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的校外培訓主要是k12培訓。這個行業的毛利率基本在60%左右,是暴利行業了。

收費最高的是1對1了,上海家長一次報名可能都是數萬甚至十多萬。並且,初三、高三的學生不在外面補課的幾乎沒有!

2005年時,上海上1對1課的教室就像單間,用玻璃木板隔開的,大約3、4平的樣子。一到週末基本都是爆滿,老師要從早上8點一直上到下午7點,甚至更晚,中午休息一個小時。

2005年剛到上海在一家1對1培訓機構當老師的時候,每個月都要開一次教師大會,記得一個副總表揚一位諮詢顧問是說創造了該培訓機構史上最大的教育培訓訂單40多萬,孩子從初二一直報到高三。更誇張的是「包上重點」的1對1,每次課2005年的價格就已經在800多的(2小時)。老師一次課的課時費大學200左右。現在本人已經離開了k12的培訓,可能價格會更高!

這些機構門檻低,租個地方,註冊個教育公司,招聘幾個老師,一般都能幹。所以大部分城市都有幾千甚至上萬家輔導機構。這種情況正常嗎?

這些機構基本都是打著提高成績的旗子招生。所以只要1.中國這種好成績=名校=好前途的情況不改變,單一的這種考試成績衡量標準不改變,高考完全按成績錄取,2.教育資源不均衡的情況依然存在,起跑線巨大差距依然存在,3.底層人士向上層攀爬的渠道不暢,階層固化,不管政策多嚴,素質教育的口號喊的多響亮,這些課外輔導機構還是會存在,因為家長和學生都有迫切的需求。中國人是世界上最現實的人,只要有用的豁出命去都要幹。所以即便查封了教育機構,還可以上門輔導,上門家教,查封了上門家教,還可以網路視頻輔導……


大學期間,也去教育培訓機構兼職過,收入真的很可觀,而現在,我身邊有兩個朋友是辦教育培訓機構的,從我對他們生活現狀的瞭解,來給你說說,到底校外培訓多掙錢吧!

A,在我們這個四線城市開了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幹了三年,就在市重點中學和高中旁邊分別開了一家,生源主要是初中生和高中生,教師有在職的和兼職的,每年高考完,還會招聘當年高考生來兼職,這樣的模式,她和她的男朋友兩人為主力的教育培訓機構,一年的收入相當可觀。

因為起初名聲打的響,所以每年的生源都很多,基本上每天都有學生來他們的機構補課,再加上合理利用兼職工,利潤相當大,在我們市黃金地帶,買了兩套電梯房,兩個人還各自擁有一輛車,在我們當地,這種自己創業的人,他們的生活狀態相當不錯了。

B,去了隔壁省的三線城市,和兩個朋友合夥開了一家教育培訓機構,過了三個月,讓自己的女朋友辭職,跟著他去工作,半年後,他們又在那個城市開了兩家,總共三家,就僅僅用了半年的時間!

因為那個城市經濟發達些,教育相對更重視,所以他們主要面對中小學生招生,雖然是新機構,生源依舊很多,賺取的也就多,也就七八個月,B就買了一輛二十多萬的車,這種速度還是挺快的。

就這兩個很小的事例,就可以很清晰的說明有些問題,現在教育競爭壓力大,家長想方設法讓孩子變優秀,滋生了校外培訓機構,給這個市場帶來了巨大收益,就我接觸瞭解,很大一部分人在校外培訓上面分的一杯羹!


作為一個曾經在輔導行業創業失敗的人,來談一下校外輔導這個行業。

無疑校外輔導是個暴利行業而且這個行業的市場還在進一步擴大。本人先後在北京和石家莊從事過課外輔導,也自己創辦過輔導班,對這個行業有所瞭解。

課外輔導的利潤就是賺取課時費差價。這個差價還是很可觀的。一般機構給老師的課時費在學生學費的三分之一左右,甚至更低。也就是收學生300給老師100。2/3以上的學費收入進了老闆腰包。石家莊這邊機構一對一的課時費在400元到500元一次每兩小時,也就是學生每上一次課,輔導班就能收300元。北京輔導價格更高,一次一對一課大概在800到1500不等。

