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印度快報》(Indian Express)報導,中國外交部主管亞洲和邊界事務的副部長孔鉉佑自22日起訪問不丹3天,已與不丹國王汪曲克(Jigme Khesar Namgyel Wangchuck)、總理託傑(Tshering Tobgay),以及外交部長多吉(Damcho Dorji)會談議題,這是中國在與印度洞朗對峙後,北京高層首度訪問不丹。

 

洞朗

 

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的洞朗,是毗鄰中國、不丹與印度三國交界處的狹長高原,雖然印度並沒有對洞朗地區宣稱主權,卻相當支持不丹對該地區宣稱主權。印度為不丹最大的外援國與貿易夥伴,雙方在1949年簽署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去年6月中國在洞朗修建道路引發不丹抗議時,印度更是派軍進駐洞朗,爆發長達71天的對峙。

 

長白山

 

長白山位於中國與北韓邊界,北韓稱作白頭山,因領導人金正日傳言出生與此,故又稱作「聖山」。中共與北韓在1962年曾達成協議,宣佈長白山以南、長白山一半的山頂,以及鴨綠江等多個島嶼,皆屬於北韓。然而,此協議並沒有阻止之後的領土爭議發生,中國因憂心南北韓統一,近幾年相當積極在發展長白山的觀光產業,試圖想要掌控長白山這個重要的戰略地區。

 

釣魚臺

 

釣魚臺位於東海,分別被日本、中國與臺灣宣稱擁有主權。就地質結構而言,日本認為,釣魚臺是沖繩縣琉球羣島的西南部分,臺灣則認為,釣魚臺離臺灣最近,是本島的附屬島嶼,中國則是認為,臺灣本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由於釣魚臺的周邊海牀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三方對擁有該區主權的態度皆相當堅定,中國更是在2013年宣佈包含釣魚臺在內的「東海防空識別區」,引發區域緊張。

 

南海

 

南海的領土爭議眾多,包括南沙羣島、西沙羣島與中沙羣島的主權糾紛,牽涉到的國家也相當多,有中國、臺灣、汶萊、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與越南。由於南海不僅擁有相當豐沛的天然資源,還是海上運輸的重要航道,其經濟、政治、軍事價值不凡,成為周邊國家的必爭之地。同時,南海也是中國與美國角力的新戰場,雙方皆不想輸掉在東南亞的主導地位。

 

首圖取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