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與三國有關的問題壹周君就愛答??該詩句出自《三國志·吳書·潘濬陸凱傳》。原本是一首叫做《吳孫皓初童謠》的童謠,全文是這樣的: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當時的歷史背景是,孫權的孫子,吳主孫晧遷都武昌,遭到江東士族和老百姓的反對,左丞相陸凱上疏孫晧,引用了這首童謠,目的就是為了勸孫晧還都建業。

看到這裡,想必不少武漢人開始嘚瑟了吧??古時候武漢還曾經成為過首都?雖然時間不長,但好歹是給咱長了面子??

可惜,壹周君很抱歉地告訴你,當年的「武昌」並不是如今武漢市的「武昌」,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在《中國歷史地圖集》中標註其為湖北鄂城,就是現在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而陳健梅在《孫吳政區地理研究》中則認為其在湖北武昌縣,也就是如今的鄂州、黃石、大冶三市的總稱。

無論如何,兩種解釋均不在如今的武漢市。所以......武漢人空歡喜了一場吧??

至於吳國民間對遷都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映,還是先要從吳國的歷史來說起。

首先是孫權喜歡遷都,他在公元211年從吳遷都秣陵,並改名為建業,後來隨著政權發展的需要,又遷都到鄂,改名為武昌。公元229年,又還都回了建業。

感覺有些折騰,實際上因為在吳國的建國初期,建業和武昌這兩個軍事重鎮,都需要通過建都來使自己經濟提升;尤其是建都到建業,也就是現在的南京,成就了南京千年古都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位。

而到了吳國後期,孫皓執政,他想遷都回武昌的原因,是據說此地「有王氣」,而真實原因是建業的宮殿年久失修,驕奢淫慾的孫皓想通過遷都來享盡人間歡樂。他還令沿江的老百姓去供享樂的一切耗資,大家無不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吳孫皓初童謠》的短短四句話:儘管武昌有好吃的魚,有舒適的房子住,但我寧願回建業有情飲水飽,如履死地也心甘情願。其實透露出了老百姓的苦難、怨恨和不平,控訴了孫皓的暴政,揭露了「苛政猛虎」的社會現實,

而孫皓至死不悟,最終弄得一個財竭國亡的地步。

順便一說,毛主席就是借用了童謠「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寫出《水調歌頭·游泳》中的名句:「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然而其、意境與原詩完全不同了。

「才」、「又」這兩個字的緊相照應,抒發對長沙和武漢人民的深厚感情,不愧是詩詞大家!


謝邀,這諺語出自陳壽《三國志》――《吳.孫皓初童謠》,原詩是這樣的。

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我們都知道,三國是魏、蜀、吳三足鼎立而形成的,後來魏國大將鄧艾滅了蜀國,三國末期,就剩下魏國和東吳對峙了。

公元264年,由烏程侯孫皓執政。這個吳國的末代皇帝兇殘暴力,窮奢極欲,他用剝麵皮、鑿眼睛、滅三族等酷刑殺人。他甚至明令全國女孩子一到十五、六歲就要「檢閱」一番,供其挑選。可以說,孫皓就是想法百計的作死。

孫皓覺得自己江山,有長江天塹保護,魏國拿他沒辦法,於是放心大膽的可勁作了,所謂不作不死。

孫皓想出了一個別出心裁的玩法――遷都。他現在的首都是建業(南京)。

公元265年,孫皓決定把首都從建業遷到武昌。孫皓迷信的認為「荊州有王氣」。而建業宮殿已破舊。他美其名曰:「棄舊圖新」。說到底就是孫皓貪慾無度追求享樂罷了。

說到東吳遷都,也不是沒有過,孫權遷都是為了國富民強。是新形式下的需要。

吳黃武八年(229年)四月十三日,孫權在武昌稱帝,立國號為吳,大赦天下。同年九月,孫權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南京成了吳國的政治經濟中心。

現在孫皓為了自己的私慾,不顧大多數百姓的反對,窮奢極欲地從建業搬到武昌,並下令揚州地區的人民遠道從長江送去供他享樂的一切物品。沿江人民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當時的左丞相陸凱是孫權留下的舊臣,也是三朝元老。他對孫皓的行為深惡痛絕,作為一個老臣,陸凱犯顏直諫,《吳孫皓初童謠》就是陸凱在武昌勸孫皓時引用的一首童謠。

陸凱在這個奏摺中,表現了高度憂國憂民的思想。

力勸孫皓「省息百役,罷去苛擾,科出宮女,清選百官。」

《吳孫皓初童謠》僅短短四句,卻從中透露出了人民的苦難、怨恨和不平。

儘管武昌有美魚可烹食,有房屋可居住,但百姓寧願到建業去,即使在那裡只能飲水充饑,也心甘情願。

這一切還不都是因為武昌為孫皓所居,人民苦於暴政久矣,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當然,這裡還有一層深意,那就是建業曾是孫權創業的地方,人民懷念孫權。

【我是春秋君,歡迎點贊和留言評論,加關注了解更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