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觀點,跨越績效管理的障礙

談到「績效」,大家馬上想到就是KPI、BSC,就是績效考核、就是要交出成果,外加一付無力、無奈的表情。到底甚麼是績效?有績效管理制度能怎樣?
根據眾多研究與調查,相當高比例的CEO、人資主管對公司的績效管理制度,都不滿意。也期望、打算、或正在大幅改進此機制,包括微軟、奇異等知名企業都在改變績效管理機制,但在改變前,提出四個重要觀點,提供大家省思。

27.jpg

在實際企業輔導過程中,每次談到績效管理這個議題時,常聽到的反應、抱怨是:
「..公司/部門的目標不明確,都是老闆/主管說了算,也不知道標準在那裏?..」
「..公司的績效管理制度過時了,需要一套新的制度..」
「..在績效考核時,都是主管的主觀、印象分數,不公平!..」
「..老闆給的績效目標很多,但這些和我的職位到底有什麼關係,我也不懂!..」
「..績效好壞,其實也沒什麼差別!獎金不要少就好..」

其實,每一家企業都有一套自己的績效管理邏輯及制度,有的標榜高度科學及系統化,可以用資訊系統管到每個員工、且及時更新目標及進展;有的則是極度寬鬆,一切主管說了算,績效制度似有若無;也有一些企業,對於績效管理戰戰兢兢,年初訂目標、每半年打一次考核、年底還有績效面談,主管和員工都投入相當心力與時間,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在討論既有績效管理制度是否有效?是否達到預期效果?是否要修正或廢除績效排名?是否要引進新的績效管理制度?之前,以我多年的實際輔導經驗,嘗試從「四個觀點」來看績效管理,也澄清一些迷失或謬誤。

1.企業經營的系統觀:「績效管理,是高效能企業運作的重要環節,非單獨運作」

許多經營者、主管們談到績效管理,腦袋中想到的就是設目標、打考績、績效等第分佈、績效面談等,這些不能說有錯,但必須將高度再拉高,同時連結其他構面。

高效能企業運作,「績效管理」須上承「策略方向」及「組織運作」,下接「財務激勵」,彼此之間更須緊密連結。績效管理絕對不是獨立運作的系統/環節,不能自外於策略及組織議題。經營團隊在規劃未來策略時,就該想清楚這項策略專案推動,要連結到是誰?是那個職位?要如何進行緊密的績效追蹤與檢討?才能確保是由對的人/職位來承擔責任,也保障該項策略是可以實踐的、可以管理的。

許多企業習慣談策略或檢討策略時,只談策略本身,但卻沒連結到組織運作及績效管理,讓彼此之間變成斷裂。就像一台車子往前進,你不能只想到其中一個輪胎(績效),而忽略是四個輪胎都要安全的(胎紋、胎壓及定位正常)、且彼此要有效連結,車子才能前進或轉彎。

2.有效區分績效三層次:「策略突破績效、管理改善績效、日常工作績效」

談到績效目標,絕大部分公司/主管都只有、只關切日常工作績效,但一個企業要進步、要應付日益艱困環境及日趨嚴苛的競爭,不能只專注於當下、眼前的生存及業績,還更要關注未來,並在當下及未來之間,取得均衡:

– 日常工作績效:眼前/今天的生存,包括營收、毛利、市佔率、品質、成本、交期等,這些一定要做好。

– 管理改善績效:公司在各企業功能層面上(產品、開發、行銷、業務、技術、人力資源…..),有甚麼競爭優勢,有什麼創新或優化的做法/計畫,足以讓我們持續領先與突破。

– 策略突破績效:張忠謀說「…企業的競爭力,憑技術只能延續一年。靠策略可能延續十年…」,要在未來能持續經營、存活下去,靠的絕對是策略。策略上的突破或轉化,為企業創造的是未來生存空間、生存方式的突破與轉型。

有關績效三層次深入說明,詳見「我們該知道的績效三層次」之說明與探討。

3.視為組織變革:「績效管理機制改變是〝組織變革〞,不僅是制度改變,更涉及心智及行為的轉化」

許多團隊有一種迷失:「績效制度改變,是單純的制度修正或調整,最多是引進資訊系統讓管理更方便,並不是太難。

就技術層面而言,是真的不難。但只改制度就能讓公司的績效管理機制運作更順暢?更有成效嗎?其實不然,績效管理制度成效不彰的理由,除了制度本身缺失外,還有二項重要因素一直被忽略,那就是:主管心智的轉化(對績效及主管職責的正確認知)、管理行為的調整(尤其及時的績效檢討與反饋):

– 主管心智的轉化:績效不單是KPI或目標,而是一股驅動公司往前進的驅動力。而你(主管)的責任是驅動/影響部屬、公司往前,也是你重要貢獻之一。運作良好的績效管理機制,是能催化、形塑「以績效為基礎、有紀律的企業文化」。

– 管理行為的調整:包括專業技能的強化,如績效檢討、績效輔導等,同時確實落實在日常工作中,及時和部屬進行工作進展討論,以及行為的肯定或糾正。也許是不定時/非正式討論,或正式/定期的1對1面談。唯有高頻率、及時性績效討論,並給予部屬必要支援及建議,才能讓工作任務有效達成,也因你的建設性反饋,讓部屬得以成長。

4.落實PDCA循環:「除了目標設定、績效評核,更重要是過程管理~績效輔導與諮商」

有些主管會認為:「我是充分授權,既然交辦任務或部屬職責,那就要交出成果」、「不管你的過程如何,用什麼方法,只要交出承諾的結果,其餘不管」。嚴格說來,這是一種謬誤與迷失。

所有管理都一樣,惟有一步一腳印、每一步都很紮實的做到位,預期的成績才可能出現。績效管理的重心/重頭戲,其實是在「過程的管理」,若沒有好的、紮實的過程管理,是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甚麼是績效輔導與諮商?講白話,也就是部屬在執行工作任務過程中,你必須密切的關心與追蹤,提供必要的支援、協助、指導或輔導,幫助他完成任務、也讓他得到成長。

就像各種職業球隊競賽,教練絕對不會等整個球季比賽完畢,才做一次性總檢討。而是在每場比賽的當下、結束後,及時(當場)給予技術指導、心理建設、失誤檢討、甚至戰略調整,以求該場比賽、及下一場比賽能贏。

KPI或OKR設定、績效評核仍是必要,但若將眼光及思維提升到「企業經營的系統觀」、「有效區分績效三層次」、「視為一種組織變革」、「落實PDCA循環」,你會發現:
績效管理不再只是一種技術問題,而是企業經營管理及成敗的關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