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中人物較多,時間敘述的順序被打亂,加上不懂上海話的人只能看字幕,我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後覺的這部電影的內容夠豐富,但是沒有怎麼看明白。

要完全看明白這部電影,還需要了解一些當年的歷史,以及歷史中的一些人物原形。很明顯,故事中的人物映射一些當年的人物,比如杜月笙、戴笠、蝴蝶……

甚至可以說,這部電影中任何一條人物的故事線延伸開來,都能單獨拍一部電影。

這些都太複雜,鑒於我只對男人和女人的那點事兒感興趣,今天就拋開那些複雜的東西,只論論電影中的男人和女人。

1、陸先生、小六、渡部

陸先生是一個儒雅的人,談笑間就將人殺了。乾脆利落,毫不手軟。

但是對於小六,陸先生要去「請示老闆」

老闆也看出陸先生的不殺之心。陸先生對小六,肯定是有感情的。只是這種感情隱藏在他良好的自律之中,以他的立場,沒法對小六表達自己的感情。

其實小六是知道的,所以才能毫不顧忌的廝混,並且斷定陸先生會為她想辦法解決問題。

陸先生的感情,就一直在自律中隱藏著。

這種隱藏的感情,是最包容,最醇厚的。

渡部是一個日本人,說一口流利的上海話,並且以上海人自居。在家中,他看起來很愛自己的妻子,是一個好丈夫;他很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好父親。

可是,兩年前,陸先生讓他將小六送走時,他殺了司機,強姦了小六,然後將小六囚禁在地下室成為他的性奴。

當他辦完「潛伏」的事情,在處理小六的事情上,他淡淡的說:殺掉。

可是他最終放棄了。

渡部是一個矛盾的人,一方面,他希望有溫情脈脈的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又有國家賦予他的侵略使命。

所以,他一方面是一個好丈夫,一方面是一個「性癮者」。

他的內心本來柔軟,卻在一個時代中被塗上堅硬的色彩。

他最後可以不死,但是為了救他的小兒子,他走出了戰俘營,同意被引渡,最終被小六槍殺。

小六是一個浪蕩的女人,因為他的浪蕩,他吸引了很多男人。

渡邊囚禁她,我想跟她的浪蕩有很大關係。

陸先生對他的那種隱藏感情,是否也跟她的浪蕩有關係呢?

她沒有真心愛的男人(如果她心裡有陸先生,她明白他們之間是不會有結果的)

可是在浪蕩這件事情的本身上,她是極度空虛的。所以她勾搭一個個的男人。

渡邊將她囚禁是讓她的浪蕩徹底的釋放,從電影中可以看出,她的表情由痴迷,變為空虛。(請原諒我看的這麼仔細)

2、吳小姐、戴先生、吳小姐的丈夫

吳小姐的丈夫極度鬱悶。

吳小姐是一個明星,他卻只像一個配角。他按照自己的方式表演,妻子指出他的不對;他按照妻子的方式去演,導演指出他的不對。好像他怎麼做都是錯的。

吳小姐內心裡是愛他的。可能不知道他的鬱悶,或者不知道怎麼去疏導他的這種鬱悶。

所以,當丈夫因為風流事被抓,她還四處想辦法解救丈夫。

當戴先生給予吳小姐的丈夫優厚的條件想要佔有他的妻子時,他答應了。雖然答應的猶豫。

吳小姐表達憤怒的方式,是說了一句:你其實演的很差。

戴先生:感情是可以有條件的佔有的。

吳小姐的丈夫:只要條件足夠,感情可以轉讓。

吳小姐:一個絕佳的演員,不知道如何演好自己的感情。

3、童子雞、妓女

假以時日,童子雞絕對不會是一個簡單的人,從他殺人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

他也想要自律,也許陸先生是他的榜樣。

他心中曾經有一個美好的牽掛,他有一個同鄉的相好的,他為她保留著童子身。

當他跟妓女在一起後,他開始痴迷於男女之間的肉體遊戲。

也因為這僅僅是肉體的遊戲,所以,他在丟掉了他的初心之後,他脫變到了跟陸先生不一樣的一個埠。

陸先生費盡心機找到小六,其實在找到她之前,他內心裡一直是牽掛著她的。

而童子雞(原著小說中的結局)看到麻木的妓女,他攔下了那輛車,本來可以替她療傷,像她當初替他療傷一樣,可是他最終放棄了。

附,童子雞原著小說結局:

