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米勒22日向司法部交出“作業”,即調查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特朗普競選團隊是否與俄羅斯方面“串通”的完整報告。

“通俄”調查報告出爐,特朗普或就此“過關”,最失望的是它

特朗普資料圖

報告內容沒有公開,閱讀範圍僅限司法部少數官員。衆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和參議院民主黨領導人查克·舒默發表聯合聲明,要求報告全文公開,因爲“美國人有權知道真相”。

歷時22個月

米勒2017年5月由司法部副部長羅德·羅森斯坦任命爲特別檢察官,主持調查,重點是兩個方面:特朗普團隊在2016年總統選舉期間是否與俄方“串通”以及特朗普作爲總統是否妨礙司法。

司法部說,米勒調查團隊的報告22日中午送交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辦公室,而後交到司法部長威廉·巴爾手中。

調查過程中,特朗普沒有當面接受米勒團隊詢問,而以書面形式答覆後者提問。

就米勒報告所述內容,巴爾將準備一份說明,送交國會。巴爾22日給國會衆議院和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成員寫信,說他將盡速完成這項工作,本週末將對報告內容作梳理,在送交國會的說明中涵蓋米勒調查所獲“主要發現”。

巴爾同時說,司法部沒有駁回米勒調查團隊的“任何要求”。

美國媒體報道,巴爾之所以這麼說,旨在聲明沒有幹預米勒團隊的調查進程以及特別檢察官尋求對犯罪嫌疑人提起的訴訟;換言之,調查已經結束,除了已有正在審理中的訴訟,調查團隊沒有提起更多訴訟。

止於訴34人

美聯社報道,向國會發出信件20分鐘以前,巴爾把米勒團隊完成報告一事告知了白宮。

特朗普一再指認“通俄”調查是“獵巫”,是對他的政治“迫害”。另外,俄羅斯方面多次否認幹預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

鑑於調查報告不予公開,暫時不清楚調查是否澄清核心問題。

調查至今,米勒團隊起訴34人,包括特朗普前競選團隊負責人保羅·馬納福特和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邁克爾·弗林。馬納福特所涉罪行包括密謀反美和密謀妨礙司法,由法院判處累計90個月監禁。

特朗普團隊5名助手與檢方達成認罪協議,同意配合調查,以換取減罪、減刑。尚未達成認罪協議的競選團隊政治顧問羅傑·斯通受到向國會撒謊和妨礙米勒團隊調查的指控,正在等待法院審理和判決。

另外,25名俄羅斯人受到指控,罪名包括在2016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以“黑客”手段侵入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電子郵件系統和在社交媒體平臺散播虛假信息。

司法部消息人士告訴美聯社記者,米勒沒有建議起訴更多人,不清楚他是否建議作更多調查。

律師欲“先睹”

國會衆議院議長、民主黨人南希·佩洛西和參議院民主黨領導人查克·舒默以及多名宣佈參加2020年總統選舉的民主黨人要求司法部公開調查報告。

“美國人有權知道真相,”佩洛西和舒默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白宮一定不能幹預決定哪些發現或證據能夠公開。”

白宮方面說,沒有見到報告,也沒有就報告內容接受“吹風”。

白宮發言人薩拉·桑德斯22日說,白宮不會幹預。不過,特朗普的律師、紐約前市長魯道夫·朱利安尼說,特朗普的律師團隊會尋求在報告內容公開以前“先睹”,這種做法“合適”。

陳立希(新華社特稿)

人物

米勒:低調的“通俄”調查操盤手

美國司法部發言人22日證實,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米勒已完成關於俄羅斯涉嫌幹預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的調查報告,並將報告呈交司法部長巴爾。

22個月“通俄”調查、逾30個美國或他國個人和實體被起訴。作爲特別檢察官,米勒是整個調查的操盤手,儘管時常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卻一貫行事低調、守口如瓶。

臨危受命

兩年前的5月,總統特朗普突然解除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職務,引發一場輿論風暴。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緊急宣佈,任命米勒爲特別檢察官負責“通俄”調查。衆所周知,“通俄”調查結果事關特朗普政治生命,米勒及其團隊備受矚目。

米勒被任命之初,共和、民主兩黨交口稱讚。特朗普的競選密友之一金裏奇恭維說:“米勒是擔任特別檢察官的超級人選。他誠實正直的名譽無懈可擊。”然而不到一個月,就傳出特朗普考慮解除米勒職務。特朗普的一名律師指責米勒調查超出授權範圍,總統本人開始通過推特抨擊米勒調查屬於“獵巫”行徑。隨後,米勒團隊核心成員斯特爾佐克的手機短信曝光,他被指對特朗普存在偏見後去職。

調查期間,支持和反對米勒調查的輿論激烈交鋒,但米勒及其團隊任憑輿論沸反盈天,始終在爭議聲中保持緘默,堅守着調查團隊的專業規範和職業準則。

法律印記

米勒嚴謹、低調的職業素養可以從他的法律生涯中找到印記。

1973年,米勒從弗吉尼亞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隨後進入職場,在舊金山一家被視爲“白鞋”的律所擔任訴訟律師。在美國,“白鞋”特指歷史悠久、信譽卓著、充斥名校精英的專業性服務機構。

3年後,32歲的米勒轉入美國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工作,歷任聯邦助理檢察官、聯邦檢察官、主管刑事司的助理司法部長、代理司法部副部長等職。2001年,時任總統小布什提名他出任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米勒在美國政府這一要害機構一直幹到2013年9月,成爲埃德加·胡佛之後任職時間最長的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

小布什執政時,米勒兩度向白宮“威脅”辭職:一次是司法部發現政府一項監聽計劃違法,另一次是拒絕按照總統命令交出聯邦調查局收集的一名民主黨國會議員罪證。兩次交鋒都以白宮讓步收場,米勒因而威望日隆,被黨爭激烈的政界公認爲能堅持法律至上的原則。

米勒離任後,先在斯坦福大學教了一年書,後來成爲律所合夥人,接手了大衆汽車尾氣醜聞引發的消費者集體訴訟。這樁訴訟最終以112億美元金額達成和解。不久,年逾七旬的米勒被緊急任命爲特別檢察官,再次趟入“政治渾水”。

總統“過關”?

如今,“通俄”調查即將畫上句號,但兩黨圍繞調查報告勢將再掀爭鬥波瀾。米勒報告能否揭開真相,其調查結論能否令美國朝野和公衆信服,仍是未定之數。

美國司法部長巴爾22日致信國會,證實已收到調查報告,並表示將盡快向國會報告這份調查的結果。美國多家媒體援引司法部消息來源報道,米勒的調查報告不建議提起更多起訴。分析人士認爲,這將意味着特朗普在“通俄”調查中基本過關,民主黨在國會以“通俄”事件彈劾總統已幾無可能。

新華社記者 徐劍梅 孫丁

(據新華社華盛頓3月22日電)

來源:北京日報

流程編輯:王宏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