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出現是發生在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機,在 2015 年被金融界認同,華爾街開始投資,並被《經濟學人》雜志封為“信任機器”(trust machine)。但是一路走來,“信任機器”卻一直出現虛偽事件。空氣幣、偽幣、偽鏈、空鏈、非鏈都發生了。筆者在過去 40 年學術生涯,沒有遇到一個新技術會出現如此多的真偽事件。但是在 2018 年,美國政府監管單位帶頭引導金融界正規軍進入區塊鏈,讓區塊鏈的歷史確定改變方向,以前虛偽的事件會慢慢被真實取代。

1. 區塊鏈有實際應用場景?

經過 2018 年數字代幣的暴漲和暴跌,在國外引起了許多懷疑和討論,其中一些討論非常嚴肅,主要討論區塊鏈是不是真的有用。例如在 2015 年到 2017 年英國《經濟學人》雜志一再宣揚和推廣區塊鏈技術的優勢,但是在 2018 年卻出文章懷疑區塊鏈。首先他們認為比特幣沒有價值,但是區塊鏈有沒有用他們則認為還不清楚。在從 2018 年初到 2019 年初,美國還在公開討論區塊鏈有沒有用。筆者在其它幾個地方討談過這些辯論,大部分認為區塊鏈無用的理論都是出於對公鏈的反感和不瞭解區塊鏈。本文中不討論那些辯論的觀點。但是本文會回答區塊鏈是不是有用,答案是:有用。但是為什麼有用?

2. 重要金融單位出臺穩定幣

其實就在《經濟學人》雜志發表懷疑觀點的同時,就出現一件大事,之後又出現許多大事。現在列舉 2018年到2019 年三件歷史性的金融大事:

    2018 年 7 月,美國 IBM 公司與初創公司 stronghold 宣佈合作發行穩定幣,也就是數字美元,並且推出跨境支持系統;

    2019 年 2 月,摩根大通銀行宣佈要推出穩定幣,並且推出跨境支付系統;

    臉書要發行穩定幣。

這三件事情都是和穩定幣有關,也代表一個新的金融時代的來臨。IBM 的穩定幣是由政府單位 FDIC 支持的,代表美國政府支持穩定幣的發行;摩根大通銀行是世界第一個發行穩定幣的大銀行。這兩件都是改變歷史的事件,震動了不只是區塊鏈的生態圈,更是震動正規金融界,震動世界多國央行 [1]。這些筆者在事件發生後非常短的時間都出文分析過。記得事件發生的時候,一些人認為這些不是重要的事件,比特幣的市價纔是重要的。事實上,這幾件事情纔是歷史性的大事, 金融歷史以後必定會記載這些事對世界的影響。臉書出穩定幣,在貨幣歷史上的地位不如前面兩件事,但是在商業上卻是非常重大。筆者以前說過,以後的金融界會使用區塊鏈技術,但是在合法合規的環境下進行交易。不像之前是在未合法的環境(但不表示有違法)。美國監管單位 SEC 的態度,非常清楚,那些沒有合法的數字代幣由市場解決,他們不支持、不鼓勵,只要以後不犯法他們也不管,但是一旦違法立刻處罰,美國市場被限制。IBM、摩根大通銀行和臉書都走正規路線,合法合規,美國監管單位支持、鼓勵並保護投資人,美國市場開放給這些金融產品。臉書在全世界有 20 億的客戶(如果加上相關企業的客戶超過 30 億人),如果有 10% 的客戶使用臉書的穩定幣,這就成為一個巨大的跨境支付系統,超過現在許多跨境支付公司的市場。而且會挑戰傳統跨境支付市場結構。而且臉書幣在沒有發布它的細節的時候,金融界就已經震動。以前還有人懷疑穩定幣是否能賺錢,事實上在國外,他們都已經估算出臉書會因要發行穩定幣,而使其市值大增。很多人懷疑穩定幣,是因為穩定幣價格不變,不能通過價格浮動來獲利。但是穩定幣不是股票,在英國算是貨幣,以“貨幣法”來管穩定幣。貨幣是以流通和交易來盈利,所以參與人越多越賺錢,臉書因為使用人多,分析家認為這會對臉書大利,見下圖 。

