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欖君說:今天是山東家長張梅第八次在青欖家長地帶作分享,她之前的分享《她只用一張紙,就讓孩子養成了良好學習習慣!親測有效》、《神奇的星星大法》等得到了很多家長的高度好評。今天,她將以她的兩個孩子爲例,分享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大家好!我叫張梅,山東臺兒莊人,是一位兩個孩子的媽媽,大的是兒子,今年13歲;小的是女兒,今年是8歲。

由於以前忙於生意而忽略了陪伴孩子和家庭教育,兩年多以前突然醒悟,自己不斷的學習成長改變自己,通過自己的學習成長和改變,通過和孩子的相處中也摸索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方法。

因此,我想把我改變前後的故事告訴更多的父母,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喚醒和幫助更多的爸爸媽媽!希望越來越多的父母重視起家庭教育,重視起孩子的內心健康!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今天,我就以我們家的兩個孩子爲例,與大家分享一下經驗。

我記得女兒在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聽故事,但是那個時候我意識不強,再加上比較忙,也就沒有這耐心。直到女兒5歲多的時候,我才堅持每天晚上給她講故事,她聽得滋滋有味,每天晚上都很開心,總是希望你永遠讀下去。說實話,給孩子讀故事,看似簡單,其實也不容易,有時候嗓子累得難受。但慶幸的是,我最終還是堅持下來。

女兒上一年級後,我給她買了一些拼音讀物。有一天,我突然想,要是孩子能自己看書該多好,這樣還可以讓她練習拼音。於是,我想了個法子。

我對女兒說:“寶貝,你很喜歡聽媽媽講故事是嗎?”她點點頭,我又說:“我感覺聽別人講故事很幸福。可惜,媽媽沒聽過別人給我講故事。小時候你姥姥也沒給我講過故事。但是我從心裏真的好想聽別人講故事。你今天可以讀一個小故事給媽媽聽嗎?滿足媽媽的願望,好嗎?”

善解人意的女兒聽後,愉快地答應了。

接下來,女兒就給我講起了故事,我認真地看着她,聚精會神地聽着。女兒剛學完拼音,還不是很熟練,所以遇到不認識的字的時候會停下來仔細看,但即使這樣,我也不會打斷或直接告訴她。

女兒講完故事後,我會以非常驚喜的口吻說:“孩子,你讀的真是太好了,太生動了,彷彿讓我走進了故事裏面,我真是好感動,好感動。長這麼大以來,第一次聽別人給我講故事,竟然還是我的女兒。你知道我有多幸福嗎?”

說完,我趕緊抱抱她。雖然女兒沒有說什麼,但我從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內心是非常歡喜的。

出乎意料,她說了一句:“媽媽,那麼以後每天晚上我都給你講個故事。怎麼樣?” 此時的我真是太感動了,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我看着她的眼睛說:“當然好了,如果每天能聽到我的小棉襖給我講故事,那真是幸福極了!”

(張梅家中的書架實拍)

從那以後,女兒每天晚上都會給我講故事,每次我都會誇張地鼓勵她。通過自己每天讀故事,我發現她越來越喜歡看書了。

然後,我又試着和女兒商量:“寶貝,我有一個提議,我感覺你每天給我講故事挺辛苦的,你看這樣好不好?從明天開始,我陪你一起看書,就是我們坐在一起,你看你的,我看我的。你覺得這個主意怎麼樣?”

女兒很高興地答應了,於是,我們又開始了一種新的閱讀方式。其實,這些都是我提前計劃好的,看到自己的計劃一步步實現,我真的好高興。

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不管我看不看,她睡前都會進房間去看書,而且看得特別投入、特別專注,幾乎每次都是戀戀不捨地把書放下。這就是女兒愛上書的過程。我相信,培養孩子閱讀,沒有早晚之分。只要大家有耐心、肯用心,我們的孩子都會愛上閱讀的。

記得兒子上小學三年級時,特別想玩遊戲,我就和他商量,每週六讓他玩半個小時。兒子特別開心,並且說話算話,到點就自己主動關上。但是我逐漸發現,每到週六他都特別心急,似乎迫不及待地等到那個點的到來,做什麼也不能專注。我感覺,問題來了。

那時候的他已經很喜歡看書了,只是沒有現在這麼癡迷罷了。我打算從書上做文章,於是找了一個時機,用非常尊重的語氣問他:“ 兒子,自從我們開始玩遊戲以來,你感覺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呢?”

