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Timothy


 M先生簡介

某某報社要聞經濟部主任

有關作品:《一起商業報道的投訴處理過程》

                  《裏隆走私:38年的餘潮回想》


在發送採訪邀請後,張先生說了一句,“恩朵的事,即是我的份內之事”,我頗受感動。

 

由於此次採訪未能實地拜訪,我將採訪問題文稿發給張先生,先生收到之後回覆我,


“我會認真細讀,仔細做答。”深切感受到張先生的謙遜和溫柔。


以下是我和張先生的深度訪談。 




1

Q: 在您從事報社行業以來大致有多少年頭了,初涉行業時擔任的是什麼職位?現在您在報社承擔的是什麼職任?如果我問您可否將您的工作年頭大致分段,每個時期精煉成一句話或幾個關鍵詞,您會是怎樣的解答?


A: 我是1996年10月進入XX報社,距今已有23個年頭了。最初擔任記者,採訪新聞,現在爲要聞經濟部主任,現年齡到了,馬上要卸職。


我在這個行業的工作年頭大致可分爲三個階段:1996年——1999年爲普通記者、編輯,可謂“初來乍到,諸事新鮮”;1999年——2011年擔任編委辦主任,這是個服務於一線的角色,可用“長期沉澱,蓄勢待發”,雖然不在一線,但讀了較多書;2011年——2019年,自感“厚積薄發,盡情揮灑”,所學能盡情運用到實踐中去。


2

Q: 我其實非常好奇,您在初入報社的時候是基於什麼樣的想法做出的決定?因爲在那個年代,可能在我舊有的記憶中,溫州人一般都是走做生意的路,在這個商業氣息很重的小城市裏頭,您就顯得很文書氣質,這是我當時對您很深刻的印象,所以您的決定是受什麼人的影響?


A: 我進入XXX報社,進入新聞行業可說出於偶然,也許是必然。1996年之前我在XXX幹酒店,當時XXX已經出生,我想調回XX市區,沒有門路,剛好XXX報社想招人,於是寫了一篇稿子投寄過去,不想被報社一眼看中。就這樣來了。


每個地方都有一小羣與衆不同的人,只是不容易引人注目罷了。溫州(包括樂清)歷史是座文化氣息蠻濃的城市,只是改革開放後因地少人多,許多人向外走,許多人經商致富,所以給人“溫州人都是生意人”的印象。


我屬於改革開放後最早接受全日制十年制教育的幾屆學生之一,自小愛好閱讀,原城柳市,父親因他在高中時家庭變故未能讀完,很有一種讀書情節,所以在我們兄弟很小的時候就將一家人從柳市遷到樂清,讓我們接受更規範的教育,因此與樂清的商業社會保持有一定距離,後來所從事的工作也相對有文化氣息。


3

Q: 接剛纔的話繼續談論就是,雖然您不是做傳統溫州創業之路的學者,您在多年工作中有沒有一些印象深刻的小事情,會讓您會覺得其實您的思維“很溫州”,無意識中帶有溫州人典型的特質?


A: 是這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雖然我不從事溫州傳統產業,但是長期從事新聞業,對溫州(樂清)的經濟特點、經營模式經常有接觸,我認爲溫州的民營經濟雖然近年遭遇了一些挫折,但它是中國現階段最好的經濟模式,最有活力,最有創造性。比如我經常會寫一些評論,爲市場經濟鼓與呼。溫州的經濟代表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如果走回頭路,肯定是沒有希望的。(請參閱《裏隆走私:38年的餘潮迴響》《識市場化者爲俊傑》)


4

Q: 我會覺得說去北京有北漂一說,但去上海深圳就不會涉及“漂”這個詞,在某種程度上“漂”表明北方文化土壤裏是存在一種能夠吸引文藝氣息的人的假象,上廣深更傾向於經濟利益,實用主義,帶有非常明顯的商業氣息,以合同辦事,規則效率很高,但會不會缺少一種人文關懷,您覺得文學在當代商業社會能帶來什麼價值?


