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題主

沒想到隨便提了一個問題會刺激到這麼多人,懟我的人很多,我倒是不會在意,大家有自己的想法立場很正常。

提這個問題的初衷我也不是專門挑事的,也是本著漢服能發展的更好心態來交流一下,可能一些人錯會了意或者我的表達上不夠嚴謹客觀以至於批判聲這麼多。(原題目已經改的面目全非了)

至於穿漢服要不要束髮,我的立場一直不變,正式場合最好束髮,比如參加一些宣傳活動等等需要對外展示漢服形象的時候,我的理由根本就不是什麼古人束髮我們也要束髮,也不是什麼結了婚的盤發沒結婚的不盤發,有好多人用古人還裹腳你要不要裹腳,我喜歡關你什麼事等這種理由來懟我,我不是什麼復闢黨,沒興趣搞這個,我也沒理由沒興趣干涉你的自由。知乎就是個交流觀點的地方,我的觀點僅僅就是束髮更精神,形象上更統一,因為民族性歸根結底不就是鮮明而相同的形象文化才顯現出來的嗎?

如果說希望漢服變成我們的民族的代表服飾,那麼一個更簡潔更統一的外在形象符號不是更容易在大眾間傳播嗎,如果說把漢服當做一個產品來營銷,那麼統一的符號化形象不是更加容易形成品牌印象嗎?

其實我不反對披髮,反對的是過度的影視風跟仙女風,因為這麼做跟漢服日常話明顯相違背,你想把漢服當做一件正常的民族服裝穿出來,結果又把自己朝古裝劇形象去打扮,這不是有點奇怪嗎?

最後,我是友軍,別開炮!

還有把題目改成說我審美障礙的什麼鬼?


(原題主有審美障礙)我覺得韓服和服的女生盤梳起來的頭髮又簡潔又精神也很有傳統的感覺,為什麼我看到很多視頻裏的漢服活動的時候女生都不盤發呢,各種各樣的髮型都有,是不是大都被古裝劇帶偏了?她們不覺得這樣很混亂嗎?(這個是有什麼問題嗎?又沒嫁人為什麼要盤頭?感謝萬能的知乎可以讓我直接diss這個改題目的)


韓服不知道。

和服的話,在日本呆過兩年,節慶時穿和服的妹子什麼髮型都有,不一定是盤著的。

基本上是染髮+各種卷,就算是盤發,也不是很傳統的盤發,而是很現代的蠍子辮、花苞之類的,而且會假裝不經意地東一縷西一縷垂下來一點修飾臉型的散發。

不過年長的阿姨輩倒基本都是很正式的髮型。

簡單說,在他們看來,和服是他們的「民族服飾」,而不是「古裝」,用不著髮型妝容動作神態全一副古人做派。



要結漢婚,化妝師請了一位喜歡漢服的化妝小姐姐

她接了我的單以後很不安,特意花4萬去楊樹雲老師(看過87紅樓的朋友們應該不陌生)等處學妝發。試妝那天她花了四個小時給我梳頭化妝

我覺得我們普通人沒有那個時間精力吧。

婚禮當天我和伴娘的妝造,伴娘她只來得及給她們簡單梳頭,最後還是沒趕上午飯(ノへ ̄、)

現在一般穿韓服和服的年輕人髮型也是現代簡化的,要復原點,得考慮能力時間金錢。

有趣的是,遊走在漢服愛好邊緣的伴娘姬友們經過婚禮後已經入坑決定研究髮型了,我們一致認為4分衣6分妝造,髮型其實很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我的姬友羣整天喊著喫土的重要原因_(:?」ㄥ)_


恕我直言,這恰恰是提問的人對中國傳統文化不瞭解才會有此疑問。

中國傳統文化裏女生在未出嫁的時候是不盤頭的,到了16歲是出嫁年齡了才會盤頭,所謂「及笄」,把頭髮盤起來用簪子固定。所以後來 及笄 = 女子要出嫁 。

這種風俗一直保留至今,尤其在一些邊遠農村,依然保留這個風俗,就是所謂的「上頭」,女子不出嫁為人婦,是不能盤頭的。散發 = 少女;盤頭 = 人婦。即使是在城市裡,現在出嫁時候婚慶行業專門有負責盤頭的,你見過那個女生扎個馬尾辮去結婚婚禮的?