以上說的是收入,再談下輔導班的開銷。輔導班的開銷主要三方面:房租、廣告費、員工工資。房租是固定的,看自己定位,有寫字樓、門臉還有民房。員工工資其實開銷不大,因為輔導班員工主要是負責市場也就是招生的。類似於公司銷售,此類工作一般都是底薪加提成,因此輔導班老闆基本立於不敗之地,招上學生了多發錢,不招學生少發錢。輔導班最大的支出可能就是廣告費了,這一塊無法覈算具體成本,因為廣告費能進一步帶來收益。

總之,校外輔導基本算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行業。只要能招生就能盈利。學而思老闆能上胡潤排行榜也就不奇怪了。只要一個機構盈利了,掙到錢再開一家,依次發展下去,穩紮穩打,形成全國連鎖機構,不愁掙不到錢。

當然這個行業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幹的,我就是創業失敗的典範。任何行業競爭都是存在的,生源是輔導班的命根子,這個行業前期沒生源時是最困難的,一定要熬過去,熬過去了,好日子就來了,熬不過去就和我一樣關門大吉了。輔導班這個行業主要靠積累,只要有學生就不會賠錢,然後慢慢壯大自己。當然近幾年又興起了網路授課,有的輔導班還有自己的研發團隊,在我看來這些都是輔導班適應市場適應潮流做出的一些改變,校外輔導的本質並沒有變,還會以一對一當面教學和小班教學為主。線上輔導互動性有點差,這幾年一直不瘟不火。校外輔導搞研發搞教研更是難度大,因為這個行業人員流動性非常大,研發團隊的穩定性都難以保障。

以上一個從事過課外輔導行業的老師的一點小小感悟,感謝大家!


謝謝邀請。中國家庭財富日益增加、中國家長對其子女教育日益重視及中國以考試為主導的錄取方式,使得我國課外培訓在教育行業佔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但同時教育培訓行業的增長伴隨著大多數學生輔導壓力,過重課外負擔引起了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今年2月份以來,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先後印發了《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關於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機制的通知》等,推動開展為期1年半的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經中央深改委審議同意,今年8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這是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構建長效管理機制的一個重要文件。截至12月12日,全國共摸排40萬所校外培訓機構,發現存在問題的機構27.3萬所,現已整改24.8萬所,整改完成率達到90%。廣東、西藏、廣西、浙江、上海、甘肅、安徽、寧夏、河南、福建、江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山西、四川等14地整改完成率達到95%,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

那麼目前我國校外培訓市場發展如何呢?數據顯示,中國校外培訓行業所得收入從2012年的2281億元增至2017年的3930億元,六年同比增速都保持在10%以上,年均複合增長率為9.49%。初步估計2018年中國校外培訓業在校人數將達到17001.46人,並且在未來兩年內保持穩步增長。而人均輔導花費也將不斷增長,預計到2020年人均花費在6862.63元左右。得益於校外培訓人數的增多和花費的增加,隨之而來的校外培訓市場規模也將迅速擴大,預計到2020年中國校外培訓市場規模將超5000億元。

如此龐大的課後輔導市場,越來越多的教育培訓機構加入到分蛋糕的行列。經過近些年的發展,目前校外培訓市場目前逐步湧現了新東方優能中學、好未來、學大教育、龍門教育、昂立教育、高思教育、佳一教育等行業龍頭,其中好未來、新東方優能中學和學大教育位列教輔市場前三甲。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國內校外培訓市場競爭格局如何?

校外培訓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1.新東方

新東方成立於1993年並在2006年9月7日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為中國大陸首家海外上市的教育培訓機構。據最新財報數據顯示,新東方第四季度完成營收7.01億美元,同比增長44.1%;凈利潤6508萬美元,同比增長17.4%。毛利率57.28%,凈利率9.28%。新東方2018年全年完成營收24.47億美元,同比增長36%;凈利潤2.96億美元,同比增長7.9%;毛利率56.45%,凈利率12.1%。

從全年來看,K12教輔業務貢獻了59%營收;增速方面,優能中學收入增速約為44%,泡泡少兒收入增速約為51%。學生報名人數20.58萬人,學習中心1081家,學校總數87家。同時,新東方預計2019年第一季度營收在8.3-8.5億美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好未來

