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遠是到底變多遠?足夠遠的時候,地球都只有一季,冬季了吧

溫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來講說,除了寒帶和熱帶以外的所有地區都屬於溫帶,亞熱帶和亞寒帶都屬於廣義溫帶的範疇。狹義的溫帶則不包括亞熱帶和亞寒帶。

赤道地區年平均氣溫大約在25度到28度,而變化複雜的溫帶地區平均溫度為零下10度到20度。這樣我們容易推導出一個較為駭人的結果。

我們取零下10度為例,這樣看來,地球將變成一個冰球,海水也將凍結。季風氣候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巨大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凍結之後結果如何,我不敢說,但我幹確定的是水汽的匱乏,大洋蒸發量的減少,水熱交換的變化。當溫帶地區不再擁有溫度和熱量,便再也無法被稱作溫帶。而赤道地區的熱帶,更不會成為溫帶。我們再去20度為例,大概有5度到8度的差距,這代表著什麼?溫度的變化首先會改變氣壓,氣壓又會改變降水,最終引起一連串的反應,影響一個地區氣候最根本的要素就是水熱。極地地區氣壓並沒有變化,而溫度降低後的熱帶地區,氣壓差異與溫帶變化不大。

總的來說,四季實際上是氣候,,而影響的原因事多樣的,溫度只是一個要素,通過改變一個要素來改變當地氣候,可以,畢竟其具有整體性,牽一髮而動全身,但結果不太好說。但我可以確定,題主說的,大概不會發生。


赤道溫度高是相對高溫,如果赤道降到0度,溫帶大概也要到-15了吧
相對的溫度 也就是溫差是不變的就像A=B+c A-x=B+c-x氣壓差 Δ是相對穩定的 所以 幾種氣候類型還是有的

如果把氣候的溫度都降低幾度 那就沒有什麼差別了


季風氣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導致高壓低壓的移動形成的。因為有氣壓差,所以還是會變成溫帶季風或者亞熱帶季風


首先溫帶季風氣候不僅僅是以溫度衡量,所謂季風氣候,是由於亞洲東部東瀕太平洋,且位於亞歐大陸,海陸熱力差異巨大,並且四季也不能以簡單的溫度衡量,四季變化還涉及到濕度,降水量的變化等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