在90年代的河南農村,我們那也嚴格講究這個,女生可以剪短髮、碎發、燙髮、馬尾、辮髮——但是、有點家教的人是嚴禁女兒未出嫁的時候盤頭,尤其是用簪子別起來的那種盤頭;曾見過小姐姐洗頭以後用長把梳子把頭盤起來,結果被家人責罵把頭髮解開,這就是家教。調侃女生的時候,如果罵人家「想上頭」,以前是一種很不尊重的罵人方法。

這一點在60年代豫劇《朝陽溝》裏也有反映。左邊是銀環的媽,以及鄰居二大娘,都是要盤頭的。後面是栓寶的妹子未出嫁所以留髮辮。

銀環去幹農活,因為城裡人不熟練,辮子礙事,所以把辮子在腦袋上繞了一圈盤起來。

所以遭到了周圍其他小姑娘們的嘲笑:「銀環想上頭啦!」。導致銀環脾氣爆發。

所以,現代年輕小姑娘穿漢服不盤頭纔是正確遵古,如果已經出嫁了女生不想彰顯已為人婦不盤頭也沒什麼問題。

而恰恰是有這種疑慮的人,一是對我國傳統文化不瞭解;二是哈日哈韓,什麼都以為日韓的就是正宗。

所以,穿上漢服的女孩們,請盡情發揮你們豐富多彩的髮型,給街頭增加別樣的風景。

————————

太開心了。我就喜歡手撕 穿褲子教原教旨主義者。穿個布衫能穿出原教旨主義者,穿個褲子能穿出原教旨主義者,梳個頭能梳出原教旨主義者。真可謂蔚為壯觀,比中東黑袍圈都狠十條街啊。

讓穿褲子梳頭原教旨主義者來的更猛烈一些吧。我這壓根不過癮。

————————————

補充一點資料給照貓畫虎派的瓦哈比派看看過把癮。


見過穿著齊胸襦裙的小姐姐披著一頭紅色捲髮;見過身著魏晉的小姐姐蹬著高跟鞋走進了都市繁華,萬家燈火;見過一襲短袖白T的小姐姐下身配了馬面……傳承是為了復興,不是為了復古;正衣冠正的是德行,不是一味追求古制;著我漢家衣裳,是為了興我禮儀之邦,而不是固守那一層形制。

每次某音有穿漢服的小哥哥小姐姐,一堆人在底下說人家帶美瞳戴眼鏡不盤頭不戴假髮,您要要求古代怎麼來現在就怎麼來的話,要不再找個皇帝出來?

要將傳統融入生活就要讓它真正能和生活貼合,個人覺得正式場合如祭祀,婚禮,笄禮,冠禮等有必要對髮型上心,但是平時,別人怎麼穿,又與你什麼關係呢?所謂日韓的服飾妝造正確你有了解過多少呢?選擇復興不是為了讓復興變成負擔,是為了適應時代更好的傳承,希望每一位同袍都能不忘初心就好,畢竟槓精太多,何必理會。


韓服我不大清楚,和服稍微有一點瞭解,說一下自己的見解。

很多人覺得漢服對國人而言和和服對日本人而言,地位是等同的。其實不然,漢服在我國,對多數人而言(對非考據黨而言),其實更接近於日本「和洋折衷」的「大正浪漫」(這裡說的大正浪漫指的是一種現代服裝風格,並不是真正的大正時代服裝),即外觀上、物質上借用了傳統,內在審美卻是現代的,因此其最終產物也不可能是嚴守傳統的,而是帶有大量現代色彩、個人色彩的東西。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現代和服與漢服一個很大的不同在於,現代和服在日本從未「斷代」過,而「漢服」是一個業已消失、然後重新出現的東西。對於日本人而言,和服有既定的、成熟的審美和約定成俗的穿法,而漢服對國人而言,陌生程度不啻於「舶來品」。