他還碰到過其他人。也是在這個路口,一輛綠皮卡車拉著等待處置的雞從眼前經過,他看到她在車裡,愣在原地。

1946年以後他就沒再見到過她,也不常想起。她髮型變了,與其說是剪了頭髮,不如說是頭髮被成片地連根扯掉了。她和其他雞擠在一起,臉上有淤青,大概常常被打。

十四年前是她救了他的命,他白吃了她好多碗白米飯,白睡了她好多個晚上。

在車的顛簸里,他偶爾能看到她的臉。她靈動的眼睛去哪兒了?只剩下了兩個黑黑的洞。他知道自己只需稍稍示意,類似打一個響指這樣的小動作,卡車就會馬上停下來。他甚至不需要理由就能截下她——他可以攙扶她下車,將身上的外套脫下來給她披上,帶她回家,給她洗澡,擦拭傷口,給她吃飯,慢慢療傷。他會治癒她,就像她曾經對他做過的那樣。

十四年前是她救了他的命,他白吃了她好多碗白米飯,白睡了她好多個晚上,她帶他去找的老張,從此他平步青雲。或許是感念著這些,或許他需要更多時間來思考——他在卡車將要駛過時終於打出了響指,卡車倉促惶恐地停了下來,坐在車前的從車上下來後,小跑著過來聽他指示。他沒有理會,繞到了車的後方。她仍然垂著腦袋坐著,急剎車也無法影響她,不過是身體跟著劇烈搖擺,她始終沒有抬頭,同樣與死人無異。他在想應該怎麼做。

上頭正在為他物色合適的愛人,可能來自蘇北,也可能來自浙江。在他們院子北面的一個房間里,關滿了那些曾經養尊處優的婦女,他常常去教育她們,他愛上了強姦。那麼他在等待什麼呢?既然過去了,就要向前看。他擺了擺手,打發卡車趕緊開走。

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也變成了一個賤種的呢?雖然這也看似一個開頭,且顯然不是全部,但童子雞的篇章不得不在這裡結束了。

在他的後台老板里,表哥的職位最高,死法也最慘烈,他則和老張差不多。或許十字架的魔力永不消失,造物鍾愛對稱。當他在求死不得的恐懼中慢慢等待死亡降臨的時候才終於發現,他從一隻不知道能有什麼用處的軟軟肥肥暖暖的乳房開始走到今時今日,無論他還是表哥,本身都不過是表哥手裡那隻即將失去腦袋的雞。殘害同類的雞,他這樣總結。

之後,他終於知道那天為什麼會笑了。三十多年前那個遙遠寒冷的冬日早晨,他作為幫派分子的第一次任務,傷害的第一個人。因為他也是一個賤種,跟遺傳有關,長得再英俊也一樣。

這一認識足足耗費了三十年,記憶中的浙江已經不復存在。


從發布預告到影片上映,《羅曼蒂克消亡史》始終以別具一格的姿態呈現出優雅而神秘的風韻。影院親眼目睹後,影片既有一種似曾相識的風味,又以耳目一新的神采帶來了深沉的思考。

影片描繪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灘在內憂外患下的浮世群像,地道的上海方言、旗袍於身的曼妙身姿、長衫黑帽的紳士風範,以及道具建築里的民國景象,既有王家衛一般的花樣上海,更讓觀眾感受到了程耳別具風格的上海風情。秩序景然的黑幫規則與家國兼濟的人物情懷,既有著「教父」般的浪漫主義色彩,更有著沉鬱冷靜的風格呈現出的時代宏大史詩感。而正是這樣的特殊時代背景下,人性的慾望才得以釋放和展現。