在課後輔導方面,與新東方並駕齊驅的是學而思。2013年學而思改名為好未來。數據顯示:2018財年好未來營收同比增長64.4%至17.15億美元,得益於招生人數增長推動,全年毛利率為48.6%,同比略降1.4%。受Q1/Q2毛利率下滑拖累,Q3/Q4毛利率已穩步回升。全年營業利潤為2.56億美元、凈利潤為2.46億美元。

2018財年好未來凈收入增長64.4%,入學人數增長89.3%,小班教室數量增加2373個,與2017財年擴容相比,總體容量增長30%。2018財年第四季度好未來實現了強勁的財務業績,凈收入5.041億美元,增長率為59.4%;學生入學人數同比增長95.7%。本財季,學而思增加了15個學習中心和284個培優小班教室,同時好未來不斷向新城市擴展。截至2月底,好未來在全國42個城市共有594個學習中心,其中培優小班426個,摩比小班9個,勵步小班63個,一對一96個。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學大教育

學大教育集團(NYSE:XUE)「學大教育」創立於2001年9月,一直以來專註於利用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先進的信息技術,服務於中國教育服務領域,是目前國內個性化教育的領導者,總部設在北京。歷經17年的發展,目前已在77個城市開設了408所個性化學習中心,在全國擁有16000多名員工,其中專職教師超過8000名。學大教育創造的菁英學堂打造中國真正的精品培優小班,實現「小班教學,一對一關注」個性化教學理念的新突破。目前已經開設菁英學堂的地區有:廣州、上海、杭州、北京、西安、濟南、太原等。

學大在業內率先提出並實踐了6對1服務模式,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個性化教學輔導服務,包括:專業的教育諮詢師、資深的學科教師、細緻周到的班主任(學習管理師)、優秀的陪讀教師、心理諮詢專家、個性化教育專家。根據教學組織形式的不同,學大教育的模式包括1對1、小組教學和班級串講等教學形式;根據個性化教學對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學大的個性化教學計劃,可以理解為全程1對1個性化教學,通過授課、陪讀、答疑3種輔導方式,獲得知識、能力、習慣3種提升結果的「133」提升計劃。

資料來源:學大教育

4.龍門教育

龍門教育處於K12教育培訓行業,長期聚焦中高考復讀培訓細分賽道,是集教育培訓、產品研發、教學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教育服務機構。公司主營業務是面向初中高中學生提供短期集中式培訓、K12課外培訓(B2C業務)以及教學軟體及課程銷售(B2B2C業務)。截止2017年12月31日,龍門教育K12課外培訓業務在全國11個城市開展,校區數量61個,在讀學生人數5,100人。2017年K12課外培訓板塊增加9,506萬元:重點開設一對一教學和小班授課模式,引入教育科技產品,擴寬了課外輔導的服務渠道,公司憑藉精良的師資團隊和高質量的教學水平,單店業績規模顯著提升。

數據顯示,2014-2017年龍門教育經營業績持續增長,四年營收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40.99%,凈利潤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96.17%,增長十分迅速。2017年龍門教育實現營收3.98億元,同比增長64.93%;凈利潤1.05億元,同比增長50.56%。到2018年前三季度,龍門教育已實現營收3.6億元,增長29.96%;凈利潤8503.67萬元,同比增長39.17%。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大山教育

大山教育集團創辦於1998年,是一家集中小學課外培訓、青少年親子教育、自主教材研發、教師培訓認證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教育機構。創辦20年來,大山教育已發展成為中部地區中小學課外輔導領先品牌和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民辦教育機構。旗下包含大山外語、小數點數學、御夫子語文三大K12課外輔導子品牌。在鄭州市擁有80餘所直營校區,全國500餘所加盟分校和教學中心,覆蓋17個省、市、自治區,年培訓學員突破50萬人次。2016年12月21日,大山教育在新三板成功掛牌,成為華中地區K12教育品牌上市第一家!