現代的和服基本上脫胎自江戶時代,早在明治維新之前就已經定型,此後怎麼修改怎麼改良,款式大體上在一個框子裏。更古老的平安裝束則被皇室和神官等特殊職業保留,雖然穿的人少但也沒有消失。正因為和服並沒有斷代,因此人們會習慣性地按照流傳下來的穿著搭配去搭配和服。江戶時代人們覺得女人應該束髮,大家也就約定成俗選擇在穿和服時束髮。類似的,穿平安時代和服的人大多選擇披髮,因為平安時代的審美就是披髮(由宮家和神職流傳下來的穿法和審美)。

而我國的漢服,每隔數百就會因為外族入侵或經濟、文化條件變化而產生劇變,這一點在清朝尤其明顯,因此對於後人而言,前朝服裝是一種僅僅存在於書畫/博物館裡的東西,和這些服裝共生的審美、觀念等並沒有一起流傳下來。既然這些審美沒有流傳下來,就意味當人們再次穿上這些衣服時,腦海中的審美是「自己所身處的時代的」,而不是「這套服裝所誕生的時代的」,也就必然產生衣服誕生時認為美、現在認為不美的情況,假如不是追求復古,相信多數人都會選擇按照當代審美進行搭配。

實際上即使是在保留了較多「古代審美」的日本,和服的穿搭產生了顯而易見的現代化。就拿題主關心的「束髮」這個問題為例,雖然日本保留了「束髮為美」的和服審美(此處和服只常見的和服,不包括半截入土的平安裝束等),但束髮的方式卻是千奇百怪,完全看不出傳統風味了。

江戶時代是這樣束髮的

這樣束髮的

現代是這樣束髮的

這樣束髮的(右邊那位已經接近披髮了)

這是比較嚴肅保守的束髮方式。儘管保守,也已經與古代相去甚遠了。和服的現代化也體現在花紋、剪裁方式等多方面,這裡為了扣題就不多舉例了

就連審美傳統的日本人都選擇了現代化的束髮方式,題主就不要苛責完全是現代審美的妹子們選擇披髮了。

(其實我覺得很多漢服娘不束髮是受到了影樓風的影響,其實現代化的束髮更好看而且方便。完全披散的話會遇到很麻煩很熱這兩個問題吧)

————————————分割線——————————————

剛才我說漢服的定位類似大正浪漫,外觀古典內在現代。接下來各位可以看看大正浪漫是什麼樣子:

還記得李連杰版精武門裡那個漂亮的日本姑娘嗎?

實際上真實大正時代的衣著比現代的「大正浪漫」要保守一些,也沒有這麼花哨。現代的大正浪漫受到了洛麗塔風的影響

這張比較接近真實的大正時代

我不反對人們完全按照服裝誕生時的審美和穿法去穿衣服,但我同時也認為人們有權利想大正浪漫一樣按照自己的審美改造、穿搭傳統服飾的權力(至於那算不算漢服就超出我的知識範圍了,大正浪漫應該還是算和服的)。

同時我也主張,像和服一樣現代化,是漢服的必經之路(實際上也已經走上了)。

至於漢服圈子內對於改良版漢服、現代化搭配方法的漢服算不算漢服的撕逼我就無意參與了。

(話說日本如果存在原教旨主義和服黨的話,不知會不會在網上瘋狂手撕大正浪漫和現代和服)

——————————————————分割線————————

以下內容純為博君一笑,和問題無關。

關於和服的束髮,其實除了上圖那些比較常規的,更現代化的束髮方式也是有的(笑),比如:

雙馬尾可以有

羊角辮也可以有

人妻即死flag髮型

citrus同款髮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