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明末的歷史,我們會發現明末官場,有這樣兩類官員:一是為國為民、公正廉潔的東林黨;二是貪污腐敗、禍國殃民的閹黨。表面上看,這兩類官員有很大區別,但其實,所謂的東林黨與閹黨,並無本質區別,他們都是官僚集團的一部分。

只是,因為東林黨控制著話語權,再經過滿清王朝有意無意的推波助瀾,所以我們後世看到的歷史,大都是站在東林黨視角去看歷史。所以,我們就會覺得東林黨是正義的化身,而所謂的閹黨就是邪惡的化身。

事實上,大家別看東林黨與閹黨總是一副不共戴天的樣子,但他們在維護官僚集團的共同利益上,態度總是能夠保持驚人的一致。不信,我們翻看明末歷史,就會發現東林黨從來沒有去慫恿、鼓動皇帝查閹黨官員的經濟問題?也沒有見過他們慫恿和鼓動皇帝抄閹黨官員的家?

恰恰相反,每當皇帝流露出類似的意思,東林黨就會想盡辦法阻止,想盡辦法破壞。當然,閹黨也是同樣的作風。為什麼會這樣呢?

顯然是大家都懂得,貪污腐敗是普遍的官場規則,不管是東林黨也好,還是閹黨也好,都是一個樣子。如果大家在爭權奪勢時,真敢去揭露各自的經濟問題,那最後得利的就是皇帝,因為大家都這樣玩,皇帝就等於守著一個養豬場,因為,缺錢了,隨時拉出兩頭肥豬一殺一抄家,就有錢了。這樣一來,官僚們的利益自然都會受到損害。

也正因為此,無論東林黨上台,還是閹黨上台,帝國軍事、政治、經濟形式都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差別。甚至而言,由於東林黨是靠引導輿論和控制輿論起家,所以他們上台後,只能繼續扯淡而不幹實事。

在這種背景下,大明帝國的官場直接充滿一種大言不慚的風氣。比如,東林黨在天啟初年執政,王化貞高呼六萬大軍蕩平遼陽;結果六萬大軍蕩平遼陽的呼聲還停在耳邊,大明帝國的軍隊就把整個關外的土地弄丟,不得不集體退回山海關。

再比如,東林黨在崇禎初年執政,袁崇煥高呼五年平遼;結果五年平遼的聽聲還停在耳邊,皇太極的軍隊就打到北京城之下;關鍵是,最後出事了,東林大佬雖然都身居高位,卻是一臉的無辜。好像,這些事都與他們無關。

他們給皇帝的答案永遠是,只要皇帝清除奸臣、重用忠臣,帝國就會變好的。其實說得直白點,就是皇帝只要讓我們當官,帝國就會變好的。但問題是,皇帝讓他們當了官,帝國並沒有變好,相反變得更亂。也許有人會說,這都是時也勢也,但問題是,就是讓閹黨執政,頂到天上去,也就是這種結果吧!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東林黨也好,閹黨也好,都是官僚集團的一部分,他們真正關心的永遠是自己的權力和地位,他們當官的目的也都是為了升官發財,而不是中興帝國。所以,皇帝重用閹黨,閹黨只敢打打蒼蠅;重用東林黨,東林黨也只敢扯扯雞毛蒜皮的事情。

平日里,閹黨和東林黨搞黨爭鬥得個你死我活,但面對正經軍國大事時,永遠都是一副差不多就行了的樣子,永遠都是英雄所見略同。

並且,只要事關官場共同利益,他們兩派馬上就會建立起無懈可擊的攻守同盟。所以,你別看表面上有什麼閹黨、東林黨之分,實際上大家都是來自一個黨派,那就是官僚集團,而他們的理想都只是升官發財而已。


首先,需要說的是「閹黨」是包括投靠魏忠賢的文臣。其次,兩者當然有本質區別的,東林黨畢竟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其內部文化、文學氛圍較為濃厚,且相對更清廉。最後,「東林」被擴大化了,有些人甚至把閹黨文臣放入東林文臣內。

(1)「東林」和「閹黨」內部都有能人

東林黨是有思想文化的、有一定治國帶軍能力的人的鬆散集團,而且許多人都有一定的治國帶軍才能,例如葉向高、趙南星、孫承宗等。同時,也夾雜著不少能力不高、只會喊叫的人。

