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朝皇帝御下之術都是搞平衡,清朝的皇帝相比前朝都算的商勤政,至少沒出很離譜的昏君,既然看了康熙王朝,就應該知道,孝莊太后一開始抬舉索尼打壓鰲拜,但是沒有把鰲拜往死裏整,鰲拜當時也在隱忍,要是索尼做大,鰲拜一樣可以制衡索尼,李光地心狠手辣康熙就批過他,明珠索額圖在李光地入朝的時候都積極拉攏他,並沒有做什麼危害他的事,返觀李就沒這麼大度,抓住一點錯誤把明珠索額圖往死裏整,李要是做大,就沒人制衡了他了,其實康熙王朝後期描寫張廷玉的並不多,可是在明珠壽宴上李光地是參了明珠,而張廷玉則是畢恭畢敬,大家都能看出明珠是日薄西山,可是對待的態度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張廷玉最後成了一代名相,而李卻落得一個縣令


這部電視劇我看過,是百看不厭,但是總是看不全。這個皇帝這麼厲害。有線下人其實他早就知道


《康熙王朝》中,李光地是康熙近臣中的一個核心人物,他夾雜於明珠與索額圖的黨爭之間不能自拔,最終獲罪,在康熙帝親政噶爾丹的過程中,李光地被開釋官復原職,但終因扳倒明珠和索額圖兩黨,以及禍及皇室親情而被康熙貶為臺澎知縣。

歷史上的李光地和電視劇中的反差很大,李光地其人在康熙一朝尤為獲寵,他不僅獲得了「三賜御匾」的殊榮,還被康熙帝視為「朋友」,引為「知己」,成為最受信任的漢臣。

李光地是康熙九年(1670年)二甲第二名進士,隨後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三年後,李光地省親回到故里福建安溪,適逢三藩之亂爆發,靖南王耿精忠聞聽李光地素有才能,便想將其招納,但是李光地以父親病重為由,拒絕了耿精忠後藏匿了起來。

在平定三藩的過程中,李光地身在福建很快掌握了前線的軍情,他與好友陳夢蕾一起上書康熙帝,提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軍事情報,並建議朝廷主力進入福建。此舉深受康熙讚賞,並下令參照李光地的提議部署破敵方略。李光地也因此被破格提拔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在後來的收復臺灣的大業中,李光地再次立功,得到康熙帝的認可。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李光地以母親生病為由乞歸,次年回京,授翰林院掌院學士,三十三年(1694年)任順天學政,時母親病逝,李光地奏請回鄉奔喪,康熙帝卻以「學政關係緊要」為由不準,後來李光地幾次乞假為母守孝,康熙都捨不得放行。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李光地被任命為直隸巡撫,在任上,李光地專註於治河,僅用了十個月就完成了子牙河工程。一定後,李光地又接手永定河治理工程,他日夜操勞,每天親自巡察工地,敦促工匠們趕工,原本預計一年的工期,李光地用了40天就完成了,康熙得知後,特賜李光地一塊匾額「夙志澄清」。

在直隸巡撫任上,李光地的確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曾上奏朝廷赦免百姓「偷墾之罪」,從一定程度上革除了清初圈地的弊端,保證了百姓耕種田地的權利。同時他還設立了常平倉,在災荒之年賑濟百姓,上書減免賦稅,廢除了「十家連坐法」、「凌遲」、「滅族」等酷刑峻法。

由於李光地治理地方政績卓著,後累遷至吏部尚書,拜文淵閣大學士。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再賜御匾,上書「夾輔高風」,兩年後,康熙帝第三次賜李光地「謨明弼諧」的御匾。

康熙帝與李光地的關係,一言以蔽之,可謂「情雖君臣,義同朋友」。在很多問題的處理上,康熙帝都習慣徵求李光地的意見,而且多採納之。甚至在廢立太子這樣敏感的大事上,康熙帝也參考了李光地的意見,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復立廢太子胤礽。

儘管李光地深受信任,為官為學都有突出的成績,但是他身上同樣也有污點,在他為官的大半生中,參奏彈劾之聲不斷於耳。早在三藩之亂時,他出賣摯友陳夢蕾,將兩人共謀的平定大計據為己有;後來母親去世時,李光地不回籍奔喪,違背孝道,貪念官職等等。

