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也越來越近了,面對高三的巨大壓力,有許多同學依舊是獨佔鰲頭,也有很多起伏不定,忽上忽下,有從學渣蛻變成學霸的,也有從學霸墜落成學渣的。

高考不光是一場知識的挑戰,更是一場心理戰,越到最後心態因素越重要。每年高考,“黑馬”的出現,“優者”的失手,都與心態有一定關聯。離高考不過60多天,避免在高考後期出現的一些不良心理顯得尤其重要。

距離高考僅剩60多天的時間,時間緊迫。於是,基礎相對薄弱的同學開始變得六神無主。覺得這也不懂,那也不會;看着這一科的內容,又想着另外的科目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這科的作業還沒有完成,另幾科的試卷又發下來……

什麼都想做,哪一科都想抓,可是,又都沒辦法靜下心來。於是,常常用一些徒耗時間貌似刻苦的無效學習來求得一種自我心理安慰,最終導致效率低下。

解決方法

首先,從實際出發確定適當的考試目標和期望值,尤其是短期目標,確保每天不至於做無用功。

其次,制定目標,攻破短板。比如,就語文學科來說,如果你在現代文閱讀方面比較弱,就可以爭取每天限時做一篇現代文本閱讀訓練(也可以是舊題),研究歸納題型,答題技巧,查缺補漏相關知識點。高考考查的內容是相對固定的,堅持訓練,就一定會有收穫的。如果說知識是一張網,那麼每天補一點,60多天之後,你的“網”一定比現在嚴密!

第三,堅持不放棄。失敗並不可怕,放棄纔是悲劇。英國作家塞繆爾·約翰遜說“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堅持來完成的。”

這種心理現象常見於成績波動比較大的同學,尤其是在成績下滑時。考生一方面覺得自己不應該是這種層次,渴望立馬就讓成績有個飛躍,另一方面卻又無計可施。於是迫切想要從身邊成績比自己好的同學身上得到一些啓迪,但往往這種時候,也容易失去主見,因而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比如,別人複習什麼他也跟着複習什麼,別人攻克難題,他也跟着攻克難題,全然不顧自己的現狀。甚至考試時別人翻卷的聲音也會引起他的焦慮:哎呀,他怎麼能做這麼快?或者一見到成績還沒有起色,就立馬自暴自棄。

這種情況歸根到底是自卑在作祟,對自己的能力沒有自信。

解決方法

第一,要樹立信心。墨子曰:志不強者智不強。考生要把眼光投向自己成績的最高峯,告訴自己,原來我也能這麼優秀,之所以現在成績波動,是因爲知識點沒掌握或者當時思維沒打開等;

其次,要學會自我安慰。現在沒有考好也不錯,能讓我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正好有利於我查漏補缺;

第三,要學會向身邊的人求助。可以求助於老師,讓老師有效地分析自己的現狀,找出成績波動的癥結所在,對症下藥,突破難點。

第四,切忌好高騖遠,更不要盲目地模仿他人。尤其是在最後三個月,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好複習節奏,迴歸課本,突出對主幹知識的複習,將知識結構一步一步完善,着力自己成績的增長點。

每次考試總有一些人愁眉苦臉,他們經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這道題我爲什麼只能拿到一半的分數呢?

這種情況多出現在成績中等以上的考生中間。他們由於自身素質較好,周圍人期望很高,所以對自身要求也比較高,於是力求每分必爭。而事實上,依據這些考生的能力,這道題目的後20%的分數,他們是很難拿到的,但是,因爲長期糾結於某道難題拿不到全分,以致這些同學的自信心備受打擊,從而節節敗退。

解決方法

首先,這部分考生要明白一個道理:高考是選拔性考試,高考試題中有20%是難度較大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憑藉這20%的差距,將考生分別扔進了985的院校、211的院校或其他院校。

其次,每個人的能力和基礎是不同的,所以,考生應對自己有一個正確定位,知道哪些題目是自己完全可以做的,哪些題目是自己盡力而爲的,遵循心理學中的“最近發展區”原理,讓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悅。但這不是說就要徹底放棄這些題目,而是平時做難題時,不要把它看得太重要,因爲這樣看到難題不會做就容易泄氣,而應看成一個個分數點,儘量分步解答,能拿多少分就拿多少。

最後,面對各種難題時,還可以採取這樣的心理“戰略”:我覺得難別人也會覺得難,但我不畏難;我覺得容易別人也會覺得容易,但我不大意。甚至有時要學會放棄,所謂“欲速則不達”。難點一個一個地解決,戒驕戒躁,最後,水到渠成。

