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聽到ACR跟EULAR合作,研擬新的SLE分類標準
覺得非常有趣,翻成中文與各位分享之
目前還沒有被官方endorse,不過聽說sensitivity跟specificity都不錯
(據說有ACR的specificity跟SLICC的sensitivity?)
或許以後有機會取代1997ACR跟2012SLICC,成為主流的分類標準?
感覺主要把ANA變成必備,跟SLICC一樣拿掉光敏感
(因為真正的狼瘡lesion應該都光敏感吧?)

然後抗磷脂跟Anti-dsDNA、Anti-Sm分家了,也讓補體自成一個分類

有幾個要點:
1. 每個大項只計算最高分的項目(比方皮膚黏膜症狀底下有嘴巴破,又有ACLE的蝴蝶斑,這個大項只算6分而非2+6=8分)

2. ANA是必備條件,至少要1:80才算(這樣是不是直接否認ANA陰性SLE的存在了?!)
3. 如果有比較可能的原因就不要算(比方病人手指關節炎,而且Anti-CCP陽性,要先考慮RA而不是直接當作SLE criteria)
4. 符合ANA之後加在一起至少要10分,才可分類為SLE(分類跟診斷其實不太一樣啊...)

必備

    (0分)ANA ≥1:80 (必備!不計分!)

全身

    (2分)不明原因發燒超過38.3度

皮膚

    (2分)非疤痕性落髮

    (2分)口腔潰瘍

    (4分)SCLE亞急性紅斑狼瘡或是DLE圓盤狀紅斑

    (6分)ACLE急性紅斑狼瘡(如臉頰紅斑)

關節

    (6分)滑膜炎(或至少兩個關節疼痛,伴隨至少三十分鐘晨僵)

神經

    (2分)瞻妄

    (3分)精神病

    (5分)癲癇

漿膜

    (5分)肋膜或心包膜積水

    (6分)急性心包膜炎

血液

    (3分)白血球低下(小於4000)

    (4分)血小板低下

    (4分)自體免疫溶血

腎臟

    (4分)24小時蛋白尿超過0.5g

    (8分)腎臟切片二或五型狼瘡腎炎

    (10分)腎臟切片三或四型狼瘡腎炎

抗磷脂質抗體

    (2分)aCL (IgG) >40 GPL  Anti-B2GP1>40 GPL  Lupus Anticoagulant (+)

補體

    (3分)C3 或 C4低下 

    (4分)C3 C4皆低下 

高度專一性抗體

    (6分) Anti-dsDNA 陽性

    (6分) Anti-Smith(即Anti-Sm)  陽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