可是,這些非議並沒有動搖康熙帝對他的信任,而且康熙帝還時常為李光地澄清,向羣臣解釋說:「光地並非不孝或貪念官職,他曾多次請辭官,只是朕不允罷了。」

李光地晚年多病,曾患有惡瘡、疥毒,幾乎不能行動,他多次乞歸故里都被康熙帝拒絕,康熙帝對李光地關懷備至,時常賜葯,甚至還親自指導治療方法。

康熙五十七年,李光地病逝,康熙帝聞訊深為悲痛地說:「朕知之(李光地)最真無有如朕者;知朕亦無有過於光地者」,意思就是說最瞭解他的人就是李光地。李光地的一生有功也有罵名,但客觀地講,他的功大於過,其正面影響更大。


1、索額圖下場:由於在政治鬥爭中加入了廢太子的小集團,結果最終被康熙處死:

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南巡到德州,皇太子得病,召索額圖至德州侍疾。留居月餘,皇太子病癒,一起回北京。這次康熙帝突然召索額圖到德州的原因,表面上是令探視皇太子,其真實含意並非如此。索額圖為皇太子生母孝誠仁皇后的叔父,太子與索額圖關係又很密切。後來康熙帝逐漸對太子行事不滿,索額圖也被牽連在內。

在康熙三十九年即有人告發索額圖,康熙帝沒有處置。

傾陷索額圖的人,令人注目的是高士奇。高士奇家道貧困,但長於詩文書法,被推薦給索額圖。索額圖常以「椒房之親,且又世貴,侍士大夫向不以禮,況高是其家奴狎友,其召之幕下也,頤指氣使,以奴視之」。以後高士奇被康熙帝破格提拔,高官顯貴,但見索額圖時,「猶長跪啟事,不令其坐。且家人尚稱為高相公,索則直斥其名,有不如意處,則跪之於庭,而醜詆之」。索額圖有時還「切齒大罵,辱及父母妻子」。為此,高士奇懷恨在心,「遂頓忘舊恩,而思剚刃於其腹中」。

康熙四十二年,高士奇隨駕北上,這時他已背叛索額圖,投靠明珠。明珠與索額圖「權勢相侔,互相仇軋」。康熙帝回京後,於四十二年(1703)將索額圖處死。

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帝曾對大臣們列舉了皇太子今的「種種惡端」,又說:「從前索額圖助伊(皇太子)潛謀大事,朕悉知其情,將索額圖處死。今胤礽(皇太子)欲為索額圖復仇,結成黨羽。」據禮親王昭槤說:索額圖在獄中時,曾有「客潛入獄饋飲食,及公伏法,客料理喪殮事畢,痛哭而去,不知所終」。索額圖的同黨多被殺,被拘禁、被流放;同祖子孫都被革職,其二子格爾芬、阿爾吉善被處死。康熙帝對索額圖一生所參與的重要軍政大事,除與沙俄在尼布楚的談判外,全面給予否定,並說「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

2、李光地結局:在任上病死的

李光地自康熙四十九年(1711年)起數次上疏請求休致。而晚年的康熙因立儲不當等事心中鬱鬱,身體多病,對李光地這位老臣很是眷戀。他慰留李光地道:「見到卿的奏摺,朕心中慘然。回想當年一班舊臣,今已杳然而去。像卿這樣的,不過只有一二人還在朝中,現今朕也老了,實在不忍再多說什麼。」

康熙五十三年(1715年)六月,李光地再次請求休致,康熙暫準給假兩年,讓其處理完家中事宜即返京辦事。八月,李光地陛辭之時,康熙賜其「謨明弼諧」匾額。

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四月,李光地返京,奉命勘閱大學士王琰等人所纂《春秋傳說》及榆討張昭等人所輯纂字。

次年正月,閣臣奏定孝惠章皇后謚號,疏中脫漏「章皇后」三字,部議將李光地降三級調用,康熙下旨寬免。這年五月,李光地因疝疾速發,卒於任所,享年77歲。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李光地的仕途也算是一帆風順,在晉陞為上書房大臣之後,更是受到了來自更方面的壓力!無論是康熙給予他的重擔,還是明珠、索額圖二黨拉攏他的手段,都讓這位上書房大臣比較煎熬!本身李光地非常厭倦官場,對官場上的事情比較厭惡,他最後當官也是為了黎民百姓,實現自己的抱負!當然,為了藍齊兒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但是明珠和索額圖的威逼利誘,也是讓他非常的噁心,他的壓力非常大!

而這個時候,康熙又給了李光地一個重任,就是為朝廷挑選外放督撫人選!康熙這麼打算,也是有自己的道理的,其一是考驗李光地,到底有沒有本事能夠堪當重任!其二就是如果第一個成了的話,李光地就成為了自己打壓明珠、索額圖二黨的中堅力量了!

