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從來也沒有被所謂的十八路諸候擊敗,擊敗董卓的只有一路人馬,就是孫堅所率領的人馬,其他所有諸侯,包括曹操,都是被董卓吊打。

董卓的撤退本來就是計劃好的事情,包括從洛陽遷都到長安的計劃,董卓是最先派出手下護送漢獻帝離開洛陽前往長安,相反董卓自已卻是最後一個離開洛陽的人,如果董卓害怕,也犯不著自已斷後。

董卓即使撤離了都城洛陽,但是在洛陽通往長安的所有交通要道和必經之路,都部署了重兵把守,董卓手下最重要的三個中郎將,牛輔駐守安邑(今山西運城市鹽湖區),段煨駐守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董越駐守澠池(河南省三門峽市),即使所謂的十八路諸侯有膽子去追,也未必能夠擊敗董卓的手下。

從這裡看出,董卓的撤退不僅有計劃,而且對於拱衛長安作了相當細緻的軍事部署,董卓將重兵全部布置在洛陽與長安之間的交通要道,關東聯軍要想攻擊董卓,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來看所謂的十八路諸候。

反董聯盟是袁紹發起的,袁紹仗著自已四世三公的名號,袁家門生故吏遍天下的優勢,誅殺宦官的功勞,以及董卓滅門袁家的世仇,發起反董聯盟,袁紹發起反董聯盟沒有一個目的是為了攻打董卓,相反袁紹的目的卻是乘機揚名立萬和爭奪地盤。

從袁紹在反董聯盟中的表現就能看出,十幾路諸候聯軍並沒有對董卓發起過一次攻擊,相反駐屯在酸棗,整日設置酒會,無所事事,等到糧食吃完了,十幾路諸侯就回家了,其中兗州刺史劉岱還因為矛盾殺了東郡太守橋瑁,要知道橋瑁才是正史中假傳朝廷詔令,第一個號召反董的官吏,只是袁紹的名聲更大,有了袁紹響應,反董聯盟基本上也就成行了。

在所有諸侯中,只有曹操和孫堅敢於起兵攻打董卓的軍隊,不同的是曹操失敗,差一點就送了命,而孫堅是先敗後勝,還殺了董卓的部下都督華雄,擊敗了董卓手下的中郎將徐榮和呂布,並擊敗了親自斷後的董卓,而孫堅才是所有諸侯聯軍中,董卓最顧忌的人。

正因為十幾路諸侯討伐董卓,原來就是各懷鬼胎,所以誰也不願意帶兵攻打董卓,而消耗自已的實力,在東漢末年中央政府處於董卓控制,皇帝作為傀儡的情況下,各路勢力想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搶地盤,有了地盤就有人口,就有糧食,就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本。

所以在董卓撤出洛陽後,十幾路諸侯作鳥獸散,甚至連洛陽也沒有去,就各自趕著回到自已的地盤去了,去忙著爭權奪利,忙著爭搶地盤,以發展壯大自已的勢力,整個東漢天下進入群雄割據的局勢。

在中央政府失去對地方上的控制之後,就必然就會出現群雄割據的局面,這樣地方上政治就由這些軍閥或者諸候來掌控,這些人自已搶地盤都忙不過來,還會去追擊董卓的軍隊嗎?包括袁紹在內,都是這種心態,何況其他人。

當然了,袁紹原來只是勃海太守,除了回去搶地盤,發展壯大,袁紹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另立皇帝。

自從董卓廢除劉辯,改立劉協為皇帝時,袁紹就一直不承認董卓所立的皇帝,想通過另立皇帝,來確定自已的權威,如果自已立的人真的成了皇帝,那袁紹不就是成了開國功臣和權臣嗎,就能和董卓一樣分庭抗禮了,這就是袁紹幼稚的政治主張。

袁紹選的人是漢室宗親劉虞,連劉虞本人都不同意,又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支持,因此袁紹的另立皇帝計劃破產了。

