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海外倉的經營和管理,各位看官可能就心裡嘀咕了,就是管個倉庫麼,到貨了收貨,訂單來了配貨再派送也就齊活了。想得倒是簡單,倉庫管理也是門技術活,雖說國外的地沒國內那麼貴,但也是寸土寸金,多數經營者沒有那麼多本金只能租倉庫。經營中一旦出了岔子就是血本無歸,因此不少經營者是戰戰兢兢的。

從入庫卸貨、清點、理貨、上架到揀貨單、面單列印,從揀貨波次管理到揀貨路徑優化,從揀貨位補貨到定期和不定期的盤庫,從揀貨到簽出過程的流程優化到退換貨處理,無處不體現出對專業度的要求。事實上沒有幾家海外倉有很高的專業度,就拿揀貨路徑優化來說,貨品分散放置在不同貨架上,工人拿到買家需求的訂單後,幾件貨品距離挺遠,設施好點的倉庫開著小車過去取貨,設備差的就得開11路,我們可以看出來,設備好的效率更高。如果改良了揀貨路徑,將遠位置的所需貨品都取回來,再添加近距離的貨品,這樣效率又會大幅度提升。

讓我們來看看國外的先進技術,瑞士某公司採用了事件管理軟體,此軟體自帶自動監視工具,可自動解決海外倉運送中的小問題,並及時提醒管理者,極大節約人工資源,便利性高。而美國某儀器公司結合了無線射頻技術和語音技術,以先進技術代替低效的人工作業,空前提高了海外倉倉儲作業效率。然而,目前我國許多海外倉企業仍採用傳統ERP採購系統下單,大數據系統運用少,人工信息覈算方式易產生數據誤差,導致包裹物流與跟蹤信息不一致,訂單虛假髮貨遭到大量客戶投訴。

同時,我國海外倉企業標準與國外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如海外倉備貨機制不成熟,常因「前三月免倉租」等口號大量囤貨,導致海外倉庫存滯銷。(自己能賣多少貨心裡沒點數?)

像美國的ebay在兩年前就實施了新的海外倉評估標準,並對未達到目標的賣家發送預警郵件。除了對物流使用比例的要求,ebay還要求賣家提供準確的包裹追蹤號碼,並在訂單處理時間內上傳跟蹤號交給郵局攬收,以便買家追查到物流信息。

OMS/WMS系統的專業度:

企業的硬體、軟體設施越完善,後期的客流量就越大,這是個良性循環,相比有些企業礙於資金、規模等原因,無力自助開發系統支持業務,市面上能購買的系統也不成熟和完善,僅能滿足基本的作業要求,軟體的發達程度甚至每達到國內倉庫標準,給管理、服務的提升帶來了很大的制約,甚至還有不少企業停留在靠excel表格進行傳輸的原始作業狀態,效率低下、出錯率高。

一套專業的系統不僅能解決不少倉庫需求,還能應用大數據技術生成庫存、銷售訂單、庫存等數據報表,讓系統更智能化更便捷化。好了,本期內容就到這裡,下期繼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