但是李光地在壓力中,竟然選擇了一條讓康熙勃然大怒的路,那就是直接當眾彈劾明珠、索額圖、太子、大阿哥四人!這個舉動,真的是打了康熙的臉,康熙勃然大怒!第一次覺得李光地為什麼這麼蠢,可是再看一次,其實李光地不蠢,相反他是太聰明瞭,而且膽子也不小!

為什麼說他聰明?因為他知道康熙還不是那麼信任他,所以他必須做些事情讓康熙信任!但是在之前,索額圖都已經有他的把柄,就是在於藍齊兒私信通情之間還找妓女廝混!這是一根刺,所以李光地決定親手將它拔出來!於是決定將這些由別人的口揭發出來,不惜惹了康熙震怒!

另外一點,他想要試探一下康熙對於黨爭之人的態度,順便發泄一下他的不滿!說他膽子大,就是因為他竟然敢以身犯險,然後去試探康熙!不過李光地手中有一個救命稻草,所以才給了他勇氣!

這個稻草就是蘇麻喇姑,他在揭露之前見了蘇麻喇姑,透露了他是伍次友的徒弟,這樣,蘇麻喇姑肯定會救自己的!

而最後也是這樣的,蘇麻喇姑救了李光地,並且李光地成功試探後,先後拿下了索額圖和明珠,並且讓他們相互審問,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他蠢嗎?他太聰明瞭!聰明中又帶有惡毒,所以最後在解決了黨爭之後,就直接被發配到臺灣當知縣了!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李光地是康熙朝中後期康熙啟用的近臣,在康熙的眼中,李光地年輕,前途無量,而自己心愛的女兒藍齊兒也對對他青睞有加!再加上啟用李光地之後,確實對牽制索明二黨有益,所以對於李光地,康熙還是比較讚賞的!

但是後來,李光地變了,他夾在索明兩黨之中不能自拔,而且還深陷其中!就這他不能自拔之時,他去請教了宮中最瞭解皇上的智者,蘇麻喇姑!但是當李光地問過之後,他採取了一個最笨的辦法,那就是自己認罪,像康熙告發索明二黨!

難道這麼多年了,康熙就不知道索明二黨?當然不可能,李光地的這個做法,明顯就是懦夫之舉,如果換成周培公,一定不會這樣處理!結果就是,康熙震怒,索爾圖和明珠二黨反咬李光地,並且舉發李光地在與藍齊兒有感情的情況下,還與妓女廝混!這更讓康熙不能容忍,於是就將李光地關了起來!

關起來的李光地,卻想要上吊結束自己的性命!這個舉動,更是讓康熙不待見!而蘇麻喇姑去看李光地,李光地也透露出了要報復的心理!

後來李光地官復原職,在明珠的壽宴上,當眾談何明珠,並且列出了明珠的罪狀!索額圖倒臺之後,更是要將牽扯的皇室宗親趕盡殺絕,以達到報仇的目的!其用心何其歹毒,做法很是小人之態!

康熙看出了李光地這樣的一面,怕他成為下一個索額圖或者明珠,所以就將他貶到臺灣,非奉詔書不得登岸,千叟宴也沒有邀請李光地,可見君臣關係已斷!

其實李光地的做法真的錯了嗎?沒錯,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不是聖人,他被索額圖和明珠二黨欺負了那麼多年,有機會反擊了當然是要做的!但是對於康熙而言,他需要的,就是能夠互相牽制的朝廷,這樣天下才能太平!

其實歷史中的李光地非常受康熙的寵幸,無論是為官還是做人,都非常的有成就!77歲因病去世,皇上派恆親王允祺前往弔唁,這是莫大的榮耀!


同他們等距離外交,

小人不能不交

但不可深交!


識大局便能夠自保,在自保的情況下不露聲色的為蒼生謀福,這纔是手段,這纔算個人物。


自保?皇權面前,何談自保。從李光地放棄藍齊兒那一刻起,他在康熙心中就只是一顆棋子而已。縱觀有點文治武功的帝王,用人之道總巧妙絕倫。李光地:有才,有勇,有謀,但無德,心胸狹窄。康熙何等精明,用之以長,棄之以段,所以註定李光地無法善終。


莫想哈自保法子,就是想溜,康熙也不會放過,尤其當知道你身居三位之中,怕說真話出真著得罪人,更覺得不能用你,也不能留你。康熙給東亭都留用了眼線,何況後來的光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