而與此同時,袁紹的弟弟袁術,卻因為搶了孫堅從洛陽帶回來的傳國玉璽,自已就想著立自已為皇帝,袁術比袁紹更蠢,袁術是自已想當皇帝,卻一點政治基礎也沒有,於是袁術最後就成了天下的笑話。


首先感謝邀請,以下所說僅代表個人觀點。

首先給大家解釋一下,在歷史當中根本就沒有十八路諸侯這麼多,最多十三,四路諸侯,還大部分只是名義上的討董,真正想要匡扶漢室討伐董卓的只有孫堅一人。像袁紹,袁術,陶謙等人只是派兵意思一下,你們想想一神帶十幾個坑能贏都有鬼了。

還有所謂的「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那就是小說里寫的,大家看看樂呵樂呵就得了,別當真,只是為了塑造他們的形象,殺了華雄的是孫堅,可不是咱們的關二爺。

如果按照小說來解釋的話,他們為什麼撤軍呢,是因為他們本來心就不齊,都有各自的算盤,在小說當中真正想要匡扶漢室的只有曹操,曹操最初的夢想就是成為一方大將,保家衛國僅此而已。像什麼袁紹,袁術,公孫瓚,馬騰等等之人全都是有自己的目的的。而袁紹之所以能當上盟主只能說出身太好「四世三公」的名聲夠大,就連袁紹在討董的時候他的頂頭上司就是韓馥,這是以官位來說的,以身份來說的話他還是袁氏家族的門生呢,所以在各有目的的前提之下,只能有袁紹來當這個名一上的盟主了。

為什麼撤回老家很簡單為了底盤,為了利益。都害怕自己在追擊董卓的時候他們背後捅一刀,以至於後方失守,在小說當中和在正史當中都是只有一個人真心實意的去追擊董卓,只不過一個是曹操一個是孫堅,真的是心寒啊。

「自古王朝皆以弱而亡,獨漢,唐。以強而亡」為什麼我們到現在都以漢人的身份自居,大家就可以想想當時的大漢王朝何其壯哉。

看看人家劉邦寫的大風歌,何其壯哉,雖然後世對於劉邦的品論不怎麼好,但是不可否認劉邦也是一位好的君王。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所以大家看小說別當真,就圖個樂呵就行了。

歡迎大家點贊,關注。我是 緦念 感謝大家


18路諸侯是存在演義中的概念。

真正的聯軍是沒有馬騰公孫瓚劉備孔融等人的。參戰者除了孫堅是真的遠征外,袁術起兵南陽,王匡河內,韓馥冀州,劉岱曹操張邈鮑信等自兗州,孔伷起兵豫州,袁紹被韓馥挾持幾乎只個人參加。分別在河內,酸棗,南陽三麵包夾董卓。

董卓是個軍事大牛,涼州軍更是天下強兵。

開戰初期,北方王匡被痛擊,豫州被踏破,孫堅剛入豫州也被打了個丟盔卸甲。

中期,董卓準備遷都。曹操鮑信主動出擊遭遇徐榮主力,力戰不敵。我猜測孫堅應該是靠袁術支持,否則不會那麼快恢復元氣,而他在陽人之戰能夠獲勝,很大原因得感謝呂布窩裡斗,胡軫軍不戰自潰。這就是送的勝利。

後期,諸侯們開始忙各自算盤,董卓為掩護遷都(盜墓),與孫堅戰於皇陵。屬於戰略撤退。孫堅入空城,各種撿漏,終成最大贏家。

以上都不是重點。只是背景。以下才是對問題的回答:

聯軍為什麼會散?