蔡維德:真偽穩定幣!區塊鏈需要可監管性 新聞 第1張

有人認為臉書的穩定幣會取代美元,筆者不能同意這觀點。美國不會同意任何國家或是單位取代美元的地位。臉書的穩定幣最多是輔助美元,而不是取代美元,臉書幣出現會打擊其他數字代幣的市場,特別是其他假“穩定幣”。這是正規軍挑戰數字代幣。

3. 假的穩定幣被發現欺詐

過去,筆者說明現在穩定幣分兩種:1)真穩定幣有政府監管單位在後面支持,例如 IBM 的穩定幣; 2)另外就是假的穩定幣,沒有政府支持, 也沒有監管。在過去幾年,國外媒體報導一些穩定幣後面的資金很可能是假的(因為項目方沒有提供證據證實這些資金存在),而且“穩定幣”價格不穩定。另外許多分析師認為,2018 年數字代幣暴漲就是因為這些假穩定幣故意多發,製造購買數字代幣的資金,而又沒有實際美元在後面。當時有分析師認為,其中一次穩定幣暴跌的背後原因,就是項目方自己套現出場,使穩定幣持有者受害。如果是,這代表項目方和投資方有利益沖突。但是當時這事司法單位沒有介入,現在美國司法單位開始調查類似事件,並認為有欺詐的可能。

蔡維德:真偽穩定幣!區塊鏈需要可監管性 新聞 第2張

蔡維德:真偽穩定幣!區塊鏈需要可監管性 新聞 第3張蔡維德:真偽穩定幣!區塊鏈需要可監管性 新聞 第4張

筆者一直認為,穩定幣是世界金融重要創新,但是這必須是真穩定幣,不是假穩定幣。假的穩定幣會在歷史上淘汰。一個“信任機器”產生的穩定幣是不能被用來欺詐的,這是對信任機器的侮辱,信任機器是用來維持公平,而不是拿來從事欺詐行為。區塊鏈社區應該自律,不容許這種事再發生。

4. 重要金融機構從事大型實驗

在 2017-2018 年,加拿大央行、歐洲央行、日本央行還有世界許多重要的銀行或者是金融機構,都開始實驗區塊鏈,而且在 2017 年初一直到 2018 年初,大部分的實驗結果都是負面或者是失敗的經驗,這並不代表區塊鏈將來會失敗,這只是代表當時區塊鏈技術沒有成熟,因為這些銀行後來持續做實驗,代表他們還認為這有前途,並且後來實驗也宣佈成功。例如加拿大央行,在第一期發出非常負面的報告,可是後來的報告是越來越正面。任何一個新的技術,都必須經過一段的學習、磨合、實驗期或者稱為失敗期,所以在早期實驗失敗是很正常的 [2]。愛迪生屢次實驗失敗也不放棄,並且認為這些實驗是成功的,因為這些實驗帶來重要信息,以後不再走同樣路線。

5. 金融重鎮開始數字法幣實驗

另一個重大現狀是世界最重要兩個金融機構,世界銀行(World Bank) 以及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開始發“學習幣”(Learning Coin),這不是數字代幣,只是學習、研究、嘗試相關技術,還公開說這事實上是“數字法幣”的前身。這代表這兩個世界最重要的金融機構,開始認真思考數字法幣。2017 年 9 月 30 日 IMF 在英國央行的演講是驚人的,在那次演講中, IMF 改變了他們對於區塊鏈以及數字代幣的看法,認為區塊鏈技術以及數字法幣是未來。

蔡維德:真偽穩定幣!區塊鏈需要可監管性 新聞 第5張

6. 非技術強國也開始研究和部署區塊鏈金融應用

今天不是隻有領先國家例如美國、英國、歐盟等在從事區塊鏈研究和部署,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央行或銀行,也都在從事區塊鏈實驗,或是已經開始招標區塊鏈系統。這是非常驚人的,這表明區塊鏈熱潮已經從歐美髮達國家蔓延到新興國家,而且這些新興國家接受區塊鏈的速度驚人,有時比歐美還要激進。

