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洋政府執政時期,縱觀整個華夏大地,能稱之為"軍"的莫過於只有奉軍了。在當時那個軍閥混戰的時代,從戰略眼光看待軍隊近代化發展的莫過於張作霖了。尤其是第一次直奉戰爭之後,經過"整軍經武"後的奉軍儼然一支擁有海陸空武裝的近代化軍隊。

關於張大帥如何用人整理武備的故事,已是流傳甚廣。其本人的一些性情中的事迹,業已婦孺皆知。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這支引得後人無限唏噓的奉軍是如何的。
▲奉軍裝備的FT-17型坦克

一、 改善兵源,設立學堂

早在第一次直奉戰爭前,張作霖就開始著手改善部隊的整體素質。畢竟與他一同起家的兵將,多半是綠林。在主政東北後,其中一些軍官自然深得張作霖倚重。但是,他們難改綠林習氣,交戰時若占居下風,多有棄械奔逃的情況。野心不局限於東別一地的張作霖,自然不願見這種情況屢屢發生。於是他先從兵源和將官素質兩方面著手。

在兵源上,他決定不再招募盜匪地痞。按照1920年頒布的新訓令,當時的奉天督軍署要求新應募的士兵必須品行端正、體格健壯。應徵者必須是東三省本地人,而且必須提供三代之內的居住證明。
▲張作霖舊照

到了第一次直奉戰爭後,這個要求又再次提高。當時,東三省保安司令部下大了一系列的文件。根據這些文件,新的士兵要擁有初小文化,即四年制小學文化。在新兵入伍的同時,裁汰一些沒有文化的士兵。新入伍的士兵,需要每天接受兩個小時的軍事知識學習。此外,各部隊會定時配發軍事雜誌和講義。與此同時,對於軍士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各部隊在訓練時不得缺額,軍官不得吃空餉。全軍將士不得吸食鴉片,有犯者,立即免職清除出隊伍。
▲操練中的東北軍

當然,兵源的改善只是提高軍隊素質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便是提高軍官的素質。這一點,張作霖起手的時間更早。東北一地原有一處奉天講武堂,1908年秋,在徐世昌主政時期改名為東三省講武堂普通科。後在1915年期間,該學堂停辦。1919年,時任東三省巡閱使的張作霖決定在原有學堂的舊址之上設東三省陸軍講武堂。這一學堂,為日後奉軍擴建提供了軍官基礎。起初,該講武堂主要面向在職軍官。1926年,張學良親自兼任監督之後,該學堂在瀋陽的本部和在北京的分校逐步招收青年學生為軍官後補。

▲東三省陸軍講武堂舊址,該校於1928年後改稱東北陸軍講武堂

在機構設置上,該學堂本部設有教育處、總隊部、技術處、軍需處、軍醫處和獸醫處。其中,總隊部負責基礎兵種的教學,其中包含步、騎、炮、工、輜重五個兵科。教學科目分為理論和實踐應用兩個類別。理論科目包含戰術、兵器、軍制、築城、地形、交通等,均由專業教官擔任。而實踐應用則由所在兵種的隊長、副隊長以及助教負責。在這一類別的教學中,學員需學習兵科操典、射擊教範、陣中要務令、築城教範、通信教範、體操教範等軍中命令。這些負責授課的教官、隊長均有正式的軍官學校教育背景,如郭松齡、楊宇霆等。
▲東北講武堂建製圖

除了接受者兩大類別的教學,學員在畢業前需要舉行實戰演習。這一演習通常為期一個月左右,包括築城、通信作業等科目。這些接受教學的軍官、士官一般會被編為教導隊。在當時全國兵員受訓水平普遍不高的情況下,由一群接受過專業知識訓練的士官組成的隊伍技戰術水平之高可想而知。這也是為何無論是在實際情況中、還是在影視劇中,那個年代披掛著"某某教導隊"、"教導總隊"字樣的部隊總代表著出眾的戰力。為了進一步培養中高級軍官、參謀,張學良還於1928年在北京設立了"第三、 四方面聯合軍團陸軍高等軍學研究班"。在這個研究班中,所有學員均要有中等軍校畢業生學歷。在科目上,較之講武堂更高一級。在學習期間,學員均要求學習基本的戰術,如要塞、航空、大兵團戰術等。同時,還有戰史、參謀、諜報、輜重等科目。另外,他們還需要按兵種見學:如航空見學、 海軍見學、 各特種部隊見學。

