,臺北、東京、洛杉磯,喫遍了近3000家餐廳,在IG上擁有的粉絲,已經超過27萬。


美食新媒體品牌創辦人Ava:「這邊的手繪字也是,都是我們自己寫的。」


能夠快速累積人氣,當然得要有特色。


美食新媒體品牌創辦人Ava:「所以這樣就可以很明顯知道,3.5顆星、4顆星,然後滿分是5顆星。」


每道料理美味程度全部中立評分,甚至餐廳環境、服務或衛生也通通不放過,讓粉絲綜合評估,即便有店家邀約,也會事先說清楚講明白。


美食新媒體品牌創辦人Emily:「我們一定會寫實話,然後如果你們(邀約店家)接受的話,那就...我們就會去,如果你不接受我們就不會去。」


食新媒體品牌創辦人Ava:「其實我們好喫不好喫我們也都會寫,因為其實粉絲也滿喜歡看到我們寫些不好喫的,他們自己也會覺得這個網站好是好喫跟不好喫都會寫,講話應該會比較中肯,他會願意去相信。」


YouTuber Luke Martin:「這是臺北大同區一條小喫街。」


圖/TVBS

而目前國際間正當紅的YouTuber,不得不說這對來自加拿大的情侶。


YouTuber Luke Martin:「真是太好喫了。」


Luke Martin與Sabrina今年才24歲,正在進行一項喫遍世界美食的任務,起點就是臺灣。目前YouTube上訂閱數突破23萬,其中聚焦臺灣影片超過一半,觀看次數超過1千萬次,而外國人就佔了7成以上。


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劉志強:「以前(觀光客)是拿著美食書來做一個找路或詢問的部分, 但是越來越多人傾向是,他們會拿著YouTuber的一些影片或IG打卡地方,問我們在地人 。每年都會有5%到10%的成長比例。」


行銷專家吳育宏:「以前我們可能要信任廣告、信任媒體,可是現在我們對於媒體廣告的信任度,其實在打折扣,但是這個信任已經轉移到所謂的網紅。網紅代表的是我們家人朋友,我們比較值得信任的一羣人。」


實際體驗取得信任,獲得粉絲忠誠度,成就了素人,也讓觀光行銷有了不同管道,尤其臺灣,這類行銷手法更顯重要。


銷專家吳育宏:「拚CP值、拚經濟規模,我想我們在亞洲其實並沒有什麼舞臺,但是其實我們是一個滿多元文化的國家,所以其實我們在做這種所謂文創,或者是比較所謂利基市場的話,我們是比較有空間的,那這種東西其實是要透過非常個性化的網紅來操作。」


臺灣擁有國際間得天獨厚的觀光資源,靠著這些新媒體,能量更能不斷蓄積。


更多 TVBS 報導
不再一滑滑很久 臉書新工具幫你管控時間
【新新聞】選將打造個人形象 「撩」影像世代
防止駭客入侵 安侯:注意社羣媒體的資安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