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沒吃過「東坡肉」,所以談不上「愛不愛吃」。

蘇軾的祖上,在中國歷史中出過許多位繞不過去的人物。

這個家族大概髮際於西漢的蘇建,以校尉的身份跟隨衛青誅滅匈奴。他與李廣、霍去病是同事+戰友,最後封平陵侯。

蘇武,大家都知道吧?貝加爾湖邊放過羊那位。

他爸爸蘇洵,年少貪玩不學無術,後來給大宋高法院長(大理寺丞)當了姑爺。再後,以27歲開始發奮讀書的故事,入選《三字經》:「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最終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從西漢到北宋的1000多年裡,蘇軾家一直都是名門望族,所以他「會吃」是必然。

蘇軾沒吃過「東坡肉」,所以不存在「愛不愛吃」的說法。

蘇軾生活在北宋,許多東坡肉、紅燒肉的基本原材料尚未出現。

紅曲:方士煉丹用的,明代才進入飲食領域。

醬油:醓、醢不是我們現在意義的醬油,味道也大不同。黃豆制醬工藝從漢代開始的,醬油和清醬汁要等到南宋才有,而且還很不普及。

鐵鍋:在南宋和元,小鐵鍋都是奢侈品,更別提能燒好幾碗肉的大鐵鍋了!北宋用瓦盆,燉煮可以,翻炒不行。

炒糖色:沒發明呢,瓦盆炒糖色也幹不成這事!

五香料:北宋只有花椒和小茴香入膳食。那時的豬可不一定閹過,也不一定給豬喂糧食!家豬的品種改良也不完善,估計比野豬味道好不了多少。所以與如今不同,五香料是必需品。沒有這些調料,豬肉肯定不好吃。這也是為什麼明朝之前一直崇尚吃羊肉的原因。

在明代,豬肉身價出現大逆轉,貴過羊肉,就是因為烹飪調味技術大飛躍,豬肉變得更好吃了。明、清、民國,一直到1970年代,豬肉一直比羊肉貴。記得六幾年時候,豬肉八毛一斤,羊肉六毛幾。

蘇軾可以吃到的是「爊肉」

爊通熬,指燉煮至湯干汁濃。這不是蘇軾發明的,晚唐已有,不普及。蘇軾只是深諳其中的奧妙,將這種中原地區的「先進飲食理念」進行了推廣。

「凈洗鍋,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僅憑藉這些詞句就斷定蘇東坡發明了紅燒肉、東坡肉?反正我是不認可。

東坡肉的說法,晚清才出現。

清朝是最為「厚古薄今」的時代,什麼事都是祖宗的好,極盡的教條。人們發明個什麼、改良個什麼,都得套上個歷史出處,還必須是個神聖偉大的人物。

看看今天,哪個美食小吃不是聯繫到秦始皇、唐太宗、趙匡胤、朱元璋、乾隆、慈禧?細探究,都是假的。

滿清思維遺毒頗深。


蘇軾,號東坡居士,東坡肉就是蘇東坡發明的。元豐三年,蘇東坡貶謫湖北黃岡,當地人喜食羊肉,故羊肉貴而豬肉賤,流放至此的蘇東坡囊中羞澀,為解饞,他購買了價賤的豬肉,摸索出了一套煮肉的方法,過程還寫成了一首《食豬肉詩》,其詩云:黃州好豬肉,價賤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能把烹調豬肉寫的這麼活潑詩意,也只有蘇東坡了。1089年,蘇軾在杭州任職,五、六月間,大雨導致太湖湖水泛濫,蘇軾指揮疏通西湖,築蘇堤,解決了這個難題,百姓為感謝他,過年時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蘇軾指點家丁把豬肉燒得紅酥軟爛,再送給大家吃,這就是東坡肉的由來。東坡是一個美食家,他的詩文中經常出現各種美食,除了《食豬肉詩》,還有寫有《煮魚法》,細緻入微,先放什麼後放什麼,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在《東坡羹賦》及《菜羹賦》中,還強調「不用鹽醬,而有自然之味,不用魚肉無味,而有自然之甘。」用現在的話來說,這是一個深諳自然飲食之道的老饕啊!


軾寶創作的東坡肉是以豬肉為材料,經過精心製作而成的。

《豬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當時人們對於豬的看法和現在不同,富有的人家都不會吃豬肉,只有窮人才會吃豬肉,而窮人對於豬肉的做法又不是很精通,所以對於豬肉並不是很喜歡。蘇軾在黃州創造出東坡肉,所以,蘇軾常不常吃東坡肉不一定,但是根據《豬肉頌》來看,他是愛吃東坡肉

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