1930年,這一研究班也被吸納進了講武堂系統當中。此外,對於一些專業的技術,奉系當中還有專設的學校進行專門培養。1922年6月,為適應無線電技術的應用,奉系成立東北無線電專門學校。四年之後,又創辦了炮兵研究班,培養炮兵中、高級指揮官。

為了讓這些軍中翹楚能夠安心學習軍事技能,奉系都會給學員及教員待遇甚優。以講武堂學員為例,他們的裝備、飲食起居都由校方供應。每逢節假日,會提供大米、白面以及當時少有的肉食。學員每月發放3塊銀元作為津貼。在授課期間,除了節假日和周日外,一律呆在學校中。如有違令擅自出校者,以軍法論處。在如此條件下,講武堂一系自然培養了眾多軍事人才。這當中有不少抗日名將,如:東北義勇軍創始人之一的黃顯聲、遼寧民眾自衛軍唐聚五、開國上將呂正操、開國少將沙克……
▲部分畢業於東北陸軍講武堂的將軍

二、 組建空軍,鷹擊長空

陸軍作為張作霖的發家之本,其發展和改變步伐是較快的。但是,他的目光不局限於此,而是想要將奉軍打造成全兵種的軍隊。於是,空軍自然也成為了他著重發力的一個地方。在陸軍發展、提升的同一時期,奉系空軍才剛剛起步。1920年,直皖戰爭中,皖系大敗。張作霖瞄準了南苑航空學校這處中國空軍的初始點。戰後,張大帥從這裡網羅了一批航空人才。同時,他還與吳佩孚瓜分了段祺瑞的空軍家底。從段祺瑞那裡,他擄來一批維梅運輸機、教練機。另外,他還採購了一批"愛佛樓"、"高得隆"式飛機。基於這些家底,張作霖於1921年正式設立了東北航空處和東北航空軍。
▲東北空軍裝備過的容克斯K-35戰機
▲東北空軍裝備過的容克斯K-35戰機

不過,創建之初的奉系空軍不盡人意。尤其是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奉系空軍表現的不甚理想。這可讓張作霖倍受打擊。於是,在張學良赴日參觀歸來後,他讓少帥全權負責空軍的事宜。

1923年9月,任東三省航空處總辦後,張學良第一件事就是創辦東北航空學校。同時,大帥還豪擲200萬意元,從義大利那裡購置了50架各式飛機。在航校那裡,張學良也花費重金請來國內外教官十餘位。經過5年的辦學,該航校培養了兩期共50多名學員。

在國內授課的同時,他還資助部分人才出國遊學。其中一部分學員和技術人員被派往日本,他們除了學習飛行技術,還要攻讀航空發動機和飛機製造專業。1925年,張學良特地遴選了12位優秀青年軍官,將他們送去法國留學。這一批學成歸來的駕駛員當中,就有未來的中國空軍王牌——高志航。
▲高志航舊照

經過數年的發展,奉系的空軍武裝已經初具規模。除了坐擁300架各式飛機之外,張氏父子二人幾乎東北建立起了一套完備的航空工業體系。這包括:機場、維修工廠、航空院校、組裝工廠。待至1929年底的時候,東北軍甚至已經有能力進口各國散件自行組裝飛機。這在當時的中國而言,已是出類拔萃的水平了。三、 組建海軍,守衛海疆在張作霖麾下的奉系三軍中,海軍可謂是起步最晚的。就連空軍都正在擴充力量的時候,海軍才剛剛邁出腳步。其實,在整頓軍隊之初,張作霖完全沒有想過要發展屬於自己的海軍。畢竟,當時海軍的家底多半繼承自前朝。僅以一方軍閥而言,難以承受採購艦艇所花去的巨大開銷
▲當時的第一艦隊指揮官薩鎮冰

但是,直奉戰爭中的遭遇讓大帥動了這個念頭。當時,張作霖已經派人與第一艦隊商量好,在作戰期間幫助奉軍。但是直奉兩軍交戰之後,海軍覺得張作霖開出來的條件過於苛刻,遂放棄支援奉軍。非但如此,他們轉而攻擊奉軍。當張作霖往關外撤軍,所有撤離的奉軍都在艦隊的火炮射程覆蓋之下,可謂進退兩難。