A: 我一直生活在小縣城,沒有在大城市居留的經歷,沒法體感,只能談點認識。“京漂”一詞很好,到上廣深打工不用“漂”一詞,我認爲這骨子裏透出的是官本位色彩。北京是皇城,人說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暗指能在這個大紫禁城裏紮根的,乃大貴之人(大富之人也未必能做),升斗小民不過爲水上浮萍。而上廣深爲經濟城市,認錢不認人,英雄不問出處,似乎不看重出身問題(事實上也存在,不過不像北京那樣赤裸裸)。這些經濟型城市是否缺乏人文關懷?我認爲中國哪裏都缺乏,這是體製造成的。公有制社會表面上所有表達都冠冕堂皇,實際上將人驅向被奴役之路。


文學在當代商業社會能帶來什麼價值?文學本身沒有能量,只有當文字承載起傳播真善美價值、揭示真相的時候,它才能溫暖人心,給人對抗現實焦慮的力量。


5

Q: 說到文學,想必報社定會有審覈制度的問題,我支持有些書籍,報紙,文章等等都需要審查,不僅是爲了孩童青少年的身心靈健康,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及維護統治者威信的需要。您對於審查標準有什麼看法?標準在隨社會文明程度以及國家政策有不斷變化,甚至很多標準還很模糊,您認爲審查標準的設立是利大於弊嗎?爲什麼?有沒有曾經出現一篇文章您覺得非常受益卻不能公開出版的例子?您願意分享那篇文章的大致內容嗎?


Q: 必須說明一下,報刊審覈是不可少的,如果所載東西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出版物是應該受到制裁。但中國現在的主要問題不是審覈制(審覈有事前審覈和事後審覈),而是批准制——只有經嚴格審查批准後才能出版,實際是有限出版權的分配製,這與憲法精神不符。審查標準的設立如果不建立在出版業的充分自由上,它沒有任何進步意義,只會鉗制民意和輿論。


世界上現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實行新聞出版批准制(你可以想像是哪幾個),明顯弊大於利,因爲它不允許人民隨便發聲。中國至今未出臺《新聞法》。至於例子,那不勝枚舉。凡網絡上(微信)上出現不久即被404了或被外星人盜走的文章,皆屬此列。


6

Q: 您覺得文學理論的價值意義在哪裏?這其實是我專業的問題,從西方文論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到現代解構主義,女性主義等等,您覺得文論與文學之間有沒有什麼關係和意義?


A: 新聞爲實用寫作,離文學文藝差不好幾個檔次,所以這個問題沒有能力回答。大致理解,文論和文學之間的關係,類似於新聞理論和新聞實踐之間的關係。新聞理論可以用來指導新聞實務,少走一點彎路,但我們記住“理論常常是灰色的,而實踐之樹長青”,理論爲相對凝固的,而實踐是活態的,它隨時隨地要作出調整變化。好像沒有一個人進了作家進修班就能寫出名著來,從新聞專業出來的學生只有投身現實生活,才能寫出好的報道來。文論與文學創作之間,也應該是這種關係。


7

Q: 現在很多新媒體形式的出現,傳統報社受到衝擊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請問您瞭解的報社中對這趨勢做出了哪些努力,在接受新事物中如何衝破舊有的觀念和制度的?您是否有觀察到新媒體人或90後這一羣體的特徵,初次印象是什麼?您覺得您難以適應的點在哪?覺得在他們身上值得學習的點在哪?


A: 移動互聯網改變了很多行業格局,新媒體也大大沖擊了傳統報社。報社作出的應對是我們也要搞新媒體,如XXX報近年推出了浙江XXXX頻道、中國XXX微信、XX發佈公衆號,提倡新媒體優先,在新聞發生當天的具吸引性新聞先在新媒體上播發。我們代許多部門單位運營新媒體,如教育局和我們合作的“XX教育發佈”就搞得不錯,教育部門一年投入60萬,他們連版面也不要了。但傳統媒體搞新媒體總有點不貼合,不那麼得心應手,大概是基因問題。


