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七隻小狼

如果有天你在街上正往前走着,突然被一個深眼眶,高鼻樑,一頭“黃毛”的俄羅斯大叔攔住了去路,並且用一嘴大碴子味的東北話問你:

中國境內有多少“戰鬥民族”?滿洲里的五代國門告訴你答案!

“老鐵,請問三峽大學正門擱哪捏?”(圖源 cylcops1995/bilibili)


你肯定會懷疑是不是自己今天出門之前喝了假酒,但是這一幕正是東北大叔董德升的日常。2018年,來自黑龍江省遜克縣的農民董德升註冊了快手賬號“彼得洛夫董德升”,每天直播田間地頭的生活。董大叔標準的俄羅斯面孔和一口正宗的東北口音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萌,毫無疑問,他是中國境內的俄羅斯族人。

中國境內有多少“戰鬥民族”?滿洲里的五代國門告訴你答案!

(圖源 cylcops1995/bilibili)


俄羅斯族,中華民族五十六個民族之一。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境內俄羅斯族總人口數爲15393人。俄羅斯族是古代俄羅斯移民的後裔,這些俄羅斯移民也正是中俄歷史發展的見證者。而提到中俄歷史,就不得不說中國的“北大門”——滿洲里。

中國境內有多少“戰鬥民族”?滿洲里的五代國門告訴你答案!


滿洲里總人口32萬,這個數字和其他城市比起來並不多,卻由蒙、漢、回、朝鮮、鄂溫克、鄂倫春、俄羅斯等20多個民族組成!在滿洲里,不僅有“俄羅斯族人”,還有很多真正的“俄羅斯人”在那裏經商、求學、生活甚至定居。

中國境內有多少“戰鬥民族”?滿洲里的五代國門告訴你答案!

滿洲里街頭隨處可見的俄羅斯大妹子(圖源 chinadaily)


爲什麼五十六個民族中會有“戰鬥民族”,爲什麼滿洲里有那麼多俄羅斯人?這背後不僅是經貿往來的驅動,也有一段金戈鐵馬的歷史,或許在一百多年來先後建立在滿洲里的五代國門中能找到答案。

第一代國門,雙頭鷹+木樁。1902年,沙俄修築的中東鐵路從俄國境內鋪入中國東北,並且在滿洲建成火車站,俄國人稱之爲“滿洲里亞”,滿洲里由此得名。爲劃清界限沙俄在滿洲里鐵道旁樹立木樁,木樁上帶有一隻“雙頭鐵鳥”。

中國境內有多少“戰鬥民族”?滿洲里的五代國門告訴你答案!

(圖源 blog.sciencenet)


其中“雙頭鐵鳥”的形象應該源於沙皇俄國時期的俄羅斯帝國國徽上的雙頭鷹,那時聳立在滿洲里的雙頭鷹彷彿一邊盯着歐洲方向,一邊盯着東亞的方向,野心勃勃,同時也經歷了中國徹底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屈辱歷史。

中國境內有多少“戰鬥民族”?滿洲里的五代國門告訴你答案!

(圖源 wikipedia)


第二代國門,“中蘇門”。1920年蘇方邊防總站院內豎起了木質國門“中蘇門”,這道看似不起眼的國門卻見證了中國紅色革命許多特殊而共榮的歷史瞬間,當時的“中蘇門”是國際祕密交通線和中國革命的紅色通道,電影《紅色滿洲里》描述了那段歷史。

中國境內有多少“戰鬥民族”?滿洲里的五代國門告訴你答案!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150萬蘇聯紅軍+3500架飛機+5500輛坦克,在中國東北長達4000公里土地上,以摧枯拉朽的氣勢攻克虎門要塞和東寧要塞,解放了中國東北,當時的中蘇門見證了那段輝煌歷史。

中國境內有多少“戰鬥民族”?滿洲里的五代國門告訴你答案!

(圖源 Reddit)


第三代國門,“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第三代國門在1968年建造完成,在它的頂部“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幾個紅色的大字十分醒目。而在這一年中蘇兩國非但沒有聯合,而且關係急轉直下。

中國境內有多少“戰鬥民族”?滿洲里的五代國門告訴你答案!


50年代開始蘇聯推行霸權主義,中蘇關係惡化。第三代國門剛剛建成的第二年,中蘇珍寶島戰役爆發,在此之前蘇聯已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部署導彈核武器,感覺大戰一觸即發。這一代國門見證了中蘇交惡。

第四代國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代國門在1988年建立,這一年,滿洲里被國家設立經濟體制改革開放試驗區。這一代國門氣勢恢宏,上書“中華人民共和國”7個深紅色大字,中間懸掛這巨大的國徽。

中國境內有多少“戰鬥民族”?滿洲里的五代國門告訴你答案!


就在第四代國門建立不久,蘇聯解體。所以它不僅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也見證了國際形勢的劇變。

第五代國門,最大陸路口岸。第五代國門於2008年建造,比第四代國門大3倍,國門下面有2條寬軌(俄標準)+1條準軌。2017年口岸貨運量3109萬噸,口岸出入境186萬人次,成爲當之無愧的“歐亞大陸橋”。

中國境內有多少“戰鬥民族”?滿洲里的五代國門告訴你答案!

(圖源 chinadaily)


如今,在第五代國門一旁的“國門廣場”上,樹立着以前四代國門的微縮景觀。向中俄兩國的遊客無聲的訴說着歷史,也注視着從國門下源源不斷通過的中俄列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