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罪》這部戲,其實李易峯已經演得很努力,看得出來的。

雖然談不上質的飛躍,但是至少量的積累還是有的。

劇中李易峯的哭戲不是以往那種面癱式的毫無層次感,已經有了很大進步。

如果李易峯的死忠粉看到了,肯定會受不了的。

說實話,在小鮮肉裡面,李易峯的演技已經算比較給力的了。

如果非要跟廖凡的比的話,那就沒什麼意思了,完全沒有可比性嗎?

你拿成長中的小鮮肉和成熟中的中年戲骨,倒是說說看,怎麼比呢?

演技方面,兩者的差距太大了。

看過的《白日焰火》的觀眾,想必會對廖凡的演技有更直觀的認知。

這部戲裡的警察,感覺廖凡只是正常發揮,完成了演員應盡的義務,而已。

遠不如他在《白日焰火》中那種驚艷的味道。

這個也不能怪人家廖凡,角色的人設在這裡,發揮的餘地並不大。

李易峯飾演的是方木初出茅廬的時候,演技木一點,其實更有方木的氣質。

不能說本色演出吧,否則就是嘲諷我們的李易峯,只能說剛好合適。

關鍵是李易峯這個角色主角光環太強了,以至於演技不是重點。

心理畫像已經成了他本人的神乎其技,跟開了上帝視角似的,線索嘩嘩嘩,結論刷刷刷,感覺周圍的警察跟逗逼似的,幾乎沒有存在感。

心理畫像真這麼玩,現實中的心理醫生十有八九都要失業了吧。

還是那句話,真沒必要拿李易峯跟廖凡比較。

一個是想做演員但天賦有限,一個是成熟演員且火候剛好。

一個還年輕,未來還有打磨演技的機會,一個已經中年,再想提升也不容易。


演員這個行業真的是需要天分和後期的努力,就拿廖凡來說,沒記錯的話,當年的和李亞鵬演的將愛情進行到底的時候,也是小鮮肉級別的人物,前兩天看他在建黨偉業演的朱德,真的出彩啊,演非誠勿擾中的娘炮,演生死線裏的共產黨等等,你就會發現廖凡的表演是以角色為中心,我們很難看到廖凡本人的影子,而我們看李易峯的作品,他塑造的角色,很難看到的是角色的特點,更多看到的是李易峯本人的特點,歸納起來就是李易峯更多的是在本色演出,他只能演一個類型的作品,我不能說李易峯不努力,但是在當下的社會環境裏,演員可能更多數是處於被動的地位,經紀公司為了是利益更大化,就不斷地炒作,增加曝光度,而演員尤其是年輕演員太容易迷失其中了,如果演員自身的自律性再弱一點,當新鮮度慢慢褪去,當人設崩塌時,一旦不能夠清醒面對,被淘汰是遲早的事。只有像廖凡、何冰、段奕宏這樣能夠甘於寂寞,把表演當成終身事業對待的演員,才能更持久的生存在這個圈子裡


《心理罪》這部劇,廖凡與李易峯都演的很到位,但是劇本編的有問題,打戲太多了,推理過程被削弱了,影響內容。廖凡演的也比較用力,演的痕跡很重。李易峯演出了方木的性格特點,戲份要是最多些就好了。


哈哈,現在中國內地的怪現象就是,作為演員,不論男女,如果顏值高,就是花瓶。長得醜,就可以高喊,我是實力派,B站有很多的對比剪輯,拜託,評判之前,都自己先對比看過了,然後再討論,很多人都被洗腦包給搞的沒主見了,就剩下人云亦云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