第一個最佳學習時間點:清晨起牀後。

此時大腦經過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勞,處於新的活動狀態,很清醒。此時無論認字還是記憶印象都會很清晰,學習一些難記憶但必須記憶的東西較爲合適,如英語單詞、數學公式、語文詞句等。有時即使強記不住,大聲念上幾遍,也會有利於記憶。所以清晨是一個最佳的學習記憶時間。

第二個最佳學習時間點:上午8點至10點。

此時人的精力充沛,大腦容易興奮,思考能力狀態最佳,此刻是攻克難題的大好時機,應充分利用。在這個時間段,可以重點鞏固、複習重難知識點。

第三個最佳學習時間點:下午6點至8點。

此時是用腦的最佳時段,不少人利用這段時間來複習,加深印象,歸納整理,也是整理筆記的黃金時機。一般在進行知識系統化整理的過程中,也是對知識點的一次鞏固記憶,對於加深大腦對其的記憶是很有幫助的。

第四個最佳學習時間點:入睡前一小時。

利用這段時間來加深印象,特別對一些難於記憶的東西加以複習,則不容易忘記。而且許多人在準備休息到正式休息時,還需要一段準備時間,抓緊機會好好的利用這段時間,多記憶一兩個知識點也是不錯的安排。

對於高三學生而言,提高複習效率很重要。在掌握提高複習效率的技巧外,結合大腦的活動規律,可以提高複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迴歸課本,梳理知識

迴歸課本時特別要注意以下細節:

1.基礎知識點梳理:概念、原理、規律(包括法則)、專業術語、數字、符號、過程或步驟的陳述。

2.瀏覽輔助課本的學習資料,如“小資料”“課外延伸”等。

3.注意對理科實驗的複習,不能只關注實驗題目的練習,要注意常用儀器的使用,回顧做過的實驗原理、實驗設計、實驗的數據處理與分析。

第二:回顧試題,查漏補缺

1.關注已做過的試題中的錯題,也是考前複習的重點之一。提分的關鍵就在錯題上,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點,一定要摸清摸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2.進行專題的複習。

要對考試大綱進行專門的研究,以把握命題方向,還要有穿插解題思想與方法,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

第三:把握高考真題的出題套路

1.做:做題的目的是找感覺,感受高考試題的深廣度,這有助於我們在複習中把握好“度”,特別是防止在訓練題中片面追求偏、難、怪;

2.比:對各年全國捲進行比較,從中找差別、找共性、找聯繫,這樣,複習的目標更明確,複習的思想更開闊;

3.找:通過對近三五年的高考試題的重點研究,找趨勢、找方向、找規律,據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點、難點、熱點,從而提高複習的針對性。

第四:規範答題,保證時間

特別要養成書寫工整規範的好習慣,使用規範的專業學科術語答題。很多考生題一看都會,但是分數就是拿不全,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知識點掌握準確了,但表達的不準確、不到位,不會用專業的學科術語回答問題。

所以平時做題一定要落實在試卷上,不能只看,答題時表達要準確規範,回答問題要言簡意賅準確無誤。目前高考閱卷都是網上閱卷,對書寫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因此平時的書寫一定要養成工整規範的好習慣。

第五:協調好考試與複習的關係

複習階段,各種各樣的測驗、考試比較頻繁。認真分析自己的每一次考試,分析失分的原因是什麼。應該有意識地糾正自己不良的審題、解題習慣,儘量減少無謂的丟分。同時做完每套試題之後,要總結歸納自己做這套卷子的收穫,切忌鑽研難題好高騖遠。

第六:調節應試心態

在複習中要實現巨大的跨越,就要學會培養良好的心態,心態決定命運。很多同學總會下意識地將考試的成績與自己的學習水平、近期的複習效果乃至將來的高考成績等一系列問題掛起鉤來,一旦成績有所起伏,便對自己產生懷疑,增添許多心理壓力。其實所學的知識與能力,並不是一天兩天就會有多大的提高與下降,一次兩次的成績並不能決定什麼,要對自己有信心,應學會調整心態。

第七:一定要做點靠譜的題

想提升成績,大量的試題練習是必須的。但是,高三時間有限,學生要把寶貴的時間,用在高質量的試題上,才能事半功倍。

高考前會有各路押題卷,其實總體來看,押的主要都是考法,也就是知識點、考查方向、設題角度等,不能依賴押題而忽略日常複習,但做一些押題卷或看一些考前預測類課程,可以增長考生的見識面,減少高考考場上遇到陌生試題產生慌亂的概率,改善應考狀態、提高士氣,提高超常發揮的概率!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