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市場佔有率上,目前電動汽車還遠不如燃油車,但從政策導向、車企規劃來看,電動汽車未來取代純燃油車也只是時間問題。然而隨着電動汽車銷量攀升,起火自燃的新聞也愈發頻繁。在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的安全性上,目前所有車企都沒法給消費者一個滿意的答案,這已然成為懸在新能源汽車頭頂的“達摩克斯之劍”。

▲電動汽車自燃事故頻發

電動車自燃到底有多可怕? 新聞 第1張

4月22日,上海市某小區地下車庫,一輛特斯拉Model S車型在停車狀態下(未充電),底部突然冒出大量煙霧,僅5秒後就出現了明火,且火勢迅速擴大並向四周蔓延。最終,這輛Model S被徹底焚毀,連帶着旁邊的兩輛奧迪也被波及。

電動車自燃到底有多可怕? 新聞 第2張

同樣在4月22日,一輛蔚來ES8在維修服務站停放時,突然從車輛底盤位置冒出白煙,隨後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開始出現明火,最終也被燒得只剩鐵架子。根據蔚來官方給出的解釋,該車在進入維修站之前,底盤受到過嚴重撞擊,造成撞擊部位的電池和液冷板發生嚴重變形,導致電芯內部短路而起火。

電動車自燃到底有多可怕? 新聞 第3張

往前追溯幾年,類似的電動汽車自燃事件不勝枚舉。更重要的是,這種自燃是不跟產品定位掛鉤的,即便是售價高達100萬Model S/X,其自燃概率不見得比北汽、比亞迪的電動車更低。

電動車自燃到底有多可怕? 新聞 第4張

換句話說,高端電動車自詡其搭載的電池經過了嚴密的保護,電池管理系統更成熟、完善,安全性更高一籌,但市場反饋並不如人意。或者說,目前的技術水平並不能保證高能電池在汽車上安全使用。

▲行車安全的重要隱患——高能電池

對電動汽車來說,基本所有的起火都與電池有關,包括阻值增大導致升溫自燃,或者受到撞擊導致短路自燃,再或者電池破損導致鋰氧化自燃等等。相比之下,例如燃油車常見的線路短路、暴曬升溫等起火原因完全是小場面。

電動車自燃到底有多可怕? 新聞 第5張

直白點說,以三元鋰電池為代表的電池組,其本身就是一個具備超高能量密度的“容器”,就像是電影中“無限寶石”,凡人不能直接碰,需要一個容器。稍有不慎,能量傳輸出錯或者“容器”破損,就會短時間大量釋放能量,導致自燃乃至爆燃。

電動車自燃到底有多可怕? 新聞 第6張

化學電池,特別是充了電的電池,容易起火是一種物理規律,屬於天性。這種東西不像汽/柴油,後者本身就是烴類組成的碳鏈,結構相對穩定,不遇到明火是不會跟氧氣產生反應的。即使是易揮發的汽油,即使泄露了,不遇到明火也沒什麼大問題。

電動車自燃到底有多可怕? 新聞 第7張

但鋰是什麼?元素週期表中,其活潑程度都是能排上號的,只要暴露在空氣中就會快速被氧化,同時釋放大量熱能,反應還特別激烈。雖然各種動力電池都將鋰固定在鎖在石墨或鋰化合物中,並防止其與氧氣接觸,但日常用車管是碰撞、充電還是車主的用車習慣都會影響安全性,總之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廠商對電池組的防護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為什麼電動車自燃更具危險性?

在上海自燃引發激烈討論的時候,特斯拉CEO曾在社交網站吐槽,每年各種汽車自燃的事故成千上萬沒人關注,為什麼特斯拉自燃就成了頭條,言語中對這種“不公待遇”很是不滿。事實上,媒體並沒有冤枉特斯拉,電動汽車的自燃確實更值得關注、警醒。

電動車自燃到底有多可怕? 新聞 第8張

燃油車確實也自燃,但其自燃是有規律可尋的,私自改裝電路、線路老化、甚至大熱天車內放打火機等可燃物等等,沒有外來的明火,正常維護保養檢修,即使是遇到事故也不容易自燃。而電動汽車的自燃是不可預知且不可控的,因為電池本身就是一個高度危險的“可燃物”,日常用車中,誰也不能預料其儲存的高能物質會因什麼故障突然起火。

電動車自燃到底有多可怕? 新聞 第9張

更重要的是不可施救性,燃油車自燃只要用滅火器隔絕起火點的氧氣,就可以有效制止。電動汽車嘛,即使是在真空環境下,鋰電池也可以自己燒起來,因為其本身就可以進行氧化反應。這一點,我們從燃油車需要進氣,電動汽車不需要進氣也能推斷出來。

電動車自燃到底有多可怕? 新聞 第10張

燃油車發生自燃後,給駕駛員反應的時間較為充足,且駕駛員可對機艙蓋內的火勢(初期)進行施救。而此時的電動汽車如果發生自燃,車主就只能任其燃燒無法進行施救,這是由於動力電池完全封死在底盤位置,滅火器無法直接噴射火源,且動力電池還會有二次燃燒的幾率發生。

●總結:

如果說,汽/柴油是一匹烈馬,需要馴服才能正確使用的話,那麼鋰電池組就是獅子、老虎,我們確實能用智慧將其關入技術的籠子裏,但其本身的危險性並不會因為籠子的存在而有絲毫削弱。特別是最近幾年,大功率充電設備逐漸普及,續航里程也不斷提升,但高能電池的技術瓶頸始終沒有鬆動的跡象,不斷提升容量和充電功率的高能電池組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在提高電池的危險性。毫不誇張的說,這是當前所有高能化學電池的現狀,也是最核心的技術瓶頸,沒有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