閹黨除了宦官外也有大批文臣。但是以魏忠賢的決心為核心。宦官是沒有行政管理經驗和能力的,靠的是崔呈秀、閻鳴泰、王洽、張鳳翼等人去執行,這些人的人數要比「東林黨」人數大得多。他們之所以加入「閹黨」主要是因為貪腐、工作錯誤等被參劾或政治鬥爭失敗。

(2)你是清流東林;爾為閹黨太監,橫批:二禍

前面是一位讀者罵我的,主要是我經常說些「反腐」的話,對一些有才能的大貪官經常持批評態度。後面那句話和橫批則是我回復該名讀者的話。

「東林黨」在天啟朝無疑是起到正作用;但是消滅魏忠賢后,雙方的「黨爭」帶有很強的「意氣」,所以,他們在崇禎朝都是「禍害」。

例如錢謙益就是「東林黨」後期的領袖,但他除了詩詞歌賦外,政治上能力不高、人品低下。

(3)「黨爭」只是明亡的原因之一

對於明朝滅亡的原因,許多人都將其歸結為一點——黨爭。「閹黨」造成的「禍」,主要是專權和以不合法、不合理、危害性更大的方式進入他們不懂的行政領域、軍事領域,超脫了既定的司法偵查權領域,從皇權手中的工具變成了皇帝本身。

本來,太監通過制衡文官的行政系統、「廠衛特務統治」掌控司法偵查權、「鎮守太監」監視軍事系統,從皇權內部划出一部分權力用以「代替」皇帝監視文武。但他們從未管理過國家,管理國家的仍然是文官系統。但萬曆之後,這一傳統被打破,「礦監」地出現本身就是亂象開始。

(4)大明亡國並非僅僅「黨爭」,它是「綜合原因」導致而非一點

國家的失敗和滅亡,很難有一種原因、一個因素。例如外戚專權?西漢、東漢立國前後四百餘年,期間外戚專權就達三百多年。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大朝代不會因為一個問題沒搞好而滅亡的,只能是綜合性原因。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明朝滅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毀於黨爭。

東林黨和閹黨,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兩個黨的「黨」字,都代表朋黨的意思。

除此以外,兩者完全不一樣。

我們先來說說閹黨,想必大家都對閹黨更為熟悉一點。

《龍門客棧》的情節還記得吧,裡面的太監是不是很可恨?

嗯,閹黨,並不是說這一黨里的人全是閹人,而是以大閹人魏忠賢為首。那時候的明朝皇帝是那個出名的木匠皇帝,整日不問政事。魏忠賢正是藉此機會,和他的對食客氏籠絡了皇帝的歡心,由此把持朝政。

魏忠賢權勢滔天,貪贓枉法,巧取豪奪。只要他想要的,沒有得不到的;只要他想害的,皇親貴胄都逃不過。一時間,那些雞鳴狗盜、目無王法之輩紛紛向魏忠賢靠攏,彼此利用,閹黨聲勢更為壯大。

其實閹黨的結構比較簡單,就跟歷來的權奸當政一樣。法度敗壞,倫理喪失。只要皇帝不追究魏忠賢,就沒人能動得了他。

閹黨這夥人行事沒有底線,純粹的聚眾耍流氓,為非作歹,他們不管國家,不顧朝廷,眼裡只有個人利益。長此以往,明朝必定被這夥人徹底掏空毀滅。

東林黨是閹黨主要的打擊對象,一來當時的朝中內閣首輔和主要大員正好是東林黨人,二來東林黨人作為清流一直抨擊朝政弊端和閹黨人士,因此,兩派積怨甚深。

至於東林黨的來源和具體發展,無月在這裡就不贅述了,我看前面的很多朋友都在回答里做了詳細的記敘。我就揀重要的說幾句吧。

在對抗閹黨的過程中,很多東林黨人展示了文人氣節,正義凜然,慷慨赴死,令人欽佩。

但擊敗閹黨的東林黨人,也給走向末期的明朝帶來持續的打擊。主要問題還是出在黨爭上。為了維護自己一黨人的利益,東林黨人不斷與閹黨殘餘、各地方朋黨展開互相攻擊。很多政見不是出自客觀事實,而是出自派系利益考慮,這種公私不分的為政方式,必將把明朝這艘千瘡百孔的破船拖入更深的深淵。

