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我國各地頻繁發生地震,僅和帝永元元年到順帝永和五年,這五十年的時間裡,京師洛陽和隴西地區見於記載的地震就有三十三次之多。其中安帝元初六年發生的兩次大地震,房屋倒塌,人畜死亡,波及數十個郡縣,造成了巨大的災害。安帝建光元年九月,又發生了大地震,波及三十五個郡,有的地方大地裂縫,不少地方房屋和城牆倒塌,死傷的人不計其數。古代的人大都迷信鬼神,一發生地震,人們就以為這是鬼神在顯靈,因此非常害怕。什麼地方發生了地震,地方官要趕快向朝廷彙報,由太史令把它記載下來,遲誤了就要判罪。

張衡認為,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人們不但要記錄地震的情況,更重要的是應該研究地震的規律。他為了充分地掌握地震的情報,在漢順帝陽嘉元年,發明了一架地動儀。地動儀用精銅製成,直徑八尺,就像一個大酒罈子。頂上有個凸起的蓋子,可以打開,周圍雕刻著山龜鳥獸的花紋。中心有一根上粗下細的柱子,柱子緊挨著八道機關。和八道機關相連接的是趴在外面的八條龍,八個龍頭分別對準東,南,西,北及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八個方向。每條龍的嘴裡都銜著一個小小的銅球,八個龍頭的底下,蹲著八隻銅製的昂首張嘴的蛤蟆。「都柱」周圍伸出八根橫杆(曲槓桿),分別和八個龍頭的上半部銜接。哪個地方發生地震,地震波傳來,「都柱」就會倒向地震發生的那個方向,壓在曲槓桿的下端,由曲槓桿再牽動龍頭,將龍嘴裡的銅球掉到蛤蟆的嘴裡,並發出清脆的響聲。守候在地動儀旁邊的人聽到響聲,看看銅球是從哪個蛤蟆的嘴裡掉出來的,就可以準確地記錄下地震發生的時間和方向。因此,能及時派人依照地動儀指示的方向,去尋找災區,做好救災工作。

地動儀製造成功之後,放在京城洛陽一間觀測地震的屋子裡。有一天,西北方的龍頭突然張嘴吐出銅球,「噹啷」一聲,銅球掉到了蛤蟆嘴裡,說明西北方向發生了地震。可是,當時住在洛陽的人並沒有感到發生了地震,所以,人們就懷疑起來,都說張衡的發明靠不住。過了幾天,隴西地方派人趕到京城洛陽來報告,說幾天前他們那裡發生了地震,一查對日期,正好就是地動儀上龍頭吐出銅球的那一天。人們這才相信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是準確可靠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