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陳小芬 吳嘉曉 文/圖

  “不好意思,捐的錢就一點點,我的一點小心意。”說起捐款事情,93歲的胡玉書老人連連擺手。最近,家住晉江永和內厝的胡玉書老人拿出1萬元退休金捐給永和鎮南峯中學,左鄰右舍紛紛點贊。

  執教45年 一直心繫教育

  胡玉書住的房子是建於20世紀80年代的石頭房,大門門楣上刻着“勤儉持家”。屋內客廳牆壁上貼着“優秀教師”“文明家庭”“捐建戲臺感謝牌匾”等獎狀和榮譽牌匾。

  “父親爲人很和善,對公益事業只要力所能及的,他都會去做。”胡老的兒子胡理智說,父親23歲開始教書,先後在東石、安海等地教過,後來回到家附近的銳峯小學,直至退休。因身體不是特別好,當年父親申請提前退休,也已獲得教育主管部門同意。但當準備退下來時,學校急需教師,臨時又不好招聘,父親就留下來繼續任教11年,直到68歲才卸下教鞭。

  45年的執教生涯中,胡玉書有過一線教學,也擔任過學校校長,深知辦學不易。今年3月聽聞離家不遠的南峯中學將成立校董會,並設教育基金會,他就跟家人說“想捐點錢,以表心意”,得到全家人支持後老人從退休金取出1萬元讓村幹部幫忙轉交。

  老人家的這份心意讓永和鎮政府、教育部門及南峯中學都很感動。南峯中學的校領導還到胡老家中對其熱心教育的行爲表示感謝。據悉,除了企業家,捐款人中還有不少像胡老這樣的普通百姓,目前教育基金已超1000萬元,這個數字還在上升中。

  一生節儉 一心教書育人

  雖已是93歲高齡,除了步履有些蹣跚,胡老仍舊精神抖擻。在他的一本筆記本中最前面的是“工資條”,記錄1989年到如今的退休金情況,後面則是一些日常開支記錄。說到退休金增長,胡老很開心地說,“得益於黨和政府的好政策,退休金從70多元漲到如今的6000來元”。

  在子女眼中,胡老非常節儉,雖然現在的退休金不少,但他從不亂花錢,有時兒孫們要給他買新衣服,他都不讓買。然而胡老對兒孫們很慷慨,孫兒讀書、孫兒結婚時都包大紅包。

  胡老的話不多,跟記者說得最多的是“教師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作爲教師先生要腳踏實地專心做教育”。60多歲的林秀黎是胡老的學生,她告訴記者,小時候她讀書很好但因家庭困難,父母只能讓她輟學。得知此事後,胡老一直鼓勵她,還到她家“勸學”,幫她申請減免學費,因爲胡老她又多上了幾年學。這樣的“勸學”經歷胡老做了很多很多,把能勸回來的孩子一個個勸回來上學。

  “他經常跟我們說,教書育人雖是平凡職業,但要做好。”胡理智告訴記者,父親的這種教書育人精神深深影響着他,他和他的兒子也從事教育行業,一家三代都是人民教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