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認識你

接下來,點擊上方

藍色字體

加關注

我要於你世界裡不可抗拒地存在

做一個被置頂的公眾號

性侵害

的討論中,我們習慣於將兩性對立起來;

男性在討論中不免被視為醜陋的。

但事實上呢,每次討論也都會有很多男性站出來發聲;

反觀一些女性,有時也會成為侵犯者的幫兇。

例如BBC紀錄片

《日本之恥》

裏,那位

女性公務員

針對性侵事件說的話,看得更令人生氣。

男女的性別並不是對立的兩方,真正的加害者其實是

權勢;

今天小編要說的電影,就展示了在一個權勢無法無天的環境中,弱者可以被壓迫到怎樣的境地——

美女與獵犬

Aala Kaf Ifrit 

豆瓣評分

7.3。

這是一部由

突尼西亞女導演

拍攝的電影,去年受邀參加

戛納電影節

入圍了一種關注單元。

突尼西亞,位於非洲大陸最北端的一個小國家,領土面積不過16.3萬多平方公里,還不及一個河南省的面積。

作為一個典型的阿拉伯國家,

伊斯蘭教

是這裡的主要宗教,

民風保守,性別歧視嚴重。

這或許是你看的第一部突尼西亞電影,但同時也將成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部。

故事發生在2010年左右,女主角

瑪麗婭姆

,一個21歲的學生。

這天正開心地和同伴參加一個

祕密舞會

,細心打扮,衣著華麗;

這個舞會是學生會偷偷組織的,地點就在

學校旁邊的海灘酒店

裏。

對這個舞會瑪麗亞姆顯然期待已久,她站在鏡子前,快速換上性感小裙,來不及仔細畫妝,就匆匆進入了舞池。

跳舞的時候,她發現有個男孩一直在看她。

很快兩人就搭上了話,男孩叫

尤瑟夫。

一陣耳語後,他們愉快地去外面散步。

很快,鏡頭一轉,瑪麗婭姆從一個地方狂奔出來,她披頭散髮,滿臉驚慌。

尤瑟夫追了上來。

昏黃的燈光下,瑪麗亞姆失魂落魄,痛哭不已。

原來,

瑪麗婭姆遭到了幾個警察的強暴。

報警顯然是無濟於事的。

於是尤瑟夫決定帶瑪麗婭姆去醫院開一份

性侵證明

,他天真地以為,只要證據在手,就能將施暴者們繩之以法。

結果前臺女招待看著瑪麗亞姆

一身性感的裝扮

,馬上露出不屑的表情:

想看醫生必須先出示身份證。

但瑪麗婭姆的包包在被侵害時落在了警察車裡,錢包鑰匙手機都在裡面。

尤瑟夫想要尋求通融:這位姑娘,剛才遭遇了性侵,她沒有身份證。

護士擺擺手,

沒有身份證,就不能看醫生。

彷彿完全沒有聽到「性侵」二字,樂呵呵地跟旁邊人繼續嘮嗑。

尤瑟夫繼續爭辯,你難道就這樣把病人拒之門外嗎?

護士也發脾氣了,她看起來哪裡像有病?給我滾!

看來這位護士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

性侵不屬於創傷。

他們又換了家醫院,但情況並沒有好轉,瑪麗婭姆像顆癟了氣的皮球一樣被人四處嫌棄:

護士說這是急診室,性侵的事她管不了;

婦科撇清關係說,我這兒看不了,醫學鑒定你得

找法醫;

法醫說,我不能給你檢查,

你得先報案,然後再由警察帶你過來取證。

看出來問題的關鍵了吧:在被警察性侵之後,瑪麗婭姆本能地不信任公權力,但此時想要伸張正義她又必須依賴公權力。

也就是說,兜兜轉轉一圈最後女主還是得去警察局。

其實我們都大致能夠猜到瑪麗婭姆和尤瑟夫在警局會面臨怎樣的境地:

粗暴的肢體動作,惡劣的口頭威脅,陰毒的人身攻擊。

他們讓瑪麗婭姆複述案發的整個過程,不懷好意地強調某些辭彙,面露流氓之色。

其中一個警察看似在打字錄口供,實則只是裝裝樣子,他們壓根不準備立案,只不過陪他們玩玩,權當聽個免費的黃色笑話。

不管受害人如何說,警察都會讓女人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別總是說警察不好,你自己就沒問題嗎?