在時代的弄潮中,當心頭的羅曼蒂克逐步消亡,殘酷現實也讓自己變得更加堅韌。章子怡在片中飾演老闆的姨太小六,她以精湛的演技將小六的嬌艷風華與曲折坎坷展現得淋漓盡致。小六在追求著自己的情感與自由中盡情釋放自己的慾望,而在浪漫幻想破滅之後遭受來自他人慾望的脅迫後依然能勇敢的在磨礪中求生。從交際之花到淪為「性奴」、再到堅毅生存,小六個人命運的曲折交替便是時代變革滄桑的最大體現,章子怡在銀幕上以極高的完成度刻畫了悲劇色彩最為濃重的角色。

當野心與慾望找到釋放之機,亦是墮入深淵之時。日本演員淺野忠信飾演的渡部在黑幫家卧底做妹夫,地道的上海話、閑聊中表示自己已紮根上海的隱忍,當接親觸風情萬種的小六幾經掙扎終於釋放自己的慾望將之據為己有。渡部在家與國之間選擇了狹隘的民族主義,車中強行洩慾、暗室囚禁後又禁室培欲,通過小六一步一步釋放自己的慾望與野心。當音樂此起彼伏,一個又一個女上位的做愛鏡頭閃過,情愛的羅曼蒂克隨著一步步消亡殆盡,慾望爬滿銀幕的同時也將邪惡與恐懼深深地扎進了觀眾的內心。

影片以性愛的釋放來表現慾望,又藉此來暗喻此時期的中日關係。全篇沒有赤裸肉身的感官刺激,但以小六和渡部車中強姦、禁室培欲的性愛關係描寫對慾望的揭示深刻而有力。與之呼應的是此時期中國與日本的關係,日本的霸佔慾望企圖強行通過戰爭實現,不僅創痛了中國,更將自己推向了火坑。慾望讓野心逐步延續,吞噬了應有的美好殃及更多的無辜者,也最終會使慾望中的自己沉入深淵而悲劇收場。

戰爭之下,繁華落盡,洗盡鉛華。上海灘的繁華與磨難是此時期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範例,當日本侵虐的野心覬覦這朵嬌艷之花。而繁花下的綠葉依然選擇了維護民族大義,諸如陸先生一類的黑幫領袖也選擇了拒絕與抵抗,而小六一類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女子選擇了在磨難中求生。激昂的愛國主義之外,個人的勇敢與堅韌同樣值得稱頌。

除了影片的內容表達外,其表現形式也非常講究。多線穿插敘事的設計、大量移動俯拍鏡頭的運用,以及構圖上的細緻精美等,都展現了導演在個人影像風格的探索上極具匠心,也將會贏得了觀眾心中的獨特標籤。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今日頭條:影行人

微博&公號:電影行人


動蕩時代背景下民國上海的眾生百態,構築了《羅曼蒂克消亡史》非線性敘事的劇情脈絡,製作上對舊上海風貌出色的還原,使電影亦能在時代的脈搏中得見於電影鮮明的風格,但其所本當著點的羅曼蒂克,卻還未開始便已然消亡於了導演的野心。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電影的製作,那就是講究,無論是從背景道具,還是人物腔調,在導演程耳精簡利落的鏡頭下,都形成了《羅曼蒂克消亡史》一種極強的儀式感,以此醞釀發生在民國上海灘中的這段亂世風雲,契合於葛優、章子怡以及淺野忠信這些演員精湛的演技,使電影在呈現昔日舊上海一幅浮世繪的同時,也形成了其獨到的藝術表達,從這一點來看此作不可謂不是一部誠意之作。

可惜於這般的誠意卻並沒能使電影堪為佳作,非線性敘事用好了無疑會讓人驚嘆於邏輯的縝密,但如果用不好,則也會令電影看起來只是一盤散沙,而對《羅曼蒂克消亡史》來說,繁雜的人物關係,混亂的時間敘事,非線性敘事並不等同於不需要一個完整的故事,這部電影里幾乎無從所見導演對這種手法的善用,而正是這種不善,使電影所建立的人物顯得尤為蒼白,而在這些滿是蒼白的人物關聯所秀髮的愛又能拿什麼去得見「羅曼蒂克」式的美好?