人和人的關係是很複雜的,我只能說從有限史料中去找出一些比較明確的的東西。

第一,聯軍沒有主心骨,袁氏兄弟不和。這是肯定的。袁術支持甚至指使韓馥軟禁沒有兵權的盟主袁紹。袁紹自然是採取了反制措施。招很損,拉公孫瓚攻擊韓馥。這也埋下了日後袁紹與公孫瓚漫長的河北對攻的伏筆。

第二,王匡也在河內,他對袁紹的處境熟視無睹。有可能因為他被董卓打爆了,沒心情和能力去管。但是,聯盟解散後,他就被胡母班的親屬及曹操攻殺,堪稱漢末懸案。因為曹操殺王匡沒有明顯動機,而且兩人都和蔡邕關係可以。我個人揣測,有袁紹指使。殺王匡的時間應該在,袁紹掌握冀州,曹操丹陽募兵結果遭到兵變投奔袁紹的這一時期。

第三,兗州面臨青州黃巾餘孽威脅。劉岱不會全力討董,因為青州黃巾軍實在是極大威脅,他不得不處理,否則老家沒了。

第四,袁術孫堅顯然是一夥的,但是孫堅和其他人都不是一夥的。孫堅這個人很獨。北上途中,以不資助自己討伐董卓為名,殺了一路官員,包括荊州刺史王睿。這種人非常可怕,很容易翻臉,為了豫州刺史以及豫州的控制權,奪了洛陽之後,回頭就跟袁紹委任的周氏兄弟火併豫州,全然不顧聯軍大局(袁紹也不地道)。孫堅聽說劉錶快速入主荊州,又回身去討伐劉表(不排除袁術指使),當然,此前孫堅因為各種原因,放棄了豫州。

第五,董卓沒留可乘之機。雖然遷都了,但是防線是牢固的。攻堅難度大,長安距離遠,自己願意打,自己的兵能不能支撐下去?古代徵召兵大多是本土或附近作戰,遠征的風險很大,包括糧草供應問題,軍心問題,最重要的還是錢。若非國家財政,就像曹操這類家境再富,沒有其他資金流,他的私兵又能供養到多久?人越多,越耗不起。

所以,本身就沒打過董卓,聯軍還各懷異志。不但遠征做不到,持久戰更耗不起。

不散何為?

因未有滿意答案,特留此回。


史書經常專美傳主,比如一件事是好幾個人一起乾的,本傳會寫得好像只有主角在干,其他人都沒參與,即使在場也宛如喊加油。

所以《三國志·武帝紀》為了突出曹操,就給我們一種只有曹操有心追殺、其他人(孫堅不在現場)都在畏畏縮縮地看戲的表象,《三國演義》的描述大概也是基於此。《三國志》原文如下:

二月,(董)卓聞兵起,乃徙天子都長安。卓留屯洛陽,遂焚宮室。是時(袁)紹屯河內,(張)邈、(劉)岱、(橋)瑁、(袁)遺屯酸棗,(袁)術屯南陽,(孔)伷屯潁川,(韓)馥在鄴。卓兵強,紹等莫敢先進。太祖曰:"舉義兵以誅暴亂,大眾已合,諸君何疑?向使董卓聞山東兵起,倚王室之重,據二周之險,東向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猶足為患。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遂引兵西,將據成皋。邈遣將衛茲分兵隨太祖。到滎陽汴水,遇卓將徐榮,與戰不利,士卒死傷甚多。太祖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太祖,得夜遁去。榮見太祖所將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

  太祖到酸棗,諸軍兵十餘萬,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太祖責讓之,因為謀曰:"諸君聽吾計,使勃海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守成皋,據敖倉,塞轘轅、太谷,全制其險;使袁將軍率南陽之軍軍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高壘深壁,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今兵以義動,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望,竊為諸君恥之!"邈等不能用。

但事實上呢?

其實《三國演義》在地理上犯了一個錯誤,曹操進軍的目標是奪取成皋,所以才會路過滎陽。如果他的目標是追殺董卓,是不需要經過滎陽的。

裴注《三國志·鮑勛傳》引《魏書》:

信乃引軍還鄉里,收徒眾二萬,騎七百,輜重五千餘乘。是歲,太祖始起兵於己吾,信與弟韜以兵應太祖。太祖與袁紹表信行破虜將軍,韜裨將軍。時紹眾最盛,豪傑多向之。信獨謂太祖曰:"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君也。苟非其人,雖強必斃。君殆天之所啟!"遂深自結納,太祖亦親異焉。汴水之敗,信被瘡,韜在陳戰亡。

滎陽一戰,鮑信受傷,其弟鮑韜戰死,說明這兩兄弟都參戰了,由此基本可以確定他們是帶著主力去的,參戰軍隊就算不是全部二萬,也有一大半。加上《武帝紀》記載張邈派衛茲參戰,可見加上曹操自己,至少三路諸侯參與了……而且事實上不止三路,因為被記載為「紹等莫敢先進」的袁紹等人,並不是沒有參與此戰!