直男癌的標準邏輯就是:穿太暴露、深夜出門、孤男寡女、偷雞摸狗,反正你就是個蕩婦樣,活該被強姦。

因為不服輸,瑪麗婭姆和尤瑟夫又

換了間警局。

到了這處辦案機關,他們依然建議瑪麗婭姆回家去,平復一下心情就過去了。

而這時,瑪麗婭姆慢慢失去了想要取回公道的勇氣。

「蕩婦羞辱」

也在她身上起到了作用,她反覆提出想要換掉身上這身衣服;

似乎也認定自己的穿著,纔是這起事件的根源。

輪到檢查身體時,又只有一位

男性醫生。

這顯然無異於又一次傷害。

而接著瑪麗婭姆在警局裡看到了強姦她的三名警察,和車上自己的包。

既然強姦為實,警方系統很快就讓瑪麗婭姆陷入了

孤立無援的境界。

維護他的尤瑟夫,被編排的罪名帶走;

聲稱會幫助他們的記者,在接到瑪麗婭姆的求助後,卻沒有前來。

警局的唯一一個女警察,也以

「能做的我都做了」

的理由離開。

沆瀣一氣的警察局,要的是瑪麗婭姆放棄上訴。

前面的一系列凌辱,瑪麗婭姆已經勇敢的承受了下來;

兩位大個子警察就繼續增加瑪麗婭姆維權的成本。

他們不承認司法系統是不正義的,正義的結果會等著你;

但前提是你要承受得起需要付出的代價,所以勸你放棄是為你好。

是的,所有這些都足以讓一個無權無勢的人退縮。

但敵人愈是強大,

瑪麗婭姆反而也越堅強;

她堅持上訴,要求重新寫用來上訴的筆錄,說到她最初和尤瑟夫在海邊散步,接了吻。

這點被他們拿來大做文章,不知不覺中,

她在法律條規中竟已經成了罪人。

徹底失望的瑪麗婭姆,對這些反噬自己的指控都不在乎了。

但所幸,最後的結尾給了我們一點希望。

看完之後,小編想這樣的故事會是真實存在的嗎?

便去查了背景,電影的故事背景設定在

「阿拉伯之春」

前的突尼西亞。

那時候的突尼西亞,還是一個

專制獨裁

的國家。

專制統治之下,經濟腐敗,侵犯人權的事件也時常發生。

2010年12月17日,一位26歲年輕人

穆罕默德·布瓦吉吉

,就因遭受警察和市政官員的粗暴對待,以自焚抗議。

這件事被公認為「阿拉伯之春」的導火索。

從突尼西亞開始的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在接下來幾年裡,就推翻了阿拉伯世界的四個政權。

而突尼西亞是唯一一個

實現民主轉型

的國家。

可以說,推翻了一個政權,才能換來這樣一部電影。

正因如此,即便電影中瑪麗婭姆的遭遇讓人喘不過氣來;

但能夠講述出來,已然是很大的進步。

它以小見大地用一個孤立的事件,和故事發生一個晚上,

折射了整個國家曾經的狀態。

公權力可以對人民肆無忌憚的侵害,

統治階級則沆瀣一氣。

他們用國家集體這些大而無當的名詞,來維護自己的私利。

而這個極端的故事,也能

讓人得到共鳴;

因為每個被侵害的人,都是在權勢面前沒多大力量的人。

在得到法律和輿論的援助之前,很多人可能就

選擇了忍氣吞聲。

所以想要保護女性和弱勢,最重要的是什麼?

其實該是

對權力的制衡。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編輯處理,圖文皆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點擊

閱讀原文

看電影

提取碼:nsgr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