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通常各位新人到了新单位报到后,都会拿张椅子坐在前辈旁边,然后前辈一边做客人,一边开始教你邮局的内勤工作。而就我所见,新人接受的教学模式,都是客人来办什么,前辈就教你什么,所以就会发生这个客人来办存款,前辈就教你存款怎么做;下一个客人来办统一发票,前辈就教你统一发票怎么处理;再下一个客人来办保单解约,前辈就教你保单解约的业务流程。

 

拜托,这种毫无逻辑、漫无章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教学方法,我说实话,真的是烂死了、烂透了、烂爆了!

 

无数的人包含我在内就是这样苦撑过来的,而那些撑不过来的人呢?就离职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这么好运,遇到的前辈都很乐意栽培后进;一定有某些人境遇比较悲苦,是在挨骂中学习成长的。

 

如果不用有系统的方法「先了解邮局的业务架构」,那以我自己的经验,大概要半年左右,才会在某一天突然自己融会贯通,将这些「武功」合而为一而集大成!

 

拿武侠小说来比喻的话,就好比师父教我独孤九剑中的破剑式,我就练,练成之后遇到拿剑的敌人,我就用这招打退他。师父教我第二式:破刀式,我就练,练成之后遇到拿刀的敌人,我就用这招对付他。于是当我九个招式都会了,对付拿单一武器的我只需要用单一剑法就能抗敌,但假设我遇到的是拿双武器的敌人,或是根本不知道敌人拿武器是什么的呢?哇...这下就糟糕了。

 

所以就照上述的状况来讲,我会了独孤九剑的九个招式,但我不算真的懂何谓「独孤九剑」这门武功。

 

用邮局实务上来诠释的话,就是客人要办开户,你会;客人要办约定帐户,你会;客人要办E动邮局,你也会。但当客人问你他开户后想要每个月定时定额转帐到某个帐户要怎么申办时,你就不会了。或者是重建磁条,你会;补登存折,你会;查询交易记录,你会;但若客人到补折机整理存折,放错页,导致资料重叠列印,他拿著他的存折来窗口找你,这个时候要怎么办?你就不会了。

 

所以说,要培育一个新人成为可以通过少林十八铜人阵的高手,真的是需要耗费相当庞大的机会成本(无奈的是公司感觉并不重视这一块),而如何用最短的时间达成最好的效果,让新人可以比起我们当年少走那些冤枉路,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就让我们一起先来了解这套武功的全貌,之后那些「招式」,再慢慢学就可以啦!好比要开车上路,先看过地图,了解规划好路径之后再出发,总是比边开车边看地图还来的从容不迫啊,你说是吧?

 

(本文最后修改日期:1070706)

 

2.架构简略说明

 

以下这套概念架构的教学方法,我取名为「Master Lee System 李大师系统」,简称MLS。

 

正文开始!

 

虽然按照中华邮政官网的归类,业务别如下:

undefined

 

但我自己这套讲解的分类有点不一样:

undefined

 

那老样子,先来一一介绍这些储汇业务到底是什么吧:

 

存簿储金:

俗称活存。全台几乎人手一本(自然人开立的叫做个人户),但其实团体户也可以开立(限政府机关、自治团体、公益法人、非营利法人、不具法人资格之非营利团体)。

 

按照种类划分的话,可分为「通储户」与「普通户(非通储户)」。所谓「通储」的意思就是在某一金融机构开户后,可在该金融机构任一分行办理相关业务。

undefined

 

存簿帐户一旦开立,其下衍生出了三大工具:「存折、提款卡、(e动)网路邮局」,而实务上我们在帮客人服务时,几乎都与这三大工具相关,比如存提款、新申办、更改印章、改密码、换簿等。

undefined

 

而按照存折与卡片的特性,可分为「一般存簿与综合存簿」、「一般卡与金融卡」。

undefined

 

 

我们常见的一般存簿都是绿色的,而综合储金是黄色的(新版)。而存簿帐号总共14码,前7码是立帐局局号,后7码是帐号。

undefined

undefined

 

而晶片金融卡和VISA金融卡的长相如下图(图片皆取自官网):

undefined

undefined

 

存簿储金先暂时介绍到这边。

 

定期储金:

俗称定存。相较于活存的「随时可存可提,所以利率较低」,定存是指「客户与金融机构订立契约,约定金额与期限,客户将该笔金额交由金融机构运用,而金融机构发给客户一张存单作为依据。期满后连本带利领回,所以利率较高。未到期亦可解约,本金不会减少,但利息会打折」。

 

由于中华邮政的存簿储金是免税的关系,一人/一团体只限开立一户(且不得联名),活存给息的金额上限为100万,超过的部分不计算利息,所以定存是很多人这辈子第一个理财工具。

