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的是理工科 9月份就大二了

大一上學期的時候 還不是很適應大學生活 對未來很迷茫 但也知道要好好學習 未來也想要考研 同時也加入了學生會之類的組織 大一的成績除了數學剛剛及格 其他都在80分以上 當時對高數的危機感還不是很大 覺得 下學期好好學 上學期能補上的

大一下學期的時候 報了一個口語班 想著自己英語還不錯 就想把英語當作成為自己的優勢 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也得了獎 相對於上學期 自己感覺進步了不少 但是最後高數掛科了 因為上學期沒有好好學習 寒假也不重視 導致自己根本沒有高數學習的體系 其他學科都在85分以上 90分左右的那種 那時候就感覺好迷茫 自己也為了能更好的學習 沒有在學生會繼續留任競選部長

自己可能比較在意成績 高數考完以後 一直不開心 最後想著去跟輔導員交流一下 跟輔導員反應完自己的情況後 輔導員說我應該在學生會留任 說在裡面的認識到的人對自己的幫助很大 說英語其實對於理工科來說沒有什麼優勢 所以去學英語口語幫助也不是很大 考好四六級就行了 當時感覺自己被打擊到了

暑假回家以後沒有放鬆自己吧 父母的朋友是大學的高數老師 整個暑假就一直在跟他補習高數 現在自己的高數也有了明顯的提升 想著大二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學習 大二也要開設專業課了 因為自己的目標就是 一定要考研

由於暑假一直在補習高數 自己又學習了韓語 所以很少時間玩手機 也沒有關注同學們的動態 這兩天看到同學們的動態了 發現了 大學裡一些成績並不是很好的同學 但就任於學生會 就跟著學長學姐 輔導員一起去實習之類的了 班長是一位跟輔導員關係特別好的同學吧 9.2號開學 但是現在就去了學校 說要幫助輔導員 輔導員有什麼事都會找他幫忙的那種學院裏一有消息 他都知道

看著周圍的同學多多少少都受到了 輔導員是學長學姐的提攜 自己卻連有這些可以去實習的機會都不知道 就想 當初自己的決定是不是錯了 應該在學生會留任 但要是留任了 自己可能無法做到全身心的學習

所以現在比較迷茫 這些實習 實踐在考研中重要嗎?跟輔導員 學長學姐搞好關係很重要嗎?父母現在都想著去給輔導員送禮了 難道不能憑藉自己的成績去得到賞識了嗎?因為有可能 大學過完了 輔導員還不認識自己


我就曾經是輔導員,但是我覺得學生會沒那麼重要。最多佔你未來發展的百分之三十。而專業課和學習水平纔是找工作最重要的。只要不是那種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一點情商也沒有的那種人。真沒必要鍛煉太多那些社會上的東西。我也關注過一些學生幹部。在學校裡面呼風喚雨,大學一畢業立刻打回原型,學習啥也不是連工作都找不到。再能說會道有個屁用。輔導員之所以鼓勵學生參加學生會也無非就是為了能有更多人幫助自己幹活而已。學習本身就特別好,有空餘精力去參加學生會活動再去去 否則真的是專業能力最重要。


我覺得該是社會教給你的那就讓社會教你,真正喫虧了,才記得住,在大學能坑你的只是讓你多喫一次虧,到社會該喫還是要喫,甚至你都不敢反抗了,因為你的銳氣都磨光了,希望走出校門的都是天之驕子,而不是老氣橫秋的成功人士。

大學裡真正希望你學到的是知識。在學校學什麼社會經驗,人際交往之類的,我始終覺得是不倫不類。大家都在儘力的模仿成年人,一羣人在扮演高級過家家僅此而已。

很多人都說在大學該學習的是什麼什麼什麼,一心學習的出校門什麼知識都沒用。嗯,我只確定這些人是沒真正學到知識的。大學是一個人生命中最有性價比的階段。有一項專業技能,我絕不相信沒那些在學生會四處瞎忙的人混的好。