我接觸了很多新媒體人或90後,他們很聰明,他們伴隨中國互聯網發展起來,對網絡具有天然的融合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在生活中對新媒體在生活中的運用得心應手,如打車軟件、網購、點外賣等等。


至於所說在他們身上的難適應點,可能他們的傳統文字功底弱了點,表達愛用網絡語言,初聽很潮,時間久了感覺比較單調。


8

Q: 您覺得面對我這樣的學生,以您多年來的沉澱積累,最想分享給我媒體人的哪種“哲學”理念,當然如果您有故事的形式,我非常願意聆聽。


A: 我們可以分享“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這句話。這是一句行話,但放之四海而皆準。


請參見拙文《一起商業報道的投訴處理過程》


9

Q: 現在的新聞太分散和碎片化,您對於這種現象是否很淡然處之,尤其對於00後數據土著民,您覺得信息分散化中做什麼樣的努力可以形成自己的一套信息處理系統,而不被當代信息衝擊所困擾?


A: 新聞碎片化已成不成逆轉的現實。00後數據土著民要形成信息處理系統,而不被當代信息衝擊所困擾,關鍵在於增強系統閱讀,形成自己的三觀和透視解讀紛繁蕪雜的社會現實的能力。多讀名著,多讀經典,多讀法律、經濟和社會種類的書藉更有裨益。當然最重要的是讀對聖經。這樣能透過現象看本質。


10

Q: 您知道現在微博等個人形式的媒體爭相冒出,媒體人素質參次不齊,很多熱搜媒體的觀點都非常主觀和片面,但是受衆卻趨之若鶩。目前媒體行業沒有一套整頓這種亂象的具體規章制度,你覺得在行業未實現健康的狀態下,我們可以自身怎麼做纔可分辨觀點背後的虛實?您覺得媒體人哪項素質最重要?


A: 新媒體是受管制相對輕一點的表達載體。個人微博多一點、雜一點無妨,只怕動輒“整治”。不知怎麼,我對“整治”兩個字相當反感。衆口不怕鑠金,讓人說話天不會塌下來,就怕萬馬齊喑。就像一個森林,草也長樹也長,什麼亂七八糟的都長,這才形成豐富生態。


不用怕亂。自身具有穩定的三觀和過硬的識別能力,就能分辨觀點虛實。媒體人最重要的悲天憫人的家國情懷,對弱者的同情,對強豪的抨擊,對事實對真實的維護。


11

Q: 我知道您從小就很注重孩子的教育,尤其是藝術文學,您覺得在培養青少年的藝術特質中有沒有您非常想分享的一個故事?


A: XXX小學時曾經問我:怎樣才能寫好作文?我回答她:作文不是寫出來的,是讀出來的。她這句話也啓發了我,就到街上買了一整套的世界名著放在書櫥裏,她小學起一本一本地看,到高中時幾乎讀完了。不用我教,她的作文就寫得相當好,中學時經常被老師當範文在課堂上念。


12

Q: 您覺得現在對於有想法卻沒人脈社會以及財富資源的現象有什麼看法?是不是其實所謂很多的想法都不是很切實際?您覺得寒門學子和原本就有家庭背景資源深厚的學子來說,您覺得寒門學子的眼界和視角會不會從小會受一定的束縛,您覺得眼界對一個孩子來說有多重要?


A: 很多未走上社會的青年人相信,如果有了良好的人脈社會以及財富資源,就省去了許多奮鬥。或許從世俗角度、從中國國情來說,它有一定道理。同時寒門越來越難出貴子,貧窮限制了寒門子弟的想像力,他們的眼界和視角會受影響。相反的例子如陳佩斯、陳凱歌、葛優等人,他們取得藝術上的成就,與他們出身電影世家有很大關係。中國的社會階層固化的趨勢,也越來越被人詬病。


但這並不構成寒門學子不努力的理由。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寒門學子的價值非貴家子弟所能取代,同時眼界見識這種稟賦能力更與自身努力、行業積累有關,更努力的寒門子弟,實現逆襲的概率越高,機會總給肯努力、有準備的人留着。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