 

按照种类,定存存单分成三种:「整存整付、分期付息、零存整付」。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在民国100年之前,早期的定存存单是每一张都要留存印鉴盖章,作为日后提领的依据,所以假设某客户有好几张定存单,他可以每张印章都盖同一颗,也可以每张都盖不同颗。如此一来的下场就是客人后来自己乱掉,哪几张盖的是哪一颗他也不知道;或是印章不见了,有好几张存单都要办理印鉴变更,造成窗口实务作业上非常大的麻烦。

 

于是在民国100年,公司比照其他金融业者,采取了「定期总户」的新措施。所谓的「总户」就是指客人到任一间邮局要办理定存时,必须先开立的「定期储金帐户」,并于立帐申请书(总户印鉴卡)上留存一颗印鉴章作为日后提领的依据。而往后该客户在该邮局办理的所有定存存单,皆以立帐申请书(总户印鉴卡)上那颗印章为凭,不再需要每张都要留存印鉴了。

 

那假设某个客人在民国100年之前就有存定存,民国100年之后他那些存单要怎么处置呢?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维持原状,仍以当初盖在存款单上的印鉴为依据;

第二种是归户,只需填写申请书,将这些存单归入开好的「总户」管辖之下,印鉴章日后就以总户印鉴卡上的那颗为凭。

 

所以如果客人来新成立存单,或是来提领定存(中途解约/满期终止),那我们要怎么做呢?

undefined

 

跟存簿储金不一样的地方是,由于定存并未开放通储,所以客户每到一间邮局办理定存,该张存单后续处理原则上只能至立帐局办理(例外的情况就是可申请办理转移),综合储金簿的定存部份亦同(新立与解约皆需前往立帐局,但客户可借由申办网路邮局后自行处理)。

 

划拨储金

 

划拨储金是邮局特有的帐户类型,一样分为个人户与团体户。具有营利性质的团体若要在邮局开户,只能开立划拨帐户。帐号长度为8码,又分为两种形态:「一般存款户与特户存款户」。相较于存簿储金有存折、定期储金有存单,划拨储金开完户头之后除了拿到帐号之外,其他什么都没有。那要如何对帐呢?

undefined

 

 

一般存款户使用的划拨单如下图,是邮局制式的格式,收据为单子右半边,入机列印完毕后撕裁交由客户。整张存款单总公司都会寄一份给帐户持有者,所以客户在单子上面写什么,立帐人都会看的到。左侧有通讯栏供书写注记。

undefined

 

那特户存款使用的单子呢?用上头的划拨单也是可以的,不过最常见的还是各种公司自行印制给其客户的缴费单,比如信用卡、注册学费、电视第四台、保险费、中华电信以外的电信业者电话帐单等等,特征是都有三段条码(或是至少两段),分别是「划拨帐号」、「用户编号(缴款编号)」与「金额(本项目不一定会出现)」。

 

我用我自己的华南银行信用卡帐单作个示范(缴款编号我还是挡起来好了,怕有人帮我缴钱,无功不受禄啊)

undefined

 

这种用0509来作业的帐单,使用的收据都是终端机收据(Terminal Receipt,简称TR)

undefined

 

另一种特户存款单则是自行印制缴款单与收据,使用0516入机后,一样撕裁交付客户。下图是取自网路上的样本。

undefined

 

啊,还有,一般存款户有个特色,就是除了「个人帐户本人存款」及「团体帐户本人同县市存款」免扣手续费(但该交易将不提供划拨存款影像(档)),若是「他人存款」及「团体帐户本人在『付款局』所在直辖市或县市以外行政区域」之存款,按每笔存款金额自帐户内扣收手续费。

 

交易金额1000元以下中华邮政收取15元;1001元以上收取20元。  ​​​

 

那特户呢?答案每一笔交易都要收手续费。

 

交易金额 VS 手续费

100元以下:5元

101元至1000元:10元

1001元以上:15元

 

最后讲划拨的提款,由于划拨帐号开户时,同样会留存印鉴作为提领的凭据。但由于划拨也没有通储的关系,所以临柜提款只能到「立帐局」或「责任中心局(901支局)」,这是因为只有这两个地方才有留存划拨印鉴卡、才能核对印鉴的缘故。好消息是,有申请提款卡的客户,可以额外加办「使用提款卡提领本人划拨帐户」的功能,这样在ATM也能操作。

 

汇兑

 

汇兑按照范围,分为「国际」与「国内」;按照形式,分为「电汇」与「票汇」。

undefined

 

