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外媒報道,菲律賓和仲裁庭試圖將中國南沙羣島太平島定性為“岩礁”而不是“島”,為此我國再次申明:中國對包括太平島在內的南沙羣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歷史上,中國漁民曾常年居住在太平島上,進行捕撈、挖井汲水、墾荒種植、蓋房建廟、飼養禽畜等生產生活活動。中國人民在太平島的生產生活實踐已充分證明,太平島是島,完全能夠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菲律賓試圖將太平島定性為“岩礁”,暴露出它的別有用心,充分說明它提起仲裁的目的是企圖否定中國對南沙羣島的主權及相關海洋權益。

張召忠:70年前,中國人開着美國軍艦收復太平島 新聞 第1張

太平島是一個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島,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島上淡水豐沛,植被茂盛,醫療、郵政、能源和科研設施一應俱全,全島一片生機勃勃。更重要的是,太平島的戰略位置也十分重要:這裏距西沙羣島約740公里,距中國臺灣的高雄港約1600公里,距離海南島約1000公里,距菲律賓蘇比克灣基地約815公里,距馬六甲海峽東口的新加坡1000公里,加之其位居南海西側航道的東邊,可謂“南海的十字路口”,素有“南疆鎖鑰”之稱。正是因為這個小島如此珍貴,我國曾在歷史上幾度失去它,並幾度將其收回。

張召忠:70年前,中國人開着美國軍艦收復太平島 新聞 第2張

林遵上校率艦隊收復南沙

19世紀後半葉,西方列強不斷蠶食中國領土,並開始覬覦南沙羣島。1907年,大批日本漁民進入南沙盜採島上蘊藏的磷礦。

1933年4月10日,法軍趕走了島上日本商人,佔領了太平島。

1939年3月,日軍派遣軍艦佔領南沙太平島,並於4月9日悉數驅離多年來盤踞島上的法國人,致使太平島三度易手。日軍攻佔太平島後,將其更名為長島。

1941年8月,日軍派出屏東東港的海軍21戰隊的水上偵察機,駐泊太平島,由此轉場出海赴東南亞執行偵察巡邏任務,並拉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

1945年,抗戰勝利後,法國殖民者捲土重來。1946年10月5日,法國軍艦登陸南沙羣島南威島和太平島,在島上建立了石碑。對於法國的行徑,當時的中國政府提出了抗議,並與法方進行談判,但後來因越南戰爭緊張,法國自動放棄談判。1946年10月29日晚22時,“太平”號等四艘中國軍艦奉命由上海吳淞口列隊出發南下,去收復南海島嶼。12月12日,由林遵率領的接收南沙羣島的“太平”、“中業”兩艦,抵達了太平島。為了紀念“太平”艦接收該島,即以“太平”為該島命名。

張召忠:70年前,中國人開着美國軍艦收復太平島 新聞 第3張

太平號軍艦,原美國“艾瓦茲”級護衛艦

那麼,在收復太平島的過程中,中國艦隊遇見了哪些困難呢?

1946年7月21日,美國依據《戰時租借法案》向中國提供了8艘軍艦,後來經過調整又加入了補給艦“峨嵋”號,變為9艘軍艦。當時林遵上校率領的四艘軍艦,其實就是美國按照租借法案租借給中國的,算是中國海軍最先進的軍艦了,太平、中業兩艦比較小,有差不多1500多噸。由於軍艦比較小;水文氣象資料的匱乏;艦隊對要收復的島礁一無所知,所以收復太平島的過程充滿了艱險。另外一個,美國借給我們的軍艦都是戰鬥艦,沒有油船和補給船,加上我們對艦艇的使用維修不是很到位,這就造成艦隊的遠程續航能力不行,這都是當時收復太平島所面臨的難題。

張召忠:70年前,中國人開着美國軍艦收復太平島 新聞 第4張

1946年,艦隊只從上海海關海務處找到一張1910年法國出版的南沙羣島的舊參考圖,比例尺很小,水深點的標注也很少,不適合航海使用。太平島是南沙最大的自然島,面積也不過0.4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只有3米,即便在良好能見度下,也只可在靠近海島8海里內才能看到。在天水相連的遼闊南海中尋找它,就好比在“海里尋針”。

張召忠:70年前,中國人開着美國軍艦收復太平島 新聞 第5張

而且太平島四周被珊瑚所環繞,要登上該島,必須經過這些珊瑚暗礁航行,摸索深水航道前進。能否找到這條航道,也是一個未知數。

1946年11月8日,收復南海島嶼的艦隊以及相關人員抵達海南島榆林港時正直冬季。按照當地漁民的說法,這時的氣候多強風,有時東北強風風力可達7級,而南沙羣島根本沒有避風的錨地,海底滿是碎石或者砂礫,容易走錨。11月10日艦隊正式起錨從榆林港出海,執行收復任務。不料,在航行了約10多海里時,海面颳起大風,“中業”“中建”兩艘大型登陸艦艦身橫搖至30度。由於這種船的受風面積大,眼看有傾覆的危險。偏不湊巧,旗艦“太平”號的發動機又出了故障,難以適應遠距離航行,須返回榆林港修理。迫於無奈,林遵只得下令艦隊返航。

張召忠:70年前,中國人開着美國軍艦收復太平島 新聞 第6張

太平號軍艦,原美國“艾瓦茲”級護衛艦線型圖

11月19日林遵決定再度出航。出發時盡管艷陽高照,但海面上仍是風高浪急。艦隊官兵默默無聲地與驚濤駭浪搏鬥了一整天,行進了近100海里。下午5時左右,黑壓壓的雲層籠罩。有着豐富航海經驗的林遵馬上意識到,這很可能是一次颱風的前兆。於是下令掉轉艦頭,又經過一夜的航行,艦隊才於次日凌晨安全到達榆林港。

1946年12月9日,天氣預報稱將有短期晴好天氣。於是,指揮官林遵坐鎮“太平”艦,率艦隊第三次出航,駛往南沙羣島。3天後的12日上午10時到達南沙羣島太平島西南海域。“中業”艦在距島一公里處下錨,“太平”號則錨泊在較遠的海域,因為島上情況不明,兩艦均進入戰鬥狀態,副艦長何炳材率領一個班乘汽艇登陸搜索,發現島上空無一人,隨即組織人員登陸。

林遵等人在島上舉行了隆重的進駐儀式。為了紀念“太平”艦接收該島,即以“太平”為該島命名。豎立一塊高約1米的水泥鋼筋石碑,石碑上刻“太平島”三個字,石碑背面刻有收復日期,左旁刻“中業艦到此”,右旁刻“太平艦到此”。12月13日,林遵率艦隊人員同駐島官兵話別後,踏上歸程。至此,太平島收復任務順利完成。

近日,菲律賓又趁着自己提出的南海仲裁案之際,稱太平島是島礁,簡直就是無理取鬧,不管是從中國、美國歷史法律上查,還是從南海諸島的命名行使主權的歷史上看,南海諸島和菲律賓壓根就沒任何關系,對於菲律賓這種惡人先告狀、瘋狗咬人的行為,是決不能姑息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