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人物都不是臉譜化的,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不可簡單劃分為好人和壞人,或者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如果一個人只有優點,沒有缺點,那他(她)就不是一個活生的人,而是一個招牌,一副雕像。按照作者的描述,林黛玉語言刻薄,愛生氣,愛耍小心眼是事實,但並不影響賈寶玉對他的愛。寶玉愛的是她心靈的純真,對愛情的忠誠,特別是思想的相通,同時對她的缺點也能理解,原諒甚至忍讓。不僅寶玉,大觀園中的一乾兒女們對黛玉也是憐愛,諒解,和諧相處的態度。所以忠於原著,並不存在什麼過於的問題。只是演員們並非紅學專家,初涉紅樓,不論思想深度或語言表達,都不可避免地與原著存在距離,這也是難免的,不必過分苛求。


不妒是不愛,林也不是妒吧,是戀愛的小性


事實上也是。陳曉旭的黛玉外形和氣質都非常接近原著,但性格把握上有明顯偏向,就是過於突出黛玉多愁善感,小心眼方面,對其聰敏、多才、善良一面表現不夠,這就造成,我們讀紅樓夢時,感到黛玉雖有小性子毛病,但還是很可愛,看電視劇則有時會產生不喜歡黛玉行為的感覺,也因此有些人甚至覺得寶釵更可愛,寶玉應該取寶釵。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