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銳鳶無人機。(圖/NOWnews資料照)

為提升部隊偵蒐能力,國軍引進中科院生產的無人機,但是審計部日前公佈報告指出,軍方有部分銳鳶無人機的飛行時數過少,要求軍方檢討改進。

陸軍司令部3日下午表示,籌建「無人飛行載具系統」,係擔負各作戰區偵蒐任務,自101年接裝以後受限於北中部地區軍、民航機飛航空域管制等因素,飛行訓練成效確不如預期;在國防部協助下,於東、南海域建立專屬訓練空域,採移地訓練方式輪訓,並依計畫於102年成軍服勤,有效執行各項戰演訓任務。

陸軍指出,自106年9月1日移編海軍後,重新檢討飛訓時數,並協調民航局演訓空域規劃,要求中科院提升維修保養能量,迄今已飛行945小時,均能有效執行海上聯合情監偵及參與演訓任務。

由中科院研發的銳鴛中型無人機原由陸軍操作,在 2017 年 9 月移撥給海軍,專責海上戰術偵蒐任務,以及對臺灣周邊海域的不明船艦進行監控,駐地為屏東基地北場。至2018年6月為止,銳鳶無人機一共發生2起墜機意外。審計部所指的相關情形,是在陸軍司令部時期所發生的問題。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報導

前瞻預算執行率慘到爆 政院澄清:目前執行率逾7成
軍武》升級M60戰車 國軍放棄了!土耳其仍繼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