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錄自 遠見雜誌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5351) 文/滕淑芬

( 解仁正考上導遊執照後,開始接送自由行的韓國旅客;韓國旅客很喜歡東北岸野柳、九份、十分老街一帶。圖片由解仁正提供。 )

台灣的長照問題愈來愈嚴峻,不少人為照顧長輩而辭去工作,但這樣一來,經濟可能出現困境。到底有沒有什麼工作,既有收入又能挪出時間與心力照顧家人?

根據勞動部統計,國內每年約有13.3萬人,因照顧而離職;17.8萬人因照顧而減少工時、請假或轉換工作。

其實,辭職回家照顧親人,是政府與社福學界並不鼓勵的一種照顧模式,最大風險在於,不知道要照顧家人多久。一旦少了經濟來源,又要面對失能親人的情緒發洩,很少人能承受這種雙重壓力。

令人意外的是,52歲的計程車司機解仁正竟然可以憑藉一己之力,兼顧上班賺錢與照顧家人的需求。

7年前,他選擇當一名有職業駕照、有導遊證照的斜槓司機,在用心經營多年後,現在平均月收入達8萬元,比過去上班時的薪水還高。

清晨6點,解仁正就會從新北市新莊的住家出發,開著那台可乘坐6人的休旅型計程車到往林口方向,沿路停在三個定點,接送6位醒吾高中學生到學校上暑期輔導課,一趟車資750元。

接著9點,他就會到台北的飯店接今天一日遊的韓國遊客,往東北岸野柳、金瓜石、九份一帶行進,傍晚6點結束行程,一天費用3500元。

目前全台8.6萬名的計程車運將中,像解仁正這樣具有導遊證照的斜槓司機,估計僅300多人,人數很少。

2014年,解仁正考上導遊證照後,就透過所屬的台灣大車隊旅行社、易遊網、KKDAY,以及其他旅行社轉介過來的一日遊客愈來愈多。

他統計過,自去年起平均一個月可接到20團一日遊旅客,一天平均收費3500元;加上清晨固定接送學生,目前收入比上班時高出許多。

解仁正會轉職成為斜槓司機,是因為時間掌握在自己手上,讓他有餘力可以帶爸媽回醫院就診,陪伴照顧。

陸軍官校畢業的他原先是高中教官,後來到中原大學推廣教育中心新店辦公室上班。7年前因媽媽罹癌、爸爸心臟主動脈剝離造成下半身短暫失去知覺,他一個月常要請假5~7天帶爸媽到醫院就診;請假久了,主管難免給臉色看。他為了照顧父母,只好辭職。

解媽媽罹患口腔癌,還轉移至卵巢,好在病況穩定,也能與疾病和平相處。比較棘手的是87歲的老父親,個性耿直也很固執,曾發生多次小中風。軍人出身的解爸爸,無法接受身體兵敗如山倒的挫折,不太配合治療,還會大聲斥責看護,甚至對醫護人員又喊又叫,還曾經抓傷過護理師;有時也會出現情緒低潮、意志消沉的症狀,似乎有失智症的前兆。

「既然無法改變爸爸的個性,我只好調整自己的工作,」他說,辭去穩定的工作後,希望能找份時間有彈性,又有收入的工作。他甚至還想過送報紙,但薪水實在太少,幾經思考,決定去當小黃司機。

( 圖/原本在推廣教育中心工作的解仁正,為了照顧爸爸,辭掉工作,當起工作時間彈性的司機,在他用心經營下,月收入達8萬,比前一個工作還高。圖片由解仁正提供 )

其實,解仁正很掙扎當小黃司機,因為本身並不認同某些司機的行徑。才開車上路第三個禮拜,有一天晚上八點多,他載一位乘客到台北林森北路的酒店,當時並不懂這行的潛規則,客人要他停在酒店門口;還在找錢時,酒店前的排班司機大哥就一台車往後靠,一台車往前開,挾住車身不讓他駛離,甚至下車敲他的車窗,非常不友善。

他連忙跟司機大哥解釋,自己是載客人來的,馬上就走。排班司機才往後挪出一點點空間,讓他左轉右拐地開出去。

最後,他加入車隊,並不時提醒自己:要當名有服務熱忱的司機,藉此慢慢扭轉運將形象。

開車半年後,有好幾次他載到來自大陸、香港的觀光客,在車上問,「師傅,台北哪裡有好吃好玩的!」解仁正體會到原來司機也可以開發多元能力,考了三次終於在2014年考上導遊證照。

目前有導遊證照的司機多是接待說華語的客人,但解仁正接待的幾乎是自由行的韓國遊客,他不會說韓語,因此不做導覽解說,到了景點,就奉上有韓語的旅遊資訊手冊,讓客人自己逛。

不過,解仁正會提供多一點服務,車上有wifi、行動電源器、防蚊藥膏;夏天有小冰箱,放了冰涼礦泉水,冬天則備有暖暖包;雨傘、雨鞋套也一應俱全。下雨時,唯恐客人淋濕,他一定會先下車為乘客撐傘。

台灣大車隊曾做過導遊司機的滿意度調查,解仁正一直維持五分的最高滿意度。而透過口碑相傳,他的客源也一直源源不斷。

不只用心對待外籍旅客,平時若載到孕婦、高齡長輩,他也謹遵「起步不後仰,煞車不點頭」的行車原則,不讓乘客感受車體左右晃動的不舒適感。乘客感受他的貼心,也會回頭叫他的車。

有一天,他在中和的雙和醫院接到一位由家人陪伴、剛要出院回家的60多歲長者,下車前要了他的名片。四個月後他接到電話,家人想包一天的車到高雄探望親戚。解仁正報價7800元,結果他們竟然支付了1萬5000元,同行得知後都驚訝不已。

當然,解仁正也會載到趕時間,要他開快一點的客人,都會耐心跟客人說,他可以減車資,但開車還是安全至上。就連有「奧客」下車不付錢,拍拍屁股走人時,個性沉穩、與人和善的他,照樣祝客人:有愉快的一天。

解仁正還有個與傳統司機不一樣的思惟,他說,很多司機朋友會覺得沿路接送學生上學,會拉長行車時間,又賺不多,很不划算,因此不想接送共乘客人。但他認為,每天早上出車就有客源,還是單純的學生,何樂而不為!

其實,台灣大車隊的學生客源正是他開發出來的。三年前,解仁正發現新北市教育局要招標可以接送視障生上下學的車隊司機,他立即告知台灣大車隊去招標。

視障生上下學雖然可以預約復康巴士,但各縣市的復康巴士車輛嚴重不足,新北市教育局於是對外招標,希望有車隊的好司機可以支援接送視障生上下學。有一陣子,解仁正每天清晨就固定接送三位板橋海山國中視障生上下學,一趟車資約700元。

解仁正說,很多私立學校也有接送需求,客源就這樣慢慢開發出來。雖然多數學校都有校車,但一台大巴士最多只能坐42人,校方會認為若只為幾名零星學生,再開一台大巴士不敷成本,就會請車隊支援;尤其暑假上輔導課的學生不多時,也會循用這種接送方式。

人生難免會遇到轉彎處,目前,解仁正的生活重心都以照顧父母為主。8月初,解爸爸要住院檢查,他就要和太太、姊弟排班輪流到醫院陪伴,開車時間也會視父親的病況隨時調整。

每當他握著方向盤時,就會提醒自己轉換心境:為乘客多做一點,提供有溫度的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