由于大多数的支局是没有办理国际汇兑的,所以我们这里先只讲国内汇兑的部份。

undefined

「电汇」,英文为telegraphic transfer(电子汇款),我自己的解释是,客户透过金融机构的电子设备,将钱从A帐户转移至B帐户(反正所谓的「钱」,拿在手上时叫做货币,存在帐户里时只是一堆电子数据)。邮局的电汇,邮局→邮局叫做「入户汇款」;邮局→银行/农会/渔会叫做「跨行汇款」。

 

入户汇款单是绿色的

(图片取自于中华邮政三重邮局官网):

undefined

 

 

跨行汇款单是紫色的

(图片来源同上)

undefined

 

「票汇」,英文demand draft(即期汇票),我自己的解释是,客户拿钱交付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开立等值面额的票券做交付,持票人只需再将该票券拿至金融机构,就能再换回等值金额。邮局的票汇,有「汇票」与「邮政礼券」两种。

 

汇票(图片来源):

undefined

 

 

礼券,有分喜事(红包用)跟丧事(白包用)(图片来源):

undefined

 

所以假设A今天要给B一笔钱。A直接把钱转入B的帐号中,这个就叫做电汇;如果A是拿钱先换成票,再把票交给B,由B拿票再换成钱,这个就叫做票汇。

 

寿险:

先来介绍一下保险中的角色:保险人、要保人、被保险人(简称被保人)、受益人(生存金、身故理赔、满期金)。

undefined

 

 

再来,根据中华邮政简易人寿保险法第四条,邮局只贩售「生存保险、死亡保险及生死合险,并得以附约方式经营健康保险及伤害保险。」。

undefined

 

常见的寿险业务有哪些呢?

undefined

 

再来介绍一下常见的保险名词:

 

保险费:客户投保后需缴纳的保险费用。

保险金额:俗称保额,即保险的额度(单位)。

生存金:就一般所谓的「还本」,依据契约内容,按一定时间给予生存金受益人的款项,前提是被保人必须处于生存状态。

理赔金:被保险人若身故,就是身故理赔金;被保险人若是完全废,就是完全残废保险金。

保险价值准备金:俗称保价金,可视为「缴给保险公司的保费,扣除掉公司营业成本或是必要保单费用后,所剩下来存放在保险公司的钱」。

解约金:契约终止后客户能拿回的金额。

趸缴:这个字念ㄉㄨㄣˇ(同盹),意思是整批的购入 ​​​​​​。所以趸缴就是指保费一次缴清的意思。邮局并没有这种缴费方式。

 

 

那什么是「减额缴清」跟「展期定期」呢?这两者就是当客户不再愿意继续缴交保费时,除了终止契约以外的选择。以下分别介绍。(这个部分比较复杂,实务上在窗口很少人会办理这个,要是看不太懂先略过也没关系。)

 

减额缴清:顾名思义,就是「减少保额」与「缴清保费」;真正严谨的说明如下图(资料来源:远雄人寿)。简单来说的话就是客人保险保到一半不想缴钱了,那就依据他截至目前为止所缴交的保费,将原保额调整成符合他所缴交保费的额度(不用再缴保费),也就是缩水版的保单。

undefined

 

举个例子,客人购买某张保单,6年期缴费,保额10万,满期是78岁。倘若他缴到第3年办理减额缴清,从此无需再缴纳保费,而该保单之保额大概会缩小变成5万左右,但满期仍然是78岁。

 

展期定期:顾名思义,大概是「保障展延」与「规定期限」的意思;真正严谨的说明如下图(资料来源:富邦人寿)。简单来说的话就是客人保险保到一半不想缴钱了,那就依据他截至目前为止所缴交的保费,在保额不变的前提下,看看期限缩短成几年(一样不用再缴保费)。

undefined

 

举个例子,跟上头一样的那张保单,若客人改用展期定期,从此无需再缴纳保费,保额也仍然是10万(意味著保障没有缩水),但保险的期间可能变成10年(这里是随便举例)保险就结束了。

 

换言之,减额缴清是「保额变少,期限不变」;展期定期是「保额不变、期限变少」。

 

代受理业务:

邮局也有承接一些便民的业务,严格讲起来还是该归类在上述的几个类别之中,但为了方便介绍,我特别将他们挪了出来。

undefined

 

目前呈现的内容是试读版。到这边就先暂时告一段落,之后会再进行删修。希望这些内容对各位在理解内勤业务上,能发挥到「俯瞰迷宫」的效果,让各位在实习时能更快进入状况。然后因为学长我很废,邮务不太会,所以等哪一天我邮务也精通了之后再来写邮务介绍的吧,不好意思啦。

 

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在下方,谢谢大家,最后,在此帮各位学弟妹加油!新人时期很痛苦,我们都知道,而无数的学长学姊都撑过来了,加油!学长相信你们绝对也可以撑过去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