正所謂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作為一個本當「羅曼蒂克」式的故事,程耳又往電影融入了太多其他的東西,家國幫派的情懷,兄弟間的情誼,黑幫特務的暗殺等等,這些元素的交織使電影幾乎沒有一個明確的主旨,信馬由韁的故事裡,實則早已將愛的命題拋諸於了腦後,與其說這部電影是一個羅曼蒂克的消亡史,不如說這是一個根本就不存在羅曼蒂克僅只能浮於表象的亂世眾生相來的更為貼切。

程耳尤為突出的風格特點,使電影處處有著如同昆丁或者韋斯式的佳句,但顯然其還並沒有能將一個人物繁多,故事繁雜的電影收放自如的能力,難見羅曼蒂克的消亡,正是電影難成佳章的癥結。


電影是「腔調」比「故事」更重要

一冰

電影,是「腔調」比「故事」更重要。

「故事」比「腔調」更重要的,那是電視劇。

這部影片,別看它當年只有這點票房。

好電影都是慢慢顯現出它的價值。

《羅曼蒂克消亡史》裡面的羅曼蒂克就是浪漫的意思,片中老上海那些大亨聞人妓女馬仔,身上都充滿著一種神秘的浪漫氣息

這部影片也被譽為「東方的《教父》」,確實從拍攝手法上有不少地方借鑒了西方電影中各色黑幫片。

抄得聰明,就叫致敬。

致敬,也要有腔調。

關燈特約,請勿轉載

文/一冰向黑幫片致敬

人物造型有特色

教父肯定不是普通人,所以在人物形象的設計上肯定要有自己的特色。

在科波拉的《教父》當中,老教父馬龍白蘭度的臉好像做過「反拉皮」手術一樣,耷拉在兩邊。

其實是導演往他的腮幫子里都塞上了吸水棉,故意臌脹起來的。加上他頭髮朝後梳成背頭,專門為了讓老教父看起來像一條鬥牛犬,高貴有殺氣

而且片中不管白天黑夜,《教父》都喜歡用頂光,這就讓老教父的眼窩深陷入陰影中,看起來有一種不可捉摸,深不可測的感覺。

《羅曼蒂克消亡史》也是一樣,導演拍東方教父陸先生的時候用了逆光,專門要突出葛優的兩隻招風耳

一方面是陸先生的原型杜月笙的耳朵就很大,另一方面招風耳的造型還能給人一種耳聽八方,消息靈通,機敏聰明的印象。

逆光照明造氛圍,百葉窗戶有玄機

這場戲是葛優在會客廳里和日本人談公事。光穿過百葉窗射進屋內,裡面的人物都是逆光拍攝的,所以看起來比較暗。

逆光+百葉窗的組合是《教父》里的一種經典照明效果,最早百葉窗元素也在希區柯克的驚悚片當中出現,不過現在已經變成黑幫片的符號化語言了。

《教父》里有百葉窗的地方正是馬龍白蘭度辦公的場所,在這樣的布光下談公事,說明他們談的事情不是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操作的,陰暗的室內也加深了莊嚴感和神秘氣息。

後來麥克當上新教父以後也在這裡辦公。

這種布光法是由著名攝影師戈登·威利斯設計的,他在美國被稱為陰影大師。

2009年的時候他還被授予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上海人喜歡邊搓麻將邊嘎山湖,上海的教父也難免這個俗。