而東林黨人還代表這江浙商人和大地主階級的利益,主張開放貿易,取消向商人收稅。明末本身財政就入不敷出,如此一來,更是減少財政收入,從而進一步增加農民的負擔。最終導致農民不堪壓迫,暴亂四起。

關於這兩派的事情,攤開來說就長了,就簡單說到這裡吧。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有句話說:明朝之亡,亡於黨爭。

實話實說,這句話沒有錯,怎麼理解這句話? 明朝末年,內憂外患,尤其是東北滿人崛起,對明朝形成了很大威脅。這就對明朝朝廷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挑戰。如何應對滿族人的崛起?是戰是和?要戰如何戰?錢從哪裡來?圍繞這些問題,朝廷內部形成不同意見。

東林黨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說多了複雜,簡單說,東林黨是儒家思想的衛道者,是明朝祖制的維護者。和宋朝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司馬光是一路人,司馬光也是儒家思想的衛道者,是宋朝祖宗家法的維護者,一切不能變。 王安石的變法成果全部被司馬光推翻。

東林黨一心想著維護祖制,至於朝廷面臨的實際困難,東林黨不關心,也拿不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說句公道話,東林黨並非東南商人利益代言人 。比如,朝廷打戰要錢,有人提議要提高商業稅,從祖上定的三十分之一提高一些,東林黨對此極力反對,在他們的阻止下,皇帝也就無法實現提高稅收。

打戰實在缺錢,萬曆帝派出太監徵收礦稅,東林黨也拚死反對,東林黨的老大李三才和老二葉向高上書罵萬曆帝,罵他要這麼多錢帶進棺材。萬曆帝從27歲以後直到57歲去世,再也沒有出過紫禁城的大門,你說他要錢做什麼?真的是打戰要錢,沒錢軍隊馬上就嘩變,明朝即刻會土崩瓦解。

後世許多人把東林黨當做商人利益的代言人,這是不對的。東林黨只是衛道士和祖宗家法的捍衛者,沒有其他目的。 太平盛世,行規矩導的東林黨沒有問題,但如今遇上遼東滿族崛起這樣的大問題,如果再按照祖制一點都不變通,那不就是等死?

閹黨其實就是帝黨

閹黨不只是魏忠賢的黨,魏忠賢是閹黨門面上的老大,幕後老闆是木匠皇帝。所以說閹黨就是帝黨,就是一群比較聽上頭話的人。這些人不死守成規,只要皇上下令,他們都願意變通。皇上說打,那就打;皇上說和,那就和;皇上說要去南京那就去南京;皇上說要錢那就想辦法找錢。

這些人不會拿祖制綁架皇帝,而是希望在危機面前和皇帝同心同德,不迴避問題,切實拿出解決方案,比較靈活。東林黨只管叫你不能這樣做不能那樣做,但自己又提不出解決辦法?錢從哪裡來?東林黨不管,反正不能加稅,不能與民爭利。

在天啟皇帝後期,魏忠賢通過打壓東林黨,安排聽話的親信,已經幾乎實現了對權力的操控,基本擺脫了東林黨對朝廷的祖制綁架,初步建立了自上而下的服從體系,樹立了朝廷權威,此時如果天啟帝下令遷都南京,魏忠賢操辦,將無人能擋得住。而自視甚高的崇禎皇帝就做不到,這就是木匠皇帝的厲害之處。假使木匠皇帝朱由校不是在22歲去世,明朝絕不會亡的這樣快,這是我學明史的基本心得之一。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都明白了東林黨和閹黨的關係了吧?

明朝末年,東林黨和閹黨的出身不同,是在朝廷裡面不同利益的人形成的團體。東林黨更代表江南富人,閹黨更像是皇權的延伸。

東林黨人主要以江南的文人為主,他們大多出身富豪之家,做官的目的在於光大家庭門楣,謀求政治上的發展。他們的家族比較殷實,所以東林黨人很少貪污,主要是為了自己的理想。另外,由於東林黨人是富豪出身,家裡大多經商,所以東林黨人不主張收商業稅,來保護自己的利益。由於東林黨人家底比較富有,所以對進行俸祿的依賴較低,他們有自己的理想和道德原則。