2017年大山教育新增加27個教學點,全年在讀凈人數43546人,比2016年增加14698人,增幅50.95%。2017年大山教育實現營收2.17億元,增幅160.82%;實現凈利潤3195.86萬元,同比大增477.69%。大山教育主營業務為K12課外輔導培訓,培訓收入為主營業務收入,2017年培訓收入佔總收入的98.65%,比同期佔比95.22%提高了3.43%。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近年來各種技術手段的創新,消費者越來越開始接受在線教育的模式和效果,互聯網天然的聚合效應開始逐步顯現。大量的在線教育公司或平臺公司進入TOB模式,傳統的線下機構特別是語言類的三四線城市機構將快速融入真正的O2O教學模式。另一方面,行業快速增長疊加行業龍頭市場份額逐步提升。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校外培訓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從業者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學而思作為教育培訓行業裡面的大佬,他的創始人兼CEO張邦鑫登上胡潤富豪榜,也不是稀罕事了。

那麼,針對題主的問題,我將從以下幾點來回答。

一、為什麼那麼多孩子要上輔導班?

1,中國的教育現狀,應試教育普及。相信這也是校外教育培訓能夠立足的根源。成績,特別是高考成績,幾乎成了中國學生通向人生金字塔尖的最重要途徑。對於很多普通的家庭和學生,高考成為了成本最低,最公平的選擇,只要在學生階段付出足夠的努力,就可以在應試教育的路上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2,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尤其是一二線城市,學生人數眾多,人人都對僅有的幾所名校趨之若鶩。然而上名校並沒有那麼簡單,學校裡面的課程,畢竟是源於課本,拔高的內容不多。而想要進入名校,升學考試中經常會涉及到超綱內容,那這些內容,從何而來?當然只能通過課外來培訓來實現了。

3,中國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現在的孩子,大多還是獨生子女,家長們對孩子的期望也是非常高。不願使孩子在學習上落後一步。別人家的孩子報了什麼班,自己家的孩子也一定要報,有的時候光數學就報好幾個。沒辦法,這就是現狀。

二、教育機構為啥能掙那麼多錢?

1,小班制的開放,收費的提高。原來的教育培訓機構,都是大班教學,一個班60多個孩子甚至更多。而學而思開創了小班教學模式,一個班20多孩子,這樣就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教師對每個孩子的關注更多,也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教學效果。家長也更信賴,所以,收費更高一些,學而思的利潤空間也就更大。更不要提現在才興起的雙師課堂了。

2,更低成本的網校。網校是什麼,就是在網上直播課程,連教室這些硬體成本都省了。而對孩子來說,節省了去培訓機構來回的路程和時間,一次購買,長期有效反覆看,收費還不低,你說學而思能不掙錢嗎?

3,更低成本的宣傳和模式。別的企業靠什麼來宣傳?學而思靠什麼?稍微懂點的人都知道學而思的宣傳窗口——家長幫。家長幫以論壇起家,在論壇運行的基礎上為學而思帶來了超級大的口碑和流量。且不說家長幫還有自身的收益。

所以,學而思為啥那麼掙錢,培訓機構又為啥那麼掙錢,我想遠不止我上面總結的幾點了。

但是,教育是令人尊重的行業,也是責任深重的行業。作為教育機構,尤其是學而思,新東方這樣的領頭羊,就不能把掙錢作為唯一目的,而要真正把培養人才,傳承知識作為最重要的責任。


說到校外培訓機構,我首先想到的,並非是像學而思這類以升學為目的、針對3-18歲學生開設的專業課程培訓,而是以就業為目的、針對大專和本科畢業生開設的職業技能培訓,譬如程序開發培訓、PhotoShop技術培訓、動畫製作培訓、UI設計培訓、網站開發培訓等。

我曾在一家職業技能培訓機構擔任過一年時間的遊戲編程培訓講師,對此類培訓機構略有了解:

所培訓的技能不同,培訓期也長短不一,普遍3-6個月,有的技能課程,比如遊戲編程,又細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班。初級班收費2萬,中級班4萬左右,高級班6萬左右,每個班20-30人。

初級班主要針對零基礎學員,包括對遊戲行業感興趣的應屆畢業生、從其他行業轉行遊戲開發的往屆畢業生等。這些人或者沒有收入、或者收入不高,通常都會與培訓機構達成分期還款協議,先入班學習,畢業後用工資償還培訓費。