陸先生,渡部,張嘯林幾個圍在一起打麻將,還要聊點公務上的事情,陸先生叫妹夫渡部陪他第二天和幾個日本人談生意。

這場麻將戲用的也是逆光,雖然人物面部有補光,但是逆光在這裡依然很明顯。

有逆光說明有陰謀,有見不得人的事。

原來渡部是個日本間諜,潛伏在陸先生家裡。陸先生主動邀他以日本人的身份陪同,他當然就要掩飾一下了,於是他就用上海話宣稱自己是一個上海人

有模有樣,還搬出老婆孩子加以佐證。

值得提一句的是渡部的演員淺野忠信真是個盡職的演員

他雖然不會說上海話,聲音都是後期配的,但是為了口型對,他就把台詞嘴型全背出來了,據說在片場給我們中國演員很大的震撼。

音樂配畫面,上帝看人間

這邊渡部已經派人殺掉了陸先生的家人,陸家被滅門了。

這一段剪輯的時候特別致敬了彼得·格林納威的著名黑幫片《廚師、大盜、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

背景音樂都是一段優美的旋律,有一個小男孩在吟唱。

畫面是一個全景的移動鏡頭,就好像上帝正看著人間的殘忍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

配角有趣味,人物有質感

黑幫有老大,就有小馬仔。

一般殺人這種事,肯定是不需要老大親自乾的,都是老大下指令,馬仔在背後操作。殺人還不能直截了當地說,要用暗語才有腔調

這邊葛優發布命令要一些點心,傭人就拿來了小籠包之類的真點心。

馬仔拿來的是另一道特別為周先生所安排的點心。

馬仔把點心拿回來,周先生打開一看,發現是情人的一隻手。嚇得他立刻服帖,像竹筒倒豆子一樣把事情都招了。

下面就輪到收拾周先生了。

《羅曼蒂克消亡史》裡面是以比較幽默的形式表現馬仔的。

馬仔押送周先生的這場戲,是以車的中心線為一條軸線拍的,一直在軸線的一側拍另一側,始終不翻轉過來,對話也很有趣,談一個很隱私的問題。

他們的聊天好像是隨機的(後面再解釋),很像是昆汀的影片,喜歡殺人前閑聊。

昆汀在他那部拿了戛納金棕櫚的《低俗小說》裡面就這樣表現過兩個黑幫馬仔,殺人之前還在不斷聊天,吹自己之前在荷蘭的經歷,後面有什麼計劃等等……

馬上要殺人了,但是在殺之前居然完全可以沉浸在自我的世界當中,說著他們的這些八卦事情,也許是天天要殺人,所以覺得殺人已經無所謂了,這是昆汀電影的一個特點。

這邊都到人門前了還在聊妹子。

一般這種聊天都是比較幽默,比較受觀眾喜歡的段落,講的東西雖然零散,實際上是為了增加人物的質感

現在又回來看這個污得不行的「打洞」,其實有兩個意思。

第一個很污,大家都懂。

第二個就是真的挖洞了。殺人埋屍當然要洞,這就是為死鬼周先生挖好的洞。

他們在車子上污的那段,所謂的打(開)洞(苞)也可以指杜江演的小馬仔第一次殺人,是黑社會中的開苞

小馬仔第一次殺人就很猛,血都噴在他臉上,這就好像是處女之血

沒想到小弟第一次這麼猛,難怪王傳君演的大馬仔在邊上看的呆了,感嘆他將來是要做大事兒的,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車上要聊打(開)洞(苞)。

奶油黃影調,《教父》是鼻祖

《羅曼蒂克消亡史》里的畫面整體是偏黃的。

照進車裡的光線是黃調的,

袁泉演的吳小姐家裡的傢具也是淡淡的黃色,

連天上的雲都是奶黃色的。

這種黃黃的影調,還有一種專門的名字,叫奶油黃,也是前面說的陰影大師戈登·威利斯發明的。

他在《教父》當中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是室外還是室內,都追求這種高級的奶油黃作為基調,以至於後來很多表現40 年代的影片都開始以奶油黃作為它的色彩基調,比如後來的《美國往事》。

這就是《教父》的影響力。

一則八卦:這個戈登還曾經很傲地表示科波拉根本不懂打光和色調,都是他自己一手包攬的。

環境優美,事件殘忍,反差造美

回到押送周先生的這場戲,車窗外面景象很美。

我們已經知道馬上要在這樣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干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情,就是把周先生做掉。