閹黨在出身方面與東林黨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大多出身一般的家庭,甚至是貧困的家庭。魏忠賢在進宮前本來是有妻室的,就是因為還不起賭債,才將自己的女兒賣了,自己進宮做了太監。由此可見,閹黨人做官大多為了生計,他們的長處在於通過辦事來掙俸祿,養家糊口。閹黨這部分人由於根基不足,要靠朝廷來生活,他們對於皇帝的依賴就更強,更能無所顧忌地為皇帝所用。

東林黨和閹黨其實代表了不同的側面,東林黨更多的是文化上的優勢,他們崇尚孔孟之道,有著高大的理想和追求;閹黨在做事方面更勝一酬,可以做一些具體的事。這本是國家需要的兩種能力,既要有理想,也要腳踏實地。如果兩類人合一塊共同為大明王朝效力,那十個努爾哈赤也未必能夠崛起。這兩類人偏偏是勢如水火,黨爭起來永不停止。究其根本原因在於,東林黨和閹黨的利益是嚴重對立的。

東林黨和閹黨的鬥爭的根源是帝國財政的問題。我們知道,明朝的時候中國的已經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正在發展,出現了大量的手工場以及機戶和機工,這種生產方面在江南最為流行。他們創造了大量新的社會財富。隆慶年間以後,中國通過大量出口茶葉、瓷器、絲綢等商品,從海外賺取了大量的白銀,從而穩定了國家的財政,朝廷從此主要以白銀為稅收。對外貿易的主要口岸也在江南,也就是說江南是白銀流入的主要通道。這一切都使得江南的財富遙遙領先大明的其他地區。但是這些財富很多集中在商人的手裡,明朝實行抑商政策,至少不會去主動保護商人的利益。所以如何對商人徵稅就成了國家的核心問題。

從國家發展和存亡的角度講,國家應該多收稅,無論是農業稅還是商業稅,集中力量對付女真和蒙古。可以從商人自己的角度講,國家沒有合理的制度保障,過度收稅會嚴重侵害他們的利益。東林黨人就是江南富豪出身,他們肯定會保護家鄉商人的利益,讓朝廷少在江南收取商業稅。但是明末的局勢又非常混亂,必須用錢來解決,朝廷又非得多增稅不可。所以,兩難的問題就擺在明朝人面前。

在天啟年間的時候,魏忠賢之所以能夠得勢,主要原因就是天啟皇帝的寵信。天啟皇帝之所以寵信魏忠賢,並不是吃飽了撐的。他是要解決朝廷財政問題,重點是要籌集遼東和後金打仗的軍餉。如果直接增加江南的賦稅,勢必會遭到東林黨人的大力反對。所以,天啟皇帝以魏忠賢為打手,命魏忠賢查察東林黨人的劣跡,迫害東林黨人。在大肆迫害東林黨人以後,朝廷才能加征江南的稅收,以保障各地軍餉。細看明史就會發現,明朝對後金的戰爭幾乎都是一敗塗地,可是僅有的兩次重大勝利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都是在天啟年間取得的,分別是天啟六年和天啟七年,袁崇煥能在前方浴血奮戰,少不也魏忠賢對他的支持。後來,魏忠賢被崇禎皇帝流放,時間不久,袁崇煥也被殺,從此明朝對後金的戰爭再也沒勝利過。可見,魏忠賢對遼東戰爭還是起過很大的積極意義的,原因就是他加征的賦稅保證了前線的軍餉。

但是東林黨人就完全不一樣了,由於他們自己就是大富豪出身。在魏忠賢倒了以後,對於稅收問題,東林黨人更主張收農業稅。可是農民早已窮困不堪,再加上無盡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這個時候崇禎皇帝又裁轍了一些驛站的驛卒,讓他們丟了飯碗,這裡面就有一個人叫李自成。所有的因素湊到一塊,爆發了明末轟轟烈烈的農民大起義。明朝從些一直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終於在崇禎十七年滅亡。

總而言之,明朝末年在財政問題上出現了死節。江南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巨量財富,如何通過稅收,將財富轉化國家統治的力量,是明朝始終面臨的一個問題。專制的封建皇權,不可能建立起對商業的保障制度,而過量徵收可能導致其胎死腹中,可是不徵收又無法解決明朝面臨的內憂外患問題。東林黨人代表了商人的利益,閹黨更象徵著皇權,是在天啟皇帝授意下做大的。於是,朝廷上的東林黨人和閹黨便展開了無休止的黨爭,直到把明王朝的決策能力和辦事能力消磨殆盡,王朝也隨之覆亡。