7. 區塊鏈時代來臨、已經不能迴轉

從國外最重要的銀行摩根大通,國外最重要的科技公司臉書、谷歌、IBM,國外最重要的金融機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都在做合法合規的數字法幣,或是大型的金融區塊鏈實驗,就代表這個區塊鏈趨勢已經是勢在必行。套用一句外國人講的話,“牆上的字跡”(handwriting on the wall),表示這趨勢已經明顯,是人人都可以知道的。在 2019 年,幾乎每天都可以讀到以前認為是驚人消息,這些消息在 2018 年以前會在區塊鏈界熱議,但是現在大家習以為常,見怪不怪。所以現在不應問“有沒有用”,而是問“說如何用,如何部署”。這不只是筆者的觀點,德勤也是同樣觀點。其在 2019 年出的 Global Blockchain Survey 產業報告提到,今年區塊鏈已經到達重要轉折點,53% 的公司領導認為區塊鏈是 5 大方向之一,27% 認為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5 個方向,表示 80% 領導認為重要。下圖是德勤出的報告部分內容。德勤也認為現在已經不是問“有沒有用”,而是問“如何使用”。

蔡維德:真偽穩定幣!區塊鏈需要可監管性 新聞 第6張

8. 金融科技需要遵循統一的監管規則

2019 年 5 月 12 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發表演說,認為區塊鏈等金融科技必須遵循統一的監管規則以及風險防控標準。郭書記除了講到區塊鏈上面,還有提到因為這些新技術運營模式變化、消費者保護以及網絡系統安全,這一些都跟區塊鏈是息息相關的。可以看到區塊鏈在中國開始變得重要,特別是在金融應用上面。筆者在過去一年一直在講,區塊鏈自身要更改,而不是希望去改變統一監管或者評估原則,如下圖。

蔡維德:真偽穩定幣!區塊鏈需要可監管性 新聞 第7張

現在許多區塊鏈評估標準,都是給區塊鏈系統量身製作的(例如共識機制的速度), 不是從金融系統和監管需求出發。根據這樣標準,有可能會造成區塊鏈系統在功能和性能上都符合標準,但是仍然不符合金融系統的需求。

9. 區塊鏈需要改變纔可能改變世界

在以前,許多人提出區塊鏈會改變世界或者顛覆世界,也有人甚至說比特幣改變世界。 實際上加拿大央行在 2017 年實驗報告就講到,若使用現在的區塊鏈系統是不可能的,因為現在的區塊鏈系統達不到監管規則,如果連使用都是不可能的,如何顛覆現在金融界?加拿大央行在 2017 年率先使用 PFMI 來評估區塊鏈系統,後來歐洲央行以及日本央行也跟進使用,而 PFMI 是全世界多國家央行支持的標準,包括中國人民銀行、美聯儲、法國央行、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等央行 [3,4,5]。加拿大央行、歐洲央行、日本央行評估區塊鏈系統後認為,現在區塊鏈系統不能達到 PFMI 的需求,而且包括可靠性與安全性。而這兩特性一直都是區塊鏈強項,這帶來一個重要的信息:許多人一直認為區塊鏈是可靠的和安全,可是三個央行卻認為現在區塊鏈系統不可靠,不安全。所以“因為我使用區塊鏈,我就改變世界”的想法根本就沒有一天成立過,這是以前區塊鏈熱衷者美好的理想。理想雖好,但是事實上區塊鏈技術還有一段路要走才能改變世界。區塊鏈會改變世界,但不是現在“沒有改變的區塊鏈”。所以不要隨意相信任何單位推銷其區塊鏈,需要實際評估,可能會發現講的實際差距非常遠。天德公司使用泰山沙盒已經測試許多區塊鏈系統,許多區塊鏈的測試結果和白皮書講的技術差距非常大。

蔡維德:真偽穩定幣!區塊鏈需要可監管性 新聞 第8張

10. 區塊鏈需要可回滾性和可監管性

現在區塊鏈系統哪裡需要更改?交易可回滾性以及可監管性就是兩個必須改的重要功能。現在數字代幣交易完成後是不可以回滾的,而且監管性非常差。現在數字代幣例如比特幣和以太坊,都是逃避監管的,刻意設計系統讓監管很難完成。監管的時候,監管單位必須快速找到相關的帳戶並且搜尋到相關的信息,但是比特幣帳戶的數據結構讓搜尋耗時。這些系統設計就必須更改或是換掉。交易可回滾性是現代交易系統必須有的機制,如果區塊鏈不能支持交易回滾,代表監管不能到位。且若只是佈局另外一個反交易並不能解決問題,事實問題比這個解決方案復雜。