這種橋段在《教父》里也有,兩個馬仔開車到郊外把保利幹掉,外面的環境也是草長鶯飛非常美的。

一般來講,在黑幫片中風景優美的地常常比較合適來干殘忍的事情,這就反差

《羅曼蒂克消亡史》里這樣的情節還不止一處,渡部幫陸先生把章子怡演的小六送去蘇州,路上起了歹念想把章子怡佔為己有,於是就把司機和前座另一個倒霉蛋給崩了。

埋屍體的地方也是珊珊可愛的一派秋日景色,又一次在美景里干殘忍的事

在車裡殺了人,就要搞一下清潔工作,這就很像《低俗小說》裡面洗車的一段。

《羅曼蒂克消亡史》處理得還挺唯美,

《低俗小說》就比較血腥了。

渡部手裡的手絹是章子怡給他的,章子怡在後面安心地睡著了,說明她對渡部很有安全感

擦完血跡,渡部把手絹擦掉,因為他不想再殺人了,否則不要拿手絹再擦嗎?

他把車門一關開回了上海,從此把女人藏在了自己的地下室。

所以說男女之間產生的化學反應真是很神秘的東西,小六成了渡部的一個秘密,也是一根軟肋,所以才有了後來小六帶陸先生找到渡部報滅門之仇。又是浪漫使人發昏。

沒想到一部電影背後還有這麼多門門道道吧?


我覺得現在可以說說《羅曼蒂克》了。 對導演本人,我只有工作上的交集(他上一部電影作品我參與了非常多後期具體的工作),沒有生活中的交集,所以只聊業務,人就不聊了。

因為這部電影前一段正上映,在身邊朋友里引發了很大的爭議。 對我個人而言,我大抵迴避了這種爭議。 因為對我而言,很明顯,這是一部才華橫溢的電影。 甚至有可能是2016年最寶貴的一部國產電影。 每次當我覺得自己因為非常喜歡,或者在意一部電影的時候,我都盡量晚一點表達意見,《羅曼蒂克》就是如此。

這個電影對我,有幾個閃光的地方。 盡量簡單說一下吧。

閃光之一,是程耳在用銀幕上「並不存在的內容」去敘事。 故事中幾乎所有最動人的一刻,都在鏡頭外。 敘事上敢這麼留白,還是非常大膽,非常執拗。 我還是挺佩服華誼兄弟和英皇電影,我不是投資人,無法完全還原他們的決策過程,導演和投資人,挺決絕的勇氣,有各自的堅持,佩服。

打個比方,就像給你一個拼圖,打散了,然後只讓你挑有限的幾塊,摘出來。 然後經過「刻意」地擺放,最終讓人看到了整幅完全拼成後畫面的整個幻影。

閃光之二,是角色的厚度,在狹小局促的時空里,居然一一都立住了。 《羅曼蒂克》中絕大部分有台詞的角色,我沒具體數,十幾個近二十是有了。 一個大概兩個小時的電影里,能做到這一點,請問,2016年的國產電影,哪一部真正做到了? 角色立住了,才能說表演吧。

閃光之三,是全片的形式感。 這個被人說「迷影」,被人說「借鑒」,比如明顯《教父》等經典段落的互文關係等等。 但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其實就是國產電影喪失已久的形式感。 因為有時候,形式就是最重要的內容。

你可以說這個片子,整體上「裝」的是不是有點過了。 而我說,要麼這是自帶的天賦,要麼這本來就是電影藝術工作者的基本教養。 程耳和徐浩峰自帶「形式感」、「儀式感」出場的這種導演,是電影本來應有的基本素質來的。