退到關外之後,張作霖下決心一定要組建一支像樣的艦隊。就這樣,東北海軍在還沒有艦船的情況下率先成了指揮機關。1922年8月,東三省航警處成立,開始籌建海軍。

▲當時吉黑江防艦隊噸位最大的"江亨"號輕型淺水炮艇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快速的弄到幾艘像樣的艦艇。立即向工廠下訂單,又不能即刻成軍。此時,張作霖將目光放到了駐紮在東三省的吉黑江防艦隊身上。這支艦隊是北洋政府為了保證東三省內河航運主權,於1920在東北設立的一支內河艦隊。因條件有限,當時僅配置了4艘淺水炮艦到該艦隊。其中,最大的一艘不過550噸級。不過聊勝於無,能將這4艘艦艇歸入麾下,東北海軍也還算有個模樣。為此,張作霖不顧才與直系交戰未久,就向當時主政的黎元洪政府請求接管吉黑江防艦隊。結果出人意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們就同意奉系接管該艦隊。
▲黎元洪舊照

只能說,當時的中央政府太窮了。各地原本需要上繳的歲入,多半遭到軍閥截留。在張作霖籌建海軍的同月,北京方面僅結餘不過50萬元。而奉系,遠比國庫有錢。當時,這支成立不過三年的艦隊已有10月的軍餉沒有發放到位了。無力維持這支艦隊的海軍部,決定讓張作霖接手。當歸入奉系之後,這支艦隊的官兵軍餉立刻得到保障。次年,張作霖開始替換艦隊指揮官,以保證自己對艦隊的把控。
▲稍晚被東北海軍接收的海圻號巡洋艦

有了底子之後,就是考慮如何擴充了。同空軍、陸軍的思路一樣,張作霖明確地制定了要擴充就要有人才的方針。1923年1月,專門培養海軍人才的東三省航警學校成立。同年4月,該校在瀋陽招考第一期學員。為了保證能培養出足夠優秀的軍官,該校開出的條件在當時來說不亞於開辦一所大學。按公告,所有報考生需要有中學畢業或同等學歷,擁有數學、英語基礎,體格健壯不近視,家庭條件良好。當時所定的考試科目為:數學、英語、中國地理、歷史。當年,報名者約500人,最終錄取40人。同陸軍講武堂一樣,海軍學院待遇甚至更為豐厚,學員僅薪金每個月就可達30元。
▲鎮海號水上飛機航母
▲鎮海號水上飛機航母

由於一戰後華盛頓會議上所簽訂的協議,各國均開始限制軍艦出口。不得已,在訂購受限的情況下,奉軍不得不採購大噸位的民用船隻加以改造。 如"鎮海"號水上飛機航母,即為奉軍用一艘2500噸級的民用商船改造而來。1924年11月,擊敗吳佩孚的奉軍又在大沽口接收了一艘1100噸級的破冰船。就這樣,算上購置的艦艇,東北海軍海防艦隊也初具規模了。經過第一次直奉戰爭後數年的發展,東北海軍規模最終達3.2萬餘噸,官兵330人。這一規模,幾乎為當時全國海軍的總體規模的半數以上。可以說,當時的東北海軍為全國之最。
▲"鎮海"號搭載的FBA-19型水上飛機

雖然在九一八事變當中,東北軍因統帥的命令未能展現全部實力。但是,數年的經營、發展並不是白費的,他們依舊在之後的抗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東北抗聯中,就有不少是講武堂出身的舊將。在淞滬會戰、長城抗戰中,就有不少是經過改編的東北軍舊部。

縱使在1931年的時候,東北軍的選擇令人遺憾。但是,這些經過完備訓練的熱血男兒沒有放棄心中的家國情懷。他們之後的表現,後世可鑒。

參考資料:畢萬聞·《奉軍的近代化與東北之命運》石岩·《奉系軍閥時期東北地區的軍事教育》高樂才·《奉系軍閥與東北海軍的創建》李雪·《淺談20世紀20年代的奉系航空發展》康艷華·《張作霖統治時期的東北軍事近代化》李瑩·《近代東北空軍的建設和發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