半年的培訓,只能讓他們掌握最基礎的遊戲編程知識,畢業後他們的月薪平均3000-4000,也就是說,培訓費需要他們半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工資來支付。

中級班和高級班針對已經有一定遊戲開發經驗、想要繼續提升的學員,這些人已經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但是4萬、6萬的培訓費對他們而言依然不是小數目。

收費不可謂不高,利潤不可謂不大。

收費居高不下,報名者卻絡繹不絕,歸根結底依然是供需配比。

目前,中國的大學教育,尤其是IT和互聯網方向,重理論而輕實戰,很多學生畢業之後,發現自己在學校掌握的知識早已老舊過時,無法適應企業和公司日新月異的要求,求職過程屢屢碰壁。

職業技能培訓機構,恰好充當了學校和企業之間的橋樑,它在最短的時間內對學生進行職業化的培訓,讓他們儘快轉型,從理論型人才變為實戰型人才,投其所好,滿足企業的嚴苛要求。

正因如此,很多找工作不順利的學生才會紛紛將目光轉向培訓機構,希望通過培訓機構的包裝,讓自己搖身一變,順利步入職場。

需求多了,收費自然水漲船高。


學而思那種高大上的,沒接觸過不瞭解。我就身邊小縣城的培訓機構說下自己知道的吧。

這幾年校外培訓機構蜂擁而起,從還在掙辛苦錢的「小飯桌」,到做比較高端品牌的培訓機構,都涉足了與學生學業有關的各種補習。「小飯桌」剛開始只是接送孩子、管中晚飯、看著寫作業。

看到補課這塊大蛋糕,當然也想分塊享用啊。於是利用其「小飯桌」的優勢,給這些孩子做起了補習,他們的收費相對還是比較低的。

做品牌的,剛開始時大部分做的都是英語、寫作。

他們的收費是比較高的,一本書的學費就要七八千,但是競爭也是很激烈,做英語的各個品牌就不下十家。這類輔導班為了避免學生流失,利用手中學生資源,也相繼開設了數理化等科目。

還有就是做「衝刺班」「保過班」的。

「保過班」針對的是初中「史地生」結業考試;「衝刺班」針對的是初升高考試。一般2-3個月,時間不等、價格也不等,一般兩萬左右。他們的承諾是「過不了,費用退一半」,家長們看著,感覺是體現了補習班的實力。其實,這是他們給家長們的錯覺,他們的理念是:「管你考上考不上,只要來個學生我就至少收入一萬了」。

而這些機構,起點不一樣,對環境要求也就不一樣。房租、師資等費用超不過其收費的一半,利潤最少百分之五十。

補習機構,的確是良莠不齊,網上也爆出許多家庭,花費了巨額補習費用,孩子的成績,卻不見提高,有的反而下降了。2018年2月13日國家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出臺的治理校外培訓機構的通知,是場及時雨,我們期待雨後是晴朗的天空。


作為一個在過培訓學校上過幾年班的人來說,校外補習機構分為三種:1.純屬有教育情懷的人開的;2.為了賺錢的商業模式;3.跟風。

第一種,也就是有教育情懷的人開的,純粹就是希望提供給學生一個學習的環境,給想幫助學生提高成績的老師一個平臺,考上理想的學校。

收費不高,盈利也不高,基本大頭都給老師課時費、交房租了,剩下的一部分錢發工資給員工。

比如一個學生一對一上課兩小時的收費是200元,老師就拿到80-11元,還得減去招生提成、學管維護費。

但是這類培訓學校依然門庭若市,因為對師資的選拔卻很嚴格,在校大學生、剛畢業的學生堅決不用,很多以賺錢為目的的老師都嫌給的課時費低,不願意來。久而久之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認可,口碑很高,一些老師也願意來給學生補課,課時費低也不在乎。

第二種,純粹是為了賺錢,有懂教育的,也有不懂教育的,反正為了盈利各種手段用盡,師資力量參差不齊,在校學生、剛畢業的學生都可以來教書,而且很多老師都是靠包裝打造出來的,儘是忽悠人的包裝與廣告。