我唯一覺得讓我有點遺憾的是,音樂鋪得比較滿。 程耳對古典音樂情有獨鍾,我在1999年剛進學校,看1995級導演系畢業作品展,其中就有程耳的《犯罪分子》,全片使用古典音樂,包括結局也是用古典音樂和準確的剪輯,把情緒推到高潮。這個給我印象很深。 所以,從古典音樂構成角度來看,《羅曼蒂克》全片的音樂更像是總譜中的一個樂器,導演在用古典音樂寫總譜的思路去架構這部電影,試圖觸摸我們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東西」,比如時間,比如歷史,比如記憶。。。

全片最後20分鐘尤為好。 集中營的戲,有幾個日本戰俘的群眾演員,表情木然地佇立著。 突然有一個人,轉頭直面鏡頭,導演並沒有當做穿幫鏡頭,而是保留下來。 對我,這是全片凝固記憶的一刻。

其實,我當然不能理解,為什麼1999年就拍出傑出的《犯罪分子》的才華橫溢的青年,為什麼十幾年過去了,才有了一部找回自己風格的作品《邊境風雲》,然後才有了進一步釋放的《羅曼蒂克》。 中間的十幾年都發生了什麼?

所以,《羅曼蒂克》的英文名The Wasted Time, 有時候,我會想,與其說的是大時代, 不如說是導演的捫心自問。


羅曼蒂克導演為了體現自己的才華,用的不是平述方式!也即是我們我們說個事程序是12345,這個導演在5位置不變結果不變的同時打亂了1234!5就是結局!羅曼蒂克不是一個5!葛優和章子怡不是完全主角!以他倆為主線展現出民國抗戰時期!個個階層人物的風流史和愛情觀包括結果!每一對最後好了死了分了的男女都有自己的12345故事,只是沒按照順序來演!可以理解成,,,,羅曼蒂克講的是民國各種人在那個時代的風流韻事,,,,葛優和章子怡只不過是故事最婉轉最豐滿的,,,看這種說藝術不藝術的電影最累!導演純粹為了藝術而故意藝術!!!最後大家看的雲里霧裡不知所蹤!


堪稱是中國版的教父,或者說中國往事。影片以時代的變遷作為中軸線,書寫了一部上海灘黑幫家族興亡史,伶俐的剪輯,優雅的配樂,血色的浪漫情懷,華麗的暴力美學,讓這部電影的藝術價值上升到文藝片的高度,陸先生是個講究人,做事狠辣卻有原則,不與日本人為伍,不做漢奸走狗,就是他最後的道德底線,片中的日本妹夫與之形成鮮明的對比,不談政治正確,雖說非我族人其心必異,畢竟是各為其主,最後在戰俘營的一幕殺戮戲份把全片推向高潮,成王敗寇,此人不除難解心頭之恨。本片運鏡相當考究,插敘的手法配合多處黑屏閃回,藝術氣息濃厚,是值得一觀的佳作。


一部現象級的史詩片。導演的野心已經溢出了兩個小時的片長,不少精彩的橋段只能無疾而終。也許片名應該叫做上海往事,每個主要角色背後都對應著一個曾經叱吒風雲的名字。奢侈的演員陣容奉獻了大段令人擊節的表演,將那個黑暗時代所催生的複雜人性演繹的淋漓盡致。靦腆懵懂的少年與心狠手辣的打手,處亂不驚的大佬與唯命是從的小弟,大手大腳的廚娘與圓滑事故的說客,深情款款的丈夫與欲求不滿的野獸……每個人都在各個身份間不停轉化。溫軟的上海腔調營造出的優雅和得體,只是漂浮在苦澀咖啡表層的奶沫,頃刻之間,背叛和死亡接踵而至。人性、信仰、愛情等等美好,都如戰後的上海一樣,在蒼穹下支離破碎,無人倖免,無人善終。


首先肯定這部戲是近幾年來不可多得的國產好戲。故事主角設置有三大特點:黑幫、愛國、沒有共產黨。人物表演注重細節,處處是伏筆,一個鏡頭沒看透就漏掉,整個故事得重看!我只看了3遍


我寫過,為什麼我說《羅曼蒂克消亡史》是真爛也是真好,在頭條裡面有。有我詳細的觀點。這裡就不贅述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