他想了半天,好像不知怎麼回答。

我又說:“ 兒子,你發現了嗎?自從我們開始玩遊戲,你是不是非常期待星期六的到來?做什麼也不能安心,期盼着趕快去玩呢?這個也不能怪你,看來這個遊戲確實容易讓人着迷,我想我玩了也會這樣。其實我們仔細想一想,遊戲除了有點刺激外,真的沒有太大的收穫。而且還很傷眼睛。”

兒子聽後不好意思地笑了,說就是這種感覺。

我接着又說:“我們做一個試驗好嗎?咱先停一個月不玩遊戲,我知道你很喜歡看書,我再給你多買些書。你有時間就多看看書,你看書的時候在腦中想象着人物,就好像在大腦中播放電影一樣,你感受着那種神奇的畫面。一個月之後,我們再聊這個話題,你看看自己真實的感受是什麼?如果還是認爲玩遊戲比較好,媽媽尊重你的選擇。如果是認爲看書好呢,我就多給你買書,只要是你喜歡的,媽媽都盡力給你買,你覺得怎麼樣?我們試一下好嗎?”

兒子聽後答應了,就這樣,我們開始了這個試驗。由於兒子比較喜歡看動物小說,我就給他買了許多動物小說。一個月後,兒子非常堅定地對我說:“媽媽,我選擇看書。我還是感覺看書有意思。”

就這樣,我兒子選擇了放棄遊戲,這件事讓我意識到,孩子一旦愛上閱讀,電子產品對他的吸引力就大大下降了。當然,孩子的反應與我當時的溝通方式也有關,如果我當時對孩子橫加指責、訓斥,逼他服從,估計效果會相反。所以,我們與孩子間的溝通方式與技巧也極其重要,一定要尊重、理解孩子。

1.傾聽孩子的聲音,探知孩子的喜好。

孩子剛開始看書時,一定要以他的興趣爲主,此時家長不要太心急。專家、老師推薦的書確實很好,但也要看孩子是否喜歡。相信孩子愛上書後,他們會樂意接受我們的推薦。

2.根據孩子的年齡,尊重孩子的興趣。

每次給女兒買書前,我都是先徵求她的同意,按她的喜好買,因此,她每次拿到書後都很開心。學校老師推薦的必讀書目確實很好,但是好像不太吸引孩子的眼球。小一點的孩子更加熱衷於繪本類書籍。我從不強迫女兒看必讀書目,我想,只要孩子願意去看,只要是健康的書籍,看什麼不行呀?只要看了就會有收穫。待孩子慢慢愛上閱讀後,自然而然就什麼書都願意去看了。如果我們強迫他們去看他們不喜歡看的書,試想一下孩子還能對閱讀感興趣嗎?

3.小學中低年級階段的孩子,閱讀的數目應逐漸從圖畫書過渡到文字書。小學中年級的孩子,需要看一些和傳統文化相關的書,童話,小說都可以閱讀。

1.儘量讓孩子讀原著,不要讀改編本。

看過四大名著改編本後的兒子說,他感到原著對他的吸引力已經不大了,因爲很多情節都已經知道,不如看別的書有意思,更何況有些改編本的質量不怎樣,與原著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建議有能力基礎的孩子還是直接讀原著更好。

2.不要讓孩子帶着寫讀後感的任務去閱讀。

我認爲閱讀本應是很自由、很享受的事,如果孩子是帶着任務去閱讀的話,那麼他就放鬆不下來,還會降低對閱讀的興趣。所以,在看書方面,我對兩個孩子是沒有任何要求的。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可以讀給孩子聽,不要用自己的語言 ,一定要按照書上的語言去讀。其實親子閱讀越早開始越好,現在許多專家老師都有講過,我就不多說了。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有耐心,不要着急,只要孩子願意聽就好。

隨後,我們可以鼓勵孩子讀給我們聽,聽完後一定要鼓勵孩子,這樣孩子纔有成就感,纔會化被動爲主動,我的女兒就是這樣愛上讀書的。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不要強求孩子看完書後要講出來或者敘述出來,那樣會降低孩子的興趣。他講不出來,不代表他沒有吸收,也不代表沒有認真看。只要閱讀量上去了,久而久之,書本的知識會融入到他的思想裏。其實,當他們真正喜歡上閱讀後,對於特別有感觸的故事,你不用問,他們都會主動跟你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怎麼說都不過分。只要父母能認識到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願意去引導,孩子就能得到滋養。行動,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我是青欖君,一個教育行業工作者,關注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學習。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轉發或者收藏,同時歡迎關注我的微信青欖家長地帶(ID:educool),百萬中小學生家長聚集地,讓教育變得更科學更輕鬆。原創轉載請聯繫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