11. 偽鏈風險巨大無比

英國監管單位曾表示 78% 的 ICO 完全是騙局,另外其他的還可能是部分騙局。這代表一個非常嚴重的現象,一個“信任機器”現在居然被弄成“虛假機器”,這現象必須更改,不然區塊鏈產業無法正常發展 [6]。不能再以“空鏈”、中心化“偽鏈”、或是“非鏈”來推區塊鏈產業 [7],這些都是“虛假機器”,不是《經濟學人》雜志所提的“信任機器”。在 2017-2018 年,中國許多團隊出海發幣,現在卻面臨風險,不但幣價不再,有的在海外被告上法庭,也有不能回國。這些都是違法發幣的風險。除了違法發幣的風險,還有另外一大風險,就是使用中心化的偽鏈在金融、政務、公檢法上。這些都是嚴肅的應用,不能容許系統出問題。如今國外著名的鏈已經被證實是中心化的偽鏈,使用 Kafka 共識機制 (Kafka consensus), 不是拜占庭將軍共識。但是一些單位還是繼續在金融、政務、公檢法上使用。中心化的偽鏈不安全、不可靠,因為系統內有個“死穴”(就是 Kafka 機制的中心控制節點),死穴一旦被控制,整個系統就被外人完全控制,而且可以潛伏一陣不被發現,因為信息可以由中心節點控制,其他節點都會收到同樣的假信息。假交易信息、假政務文件、假電子證據會給當事者帶來巨大的傷害。例如在法庭上,一個假證據被當做是真證據,黑白立刻顛倒。一旦出事,誰負責?生產偽鏈的組織?他們已經開源代碼,而且公開承認使用中心化 Kafka 共識,而不是分佈式拜占庭協議。這信息真實而且公開,使用者可能要自己負責。一旦電子證據被改,誰負責法律責任?一旦政務文件被改,誰負責?只能是明明知道這是有高風險的偽鏈,仍然使用的開發團隊。另外如果競爭對手沒有使用中心化偽鏈,那使用偽鏈在聲勢上已經輸了。今天已經不少單位把偽鏈的宣傳拿下,就是擔心負面影響。使用傳統中心化系統或區塊鏈,依據場景而定,但如果明明是中心化的“偽鏈”,對外卻宣稱是分佈式區塊鏈,這會在配套制度匹配上留下巨大的風險敞口,有不實披露的嫌疑。今天客戶應該問區塊鏈供應商,“親愛的,你不會提供偽鏈給我使用吧?”如果是提供偽鏈,可以再問“如果你提供的鏈的中心被外人控制,以至於官司輸了,你會負責損失嗎?”

12. 分佈式共識是區塊鏈競爭力

今天分佈式區塊鏈系統可以不使用 Kafka 系統,而且一些單位已經完成,天德嶗山鏈就是其中的代表。一個鏈如果不使用 Kafka,核心系統設計要難得多,因為需要將傳送上來的交易以時間戳來排列,但是分佈式節點收到信息的次序可能不一樣。這會使共識機制復雜。使用 Kafka 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心化管理可以大大簡化系統設計。但是一旦使用中心化的機制,這還是區塊鏈嗎? 這就不是區塊鏈,而是偽鏈,因為有個所有節點都必須信任的中心來控制整條鏈,這違反區塊鏈的定義和“信任機器”原則。“信任機器”是節點互相不信任下達到共識才能是信任機器(這樣才能發現哪個節點說謊)。這次區塊鏈風潮起源,正是因為《華爾街日報》在 2015 年 1 月指出,未來可以不再使用中心化機制來維持信任。 但偽鏈和這原則正好相反。分佈式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核心競爭力,國外已做出的單位甚至連專利都不申請,因為申請意味需要公開技術,更別說開源。這功能天德早已完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