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果 


來駐點途中等待紅綠燈的斑馬線上,

聽到了以下一段媽媽和孩子的對話,

媽媽說話的語調與總是嚴厲又逼迫,

孩子回答總是遲疑不安與漸漸唯諾;


媽媽:叫你看到人要叫,為什麼都不聽話?

孩子:我有呀~

媽媽:你沒有!你講那麼小聲!而且你也沒說再見!

孩子:我有Bye Bye (天真地揮手做動作演一次)

媽媽:你沒有!沒有人看到呀!這麼不聽話不去了!

孩子:我有呀~(開始著急的語氣)

媽媽:沒有!你不乖!不叫人不用去了!

綠燈亮起的那一刻,這對母子沒有向前,

我聽見駐足在背後的孩子開始放聲大哭,

無助地放聲哭喊著「為什麼?我不要!」


這樣的對話,好像在我們的小時候也司空見慣了!

孩子的無助、不解與不安,都在這時候全然呈現,

即使最後他叫了人,達到了媽媽心中要求的標準,

那也是一種對大人、對媽媽或是家人變相的討好,

從來都不會知道,到底要他如此做的原因是什麼?


小的時候自己對於大人這樣的行為,也總充滿著疑惑?

大人們總是覺得小孩什麼都不知道,

至始至終只會強迫給命令去做執行,

卻不告訴孩子們這麼做的原因為何?



大人漸漸的養成了習慣,

當小孩變成了大人之後,

大人卻忘了去給予尊重,

習慣性地繼續給予命令,

所以反抗變成了是叛逆。



其實孩子只是想要讓人聽見自己的聲音,

而大人們究竟願不願意走出自己的世界,

來聽聽彼此的聲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