題主可能是在迷茫期,但最主要的是確定自己的時光別被浪費,在學生會讓人害怕的是會產生一種自己很忙的錯覺。但其實你沒感覺錯你確實很忙,但都在為別人忙。不要在最該充實自己的時候把時間浪費別人身上。如果你要考研,就更不該如此,你在學生會學到的東西能在學業上幫到你什麼呢。在20歲的年紀學到30歲的人際叫我3經驗又有什麼用呢。

輔導員 平平淡淡知道你就好。

學姐學長 平輩之間相互尊重就好

有些時候不是你想好好相處就行的,總有人希望你仰視他,畢竟林子大了,對吧。

另外,我覺得你的輔導員有一句話說錯了,我們學習英語真的不是僅僅為了考證的。所有花費我們時間的都應該有收穫,不然不值得浪費。尤其是英語。無論在哪一門拿手的外語絕對是你的優勢。別浪費。此處有三遍。


有用也沒用。

有用的是圈子。

沒用的是交際。

學校真正有用的導員,老師,教研室的教授。分管你們的校長。學長學姐只是比你們更早的更多的認識他們。

學生會那些,好聽了是學生,不好聽是社會,勾心鬥角醜惡嘴臉我見到還真不少。

多認識自然有好處,可能哪裡的都有,也都可以幫襯。但是到最後還是你的學業水平來決定你的高度。現在實習只是多了一些社會經驗,他不能決定你的以後。早晚都會有的東西你只是晚了些而已。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可能有問晚點答。再有問題再更吧。


曾經在學生會待過半年,負責黨建工作,基本上和我們學校黨委的老師還有以前的黨員師兄師姐都認識,關係也不錯。

不過為什麼我只待了半年沒有做滿一年?

因為對我來說沒用,鍛煉我?鍛煉我什麼了?在我看來說學生會能夠鍛煉人全是屁話,一天累死累活像個狗,每週一羣人正正經經在那開例會彙報工作,給下一屆的師弟師妹分配工作,大家都是同齡人,搞那麼特殊化幹嘛?虛榮又虛偽。

況且我當時就已經有考研的想法,就想在大學多去參加一些比賽,拿一些證書,考過英語六級這些,學生會的工作完全是在浪費時間。

總之吧,遠離學生會。


考研有兩種呀,一種保研,一種考研,學生會重不重要看個人咯,有些東西在課本上看不見,但是學生會這種接近社會僱傭關係的組織中是可以學到的。當然,很多人受不了,這很正常啊,畢竟強調奉獻。

輔導員這邊的實習實踐一般都偏社會型而非專業型,太過專業的實踐是不太可能有的。所以有沒有用,得看你自己判斷。

我認為矛盾點不在什麼要不要搞好關係,而在於你的基礎想法。以分數論優異只存在大學階段裏而且在不同的學校間是不兼容的。如果所以你要準備考研,你就要達標所有考試的科目規定分數才能進入複試,那麼你現在應該關心的是去找你要考的學校,要考的專業,要考的課程。

另外複試部分 考專業水平,考英語,考特色項目,看有沒有文章,看有沒有國家級獎項,形式多以面試為主。這部分非常活泛,你要能說話而且會說話。如果你當時怯場了,緊張了,你覺得你有多大把握不被調劑?面試複試結構分佔比一般73開或者64開,這 3或4不重要嘛?

這部分的鍛煉,任何一個專業課課堂可是提供不了給你的,你得自己實踐,學生會等類似的組織就可以提供給你類似的資源。當然獎項這塊,輔導員有執行權和部分推薦權,但也要按章辦事呀。

另外扯回保研,參考現有制度,學生幹部,黨員以及國獎獲得者面試有優勢,各類獎狀越多越好啊。所以我不建議你把問題拆開分析,什麼會影響學習,不搞好關係出問題。這些只是因噎廢食。你應該明確目標,然後去尋找任何可能幫你達成目標的合理途徑。

另外,我不敢苟同其他幾位觀點,有點片面侷限,太過目的性只能把自己限制死了。 一句話,學習要搞,活也要幹,你現在不辛苦,等著以後天上掉餡餅不成,多去試試嘛,說不定哪天就有人在你最關鍵的時候拉你這麼一把。你說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