個人觀點,敬請斧正:更多交流請關注頭條號 文風五千年


小玥來回答:

東林黨指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政治集團;閹黨指依附於宦官權勢的官僚所結成的政治派別。明末的東林黨,可以說是整個國家的精英分子,可是就是這些人,罔顧民族大義,享有各種特權,反而成為整個國家的「蛀蟲」。

閹黨在明太祖開國之初就是用來制約文官力量的。閹黨統治期間,能收到商業稅,還免除了好幾次農業稅。

在歷史上東林黨爭議很大,外人不好評述。但是其在明朝滅亡的時候,東林黨沒有給予朝廷任何的幫助,反而有抵制徵稅等行為,在清朝建立後,東林黨也意圖拒絕向清朝交稅,結果清朝絕對不客氣,殺頭、充軍、剝奪功名等等(可參考奏銷案、哭廟案、通海案等)。從後期明朝滅亡後來看、閹黨殉國一大片、東林黨人幾乎跪在了李自成的眼前。

所以有「信太監亡國,信文人亡天下」之說。


東林黨和閹黨是明末的兩個重要黨派,明朝之所以快速淪陷滅亡,與這兩黨的黨爭不如關係。那麼,究竟該如何評價這兩黨呢?

(品德高潔的東林黨)

一、東林黨和閹黨有本質的區別。

東林黨的官員,大都是品德高潔的人。他們不貪污腐化,不追求個人的利益。一生以天下為己任。「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他們的人生信條,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東林黨的所作所為,也是非常符合古代傳統知識分子的形象定位和道德要求的。如果我們否定東林黨的形象定位和道德追求,也就是否定古代正統知識分子的價值觀,這顯然是不對的。

閹黨則不一樣。閹黨是以巴結討好魏忠賢,被魏忠賢委以重任而形成的一個團體。在這個團體中,因為需要巴結討好魏忠賢,自然存在行賄受賄,存在利益輸送。而且,閹黨成員在討好魏忠賢的時候,為了和魏忠賢拉近關係,還爭著去當魏忠賢的乾兒子。這就不僅僅是利益輸送,而且還是道德淪喪了。

如果忽略了閹黨內部的這種道德淪喪,也就是顛覆了我們的傳統價值觀。這顯然也是不對的。

(崇禎皇帝劇照)

二、東林黨和閹黨在效果上沒有區別。

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閹黨,都沒能力挽狂瀾,挽救明朝末期的頹勢,保住大明王朝的江山。

有人說,崇禎皇帝上台後,打壓閹黨是一個錯誤。如果崇禎皇帝不打壓閹黨,依靠閹黨來追剿農民軍和抗擊清軍,明朝還不至於滅亡。首先,這種假設是沒有意義的。崇禎皇帝上台後,如果不除去閹黨,那麼閹黨就會除去崇禎皇帝。崇禎皇帝不是朱由校,他不會甘心做木工活,他要把權力掌控在自己手裡,自然會和魏忠賢,和閹黨水火不容。其次,閹黨都是一批趨炎附勢,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同時也是一批唯利是圖的人。唯利是圖的人,就會特別怕死。因為害怕死了以後,老婆孩子財產都失去了。所以,依靠他們來對付清軍和農民軍,肯定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

但是東林黨確實又在崇禎皇帝的時候,沒有發揮什麼作用。沒有發揮作用的原因。一是東林黨人只重視道德修養,並沒有獲得治國理政的才能。或者說,由於在朱由校的時候,飽受打擊和貶謫,他們沒有得到鍛煉。因此,等崇禎皇帝上台,需要他們發揮作用的時候,他們面對複雜的局勢,無法想到切實有效的辦法。二是東林黨人知行不統一。「知行」本來是明朝思想家王陽明特別提倡的,目的是避免知識分子好空談,落不到實處。但東林黨人恰恰存在的問題就是有些空談。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在東林黨人那裡有深刻的教訓。

(魏忠賢劇照)

三、東林黨在明末政治氣候下不如閹黨。

我們固然說閹黨如果掌控明末的政壇,並不能挽救明朝滅亡的命運。但是,相對來說,就當是的情況下,閹黨執政,可能比東林黨要好一些。為什麼這麼說呢?

