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置我不知魚之樂?」莊子這一著名對話正在說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也困惑了人類幾十萬年。自古以來,人們見仁見智,提出了許多觀點,但從未有人能夠正面的、確切的、堅定的回答:能知道別人在想什麼。為什麼?這涉及到意識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的根本性話題。

眾所周知,外界的物質世界是客觀的,而內在的意識世界是主觀的。就物質和意識哪個第一性、哪個第二性的話題尚且無法統一、確切,什麼唯物、唯心、二元論此起彼伏、層出不窮,更不用說用主觀意識去把握主觀意識的問題了。儘管如此,人們依然饒有興趣,對人的意識問題不斷探討、研究,並衍生了一個系統的學科門類——心理學——來專門研究意識。

但是,心理學剛剛誕生,就分為了基本的兩個派別,一是將意識當做客觀對象研究的行為主義及其相關流派,另一個是將意識當做主觀內容研究的精神分析及其相關流派。他們分別通過外在表現和內在慾望(需求)兩個途徑有限地分析別人在想什麼。在現在資訊理論的大背景下,有發展出兩個根本取向,一是以客觀的神經運作為基礎的認知神經科學,一是以主觀的符號運作為基礎的敘事研究。同樣是以外在表現的神經活動和內在需求的符號故事來有限的瞭解別人在想什麼。也就是說,即現在的使心理學也無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仔細分析,現代心理學的研究結論,在古代、尤其是中國古代的經驗總結中已有表述,他們無非是將古代人們總結的經驗系統化並披上科學的外衣、換了個說法而已。所以,要想真正確切的瞭解他人在想什麼,心理學、科學乃至哲學還任重而道遠。

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想說,在當前,要想完全的、確切的知道別人在想什麼,是不可能的。那麼,有限的知道別人在想什麼還是可以的,而這,需要豐富的知識儲備和人生經驗。


要知道【現在對方正在想什麼】,的確不是容易的事情。即使要「猜個八九不離十」,也必須具備方方面面的知識,而這些方方面面的知識,總體而言,應該是屬於哲學範疇。

當然,你不可能平白無故就能知道「他正在想什麼」,在這之前你必須把握自己的【洞察力】放將出來,隨時準備「戰鬥」。通常,三五人在一起喝茶聊天的時候,幾乎都會出現這樣的三種人:一種人嘰嘰呱呱,長篇大論;一種人沉默,偶爾插上一兩句;還有一種人喜歡隨聲附和。這場閤中,你首先要了解他們的個性和喜好,當然最好加上了解他們的夫妻關係和家庭狀況,然後你就可以試著使用【洞察力】去「聽頭知尾」,去「看眼神而知其心」了。雖然不可能「百發百中」,但也不可能「全放空槍」。

洞察力當然不是隨便可以有的,而是要從小開始磨鍊,一直不停地磨練。這期間除了實際操作之外,還要認真讀書,什麼類型的書都要讀。

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候有些十分簡單的「心思」幾乎不用對方說話,看到了他,也就知其來意。我這說,好多讀者也許就知道了:是借錢。沒錯,就是借錢的事兒。不過,你如果半點洞察力都沒有的話,你也許會把【來借錢看成「他是否想請我去喫飯」】。

是一次,一個人突然首次來拜訪我,他坐下來說沒幾句話,我就知道他的來意,所以我就先發制人:「你如果想借千元以上的話,我得請示老婆大人,因為是她養我……」這一招使出去不但正中紅心,而且他也就知難而退了。現在分析一下——

這個人的女兒在縣劇團尚未轉正,他的老婆也在劇團工作,他自己也是劇團的演員。因為他的女兒做過一陣子我的家教學生,所以經常去他家喝茶;另外,我在縣劇團宿舍也住過一兩年,早就認識這個傢伙,他的人性基本上在我掌握之中。所以,我己經具備了「先知」的有利條件,故所以才能「未卜先知」。

如果要看透一個才剛見面不到十分鐘、二十分分鐘的人的一點點「心裡想什麼」,那是相當困難的。不過,偶爾還是可以做得到。一次,我一個哥們帶了一個陌生人來我家,我不沖茶,只顧跟這個哥們說話。不用五分鐘,我就知道這個陌生人心裡在說:「這個傢伙好大條,比你年大朋友來了茶也不泡,光顧著說話。還瞧不起我這個鄉下人,早知道就不來了。」事後,我那哥們把那個陌生人評論我的話說給我聽,與我猜測的出入不大。

人的眼神基本上是無法掩蓋內心世界的,除非是專業訓練過的特務,一般人就想努力掩蓋也多半是徒勞無功的。所以,學會洞察人的眼神是「未卜先知」的關鍵之一。

另外,學會【快速分析話語的頭】,也是「未卜先知」的一個法寶。【話語的頭】的意思就是對方的第一句話。當對方剛說完第一句話對,你立刻就要起動思維,快速去分析這話的指向。一旦分析正確,沒等他說出或說完第二句話,你就知道他這次要說的內容了。


哲學都是那些年齡大了的人對人生的感悟,聽起來都很有道理。如果你不是公務員也不打算考公務員,研究哲學毫無意義!如果你只是企業高管,雖然你身邊有些人總喜歡引用些哲學詞句來顯示自己有文化,但那也只能是茶餘飯後的閑聊罷了並不能給他帶來任何效益。你怎麼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其實誰也不知道!那些說自己知道的人都是自以為是,或者他是引誘別人進入他的思維的高手,否則他怎麼知道人家在想什麼?


感覺、眼神,百試百靈。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相由心發。這些說法雖說古老但幾千年來從未失準。特別是大師級牛逼人物向諸葛亮曾國藩都是這方面的佼佼者。__人類經過漫長的演變和進化其它方面都可以學會偽裝但眼睛還是永遠無法學會偽裝。所以古人有;賤人有貴耳,貴人無賤目之說。所以要想知道一個人在想一些什麼無需它想多多看他的眼色神氣就知道了。


科學在高速發展,人類已研究出了探測人腦微電的儀器,叫腦頻雷達。人在思維時,會產生一種微電,這種微電沿腦頻雷達的掃描線傳到腦頻雷達,在顯示屏上會出現思維時的信號,人思維不同的事,便產生不同的信號,腦頻雷達會自動分析出,人思維的是何事。這種儀器用於偵查罪犯,可通過罪犯的思維,偵查罪犯的犯罪過程,將來無人敢犯罪。


學習哲學,尤其是對中國哲學透徹地理解。你和對方交流互動的過程中,你會主動而快速地瞭解對方的認識觀及人生觀(或慧根是否有問題),以及對方以後人生將可能發生的行為方式,而不是馬上知道對方在想什麼。


說開來,這涉及到主觀意識和客觀存在的哲學問題。正是因為不知道對方想什麼,所以我思故我在之說根本無法成立,就是你在思考,但別人不知道。存在是什麼,以及認識存在的方法是哲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