這類的補習機構很賺錢,幼小銜接、小學小班制、小升初、初升高、高考輔導、全日制、半日制等等,收費很高,還有各種套路,給家長學生一種比考學校還難考進培訓機構的錯覺。

有的補習老師一天可以拿到幾千上萬的課時費,有的靠真本事賺錢,有的就是靠吹噓賺錢,就是給家長學生洗腦。

老師拿的高,機構盈利也高,比如一個老師一天課時費可以拿到5000,那麼補習機構所盈利的錢就可能到10000到15000,二十個老師在機構上班,機構一天的盈利就是20-30萬。

把招生老師的提成、學管提成等員工的薪水發掉,把房租交了,廣告費、網路營銷費用除去,基本就是純利潤了。

第三種,跟風,看著培訓機構賺錢容易,也跟著開,結果才發現和想像的不一樣,要麼轉向經營,要麼開闊思路尋求外界資源幫助。


過年剛開學後不久。孩子才剛入學沒一兩周。學校和校外的各種培訓就開始找上門。針對校外培訓掙多少錢不知道,反正報道出來的都是很掙錢,而作為學生家長,對校外培訓有話要說:

在我們80後讀書時期,校外培訓還沒這麼火熱,原因有兩點:1、那時候學校老師教的很細緻,學生自學能力強,自律能力也比較強,而且學校管的也很嚴,加上信息沒那麼發達,學生接觸外面的東西比較少,基本是掌握了書本知識就可以應對考試;2、那個時候大部分家庭不是特別富裕,而且勞動掙錢也佔用了家長的時間和精力,加上觀念也比較落後,因此孩子正常上課就夠了,讓孩子參加課外或校外培訓既沒有那麼多資金也沒那方面的意識。

那個時候更多的應試教育,而現在不但要應試教育還要素質教育,德智體全面發展。

而現今,不是孩子不努力,也不是學校老師教的不好管的不嚴,而是信息太發達,孩子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光靠學校上課的時間根本不夠。

還有就是在我們這一代由於家庭等原因沒有能學習一些才藝,以至於在社會上喫了不少虧,加之生活條件也改善了,經濟條件也比以前好了,所以就想讓孩子儘可能的多學一點東西,不想讓他們以後在喫我們喫過的苦,因此也就儘可能的讓孩子多參加課外或校外培訓。

培訓機構基於現在家長的這種心理,廣開培訓機構,大量宣傳和推廣參加培訓的好處,當然不是說這樣不好,而是說在這種環境下,父母除了讓孩子多參加培訓外還有別的選擇嘛。

現在又是二孩子時期,有了這麼多孩子需要參加培訓的市場需求,只要是正規的培訓機構,有好的口碑,相信家長還是願意讓自己孩子去他家機構培訓的,至於機構是否能不能掙錢,能掙多少錢就只要他們自己知道了。

各位廣大的網友們你們贊同我的看法嘛,如有其他意見歡迎給我留意或評論區評論,我們一起討論喲。


利潤肯定有

第一:在中國K12市場巨大,按一年出生人口在2000萬來計算,K12階段可覆蓋2.4億人口。校外教育培訓市場空前火爆。

第二:中國文化背景決定,中華民族是全世界最重視教育的民族之一。從孟母三遷故事裡就透出老祖宗骨子裡就重視教育。加上人性骨子裡愛競爭,愛攀比,所以校外教育產業無需教育消費羣體的心智,都會主動出擊。

第三:國力上升,帶動全國2.3億中產階級助推世界級的消費升級,其中一定不缺教育產業。目前市場上主要有素質類,應試類(不包含成人),語言類等校外培訓機構。主要能滿足家長們的需求,服務和課程對學生有幫助,中產階級家庭肯定有能力支付。

第四:如果這些機構運作的好,獲客途徑多元,廣泛,在消費升級,4G,5G網路提速的當下,在線教育會更加入魚得水。

總之:只有你有能力獲客,不管線上,線下均有能力提供好的,專業的產品,服務。市場又具備多元化,多地域,多年年齡段等個性,定製化服務的屬性,校外培訓這個賽道何時入場都不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