當時最重要的就是要團結,上下一心。不管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實現團結,總之團結肯定比分裂要好得多。閹黨因為有一個統一的意志,大家都聽魏忠賢的,都對魏忠賢唯馬首是瞻,因此,團結更容易實現一些。

東林黨人存在的問題是沒有一個統一的領導,大家互相扯皮指責。這樣,往往形不成統一的意見。甚至很多時候,崇禎想要做一個什麼決定,大家也不執行。不執行並不是這個大臣不忠,恰恰是很忠心的表現。「文死諫,武死戰」,就算是死,也要反對皇帝的意見。反對正是為了盡忠。但是在明末那樣一種情況下,其實並不是意見對不對,而是能不能把某種意見執行下去。執行,在當時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大家都執行,不好也不會壞到哪兒去。東林黨人所體現出來的,就是執行不力。因此,對江山社稷,沒有什麼幫助。

(參考資料:《明史》)


不黑不吹, 兩者沒有多大區別,都是因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政治派別。需要注意的是這哥倆和現代意義上的政黨是完全不同的,因為這兩個政治派別並沒有完善而嚴密的組織架構,也沒有黨 章 規 制,更沒有政治綱領和行動路線。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它倆都是朋黨或者說共同的利益集團。

從組織架構上來說東林黨主要以知識分子,在朝在野德官員及士大夫為主。代表人物有:李三才、左光斗等人。閹黨主要是宦官及依附其生存的官員為主,包括以地域劃分的齊黨,浙黨等。代表人物就是魏忠賢。

在說下政治主張,東林黨的政治主張是:廣開言路,反對宦官當政,反對礦稅。閹黨好像沒有什麼明確的政治主張,(可能有,但我不知道)。其實說到這還要多說下東林黨在學術上的主張:提倡求真務實,反對虛無空談,崇尚實用主義。這些主張對當時的士林風氣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利益關係呢?東林黨代表的是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閹黨呢想了半天就給安了個享樂主義。

明末的兩黨之爭那真的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從「紅丸案」「京察案」「國本案」等鬥爭中可見一斑。在這裡在多說幾句。為什麼說東林黨和閹黨的鬥爭讓明王朝更快的滅亡呢?

先說閹黨,這群人把持朝政,敗壞政治,為一人的享樂致天下不顧。在其當政期間貪污腐敗橫行,吏治崩潰,搜刮民財一個比一個厲害,老百姓不甘壓迫紛紛起兵造反。東林黨在前期被閹黨壓制狀態下所提倡的口號和自身的行動對當時的經濟發展、社會風氣、學術研究都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不黑不吹,東林黨本質上代表的是江南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針對朝廷的工商業稅是極其反對的。原本朝廷收的稅賦主要是自耕農,但明末自耕農大量破產淪為這些大地主,大商人的佃農。而這群地主商人們又依靠代言人們的努力極少交稅,這就行成了惡性循環。自耕農越少朝廷收的稅就越少,收的稅越來越少,可需要花錢的地方越來越多,為了彌補財政,只能加稅,而加稅又讓更多的自耕農破產。最後百姓不甘壓迫,只能造反。東林黨前期正面積極的形象在其當政時期發生大反轉,這也是其在後世褒貶不一的原因。

其實萬曆皇帝不該滅掉閹黨,致使東林黨一家獨大,讓後來自己不得不過於依賴東林黨。兩方平衡才是帝王之道啊!

歡迎點贊,評論!!


都是國家體制不完善才出現黨爭,清朝就沒有出現了嘛。


東林黨始創於南宋時期,是經濟重心南移後,南方產生了許多大商巨賈,這些人掌握大量錢財但沒有政治權力,於是就利用手中的錢財大力賠植讀書人,送他們入朝為官,幫他們謀取政治權力。這些人發展到明朝中後期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規模,被後人稱為東林黨。這些人呢主要是為其身後的商人謀福利的,也就是說他們不差錢,主要爭的是地位和更大的利益,不向皇室孝忠。而閹黨是成祖時為了監查百官而設立的特務機構,到明後期勢力極為龐大,他們掌握龐大的權力,主要追求的是物質亨受。基本上是向皇帝負責,忠於皇室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