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成蔭的朔州,有「塞上江南」美名。 記者汪莉絹/攝影
綠樹成蔭的朔州,有「塞上江南」美名。 記者汪莉絹/攝影

朔州地處山西北部地區,風沙大,經常出現乾旱天氣。近年來朔州重視生態環境治理,重建恢河水系,建成恢河濕地公園等綠化工程。綠樹成蔭的朔州,因此獲得「塞上江南」美名。

恢河在朔州人口中被稱為「南河灣」,是桑乾河的支流,也是朔州最重要的河流。原是桑乾河源頭由管涔山入朔州境內,於朔城區窯子頭鑽入地下,伏流十里後,由朔州城冒出水面,稱為恢河。恢河伏流是朔州古八景之一,因其潛入地下十里,當地民眾稱之為「十里鑽沙」,為特殊景觀。

自2008年開始,朔州將恢河水系治理和造林綠化結合起來,進行河道清淤排汙,兩岸植被恢復,修築防洪堤壩,人工修建蓄水池工程,引水上西山,入公園,建設生態水景公園。建成後的恢河濕地公園,水清岸綠,風景優美,成為朔州民眾及外地遊客休閒遊玩的好去處。

南山森林公園四色雕塑,象徵右玉人的植樹精神。 記者汪莉絹/攝影
南山森林公園四色雕塑,象徵右玉人的植樹精神。 記者汪莉絹/攝影

而在朔州右玉縣,「山無頭,水倒流」,曾是其兩大奇觀。但如今右玉更為眾人知曉的,是「右玉精神」;即家家戶戶持續60年不間斷地植樹,將黃沙滾滾的荒漠之地,變成「塞上綠洲」。

「山無頭」指的是右玉縣環繞的山丘低矮,沒有山峯的景觀;「水倒流」,指的是流經右玉縣的蒼頭河,不像其他河流那樣東流或南流,而是向北流,流經內蒙40裏入洪河。近年來,重視生態環保理念大行其道,「河水能倒流,荒漠變綠洲」,成為右玉當地最重要的觀光資源。

如今的右玉縣,有如一座大森林,也是大陸最具魅力的小城。右玉「南山森林公園」位於縣城南2公里,取「壽比南山」之意,面積達40萬畝,園內各種樹林近百萬株,是當地集休閒、觀光、度假、娛樂為一體的旅遊景區。南山森林公園裡,有座巨大樹木造型的四色雕塑,用以象徵右玉人的植樹精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