裴注《三國志·臧洪傳》引《九州春秋》:

未久而袁、曹二公與卓將戰於滎陽,敗績。

人家袁紹明明參與了好不!

《典略》:

兗、豫之師戰於滎陽。

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也許也出兵了!

但是結果是聯軍敗了。裴注引《魏氏春秋》載陳琳所作袁紹檄州郡文,說當初曹操討董時的黑料:

至乃愚佻短慮,輕進易退,傷夷折衄,數喪師徒。

如果事情的真相是,袁紹等人聽了曹操的謀劃,出兵奪取成皋,結果在滎陽為徐榮所敗,於是大家覺得曹操這人不靠譜,也因此不再聽曹操的其他謀划了,是不是就合理多了也容易理解多了呢?


答: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們來看看這18路諸侯的各自的鬼胎:

先說18路諸侯與呂布、華雄對陣時,韓馥手下的大將麴義不在;袁紹手下的大將文丑、顏良不在;袁術手下的大將紀靈不在;公孫瓚手下有大將嚴剛不在;王匡手下的大將韓浩不在;劉岱的謀士程昱也不在,弟弟劉繇手下的大將太史慈不在!

只有張邈手下的大將曹操在!衛茲在!曹操手下的大將們悉數都在,汴水之戰曹操身負重傷,衛茲戰死沙場,被徐榮打的死傷大半…

二流選手悉數登場亮相,非死即傷,什麼俞涉、什麼潘鳳、什麼方悅?但是,問題是,袁紹與公孫瓚大戰的時候,誰敢不在!袁紹與韓馥較量的時候,一個都不少!為了保存實力,都不願意派自己的兵馬出戰。這樣的盟軍……

酸棗駐軍的將領每日大擺酒宴,誰也不肯去和董卓的軍隊交鋒。酸棗糧盡後,諸軍化作鳥獸散,一場討伐不了了之。


據《三國演義》講,董卓戰十八路諸侯難於取勝,就棄洛陽劫漢帝及大臣向西回長安。這時,如果盟主袁紹召集大家分工追擊,擬或可以消滅董卓勢力。但袁紹都按兵不動。曹操去質問,袁紹卻說「諸軍疲睏,進恐無益。」曹操自己率軍去追,中了埋伏,撈個老大沒趣。而孫堅夜晚在洛陽建章殿水井中,撈得傳國玉璽,自認有天子之分,便起了脫離聯盟,回家待時的心意。而此事卻讓孫堅的部下,偷偷告訴了袁紹。第二天孫堅託病辭行時,被袁紹揭穿。孫堅堅稱無有得玉璽之事,而袁紹威逼不讓,孫堅面子上過不去,就發毒誓說:「吾若果得此寶,私自藏匿,異日不得善終,死於刀箭之下。」古人非常重視發誓,各路諸侯見孫堅發了毒誓,就勸袁紹相信孫堅,但袁紹不理,仗著武力想收拾孫堅,而孫堅也不吃素,兩家幾乎火併。眾諸侯勸說,才各自懷恨散去,聯盟也就此宣告破滅。

《三國演義》這一回里有個烏龍。大家知道,滎陽在洛陽的東邊,如果董卓從洛陽撤回長安,不會經過滎陽。而《三國演義》中,曹操率自家人馬追殺從洛陽撤出的董卓軍隊,卻追到滎陽去了,而且中了埋伏,卻是有些說不通呢!


謝邀。

十八路聯軍討董卓,看似聲勢浩大,其實董卓並未放在眼中。雙方在戰場上,聯軍除孫堅等人偶爾小勝了一兩仗之外,並沒有佔到多大的便宜。所以,當董卓放棄洛陽退守長安時,聯軍並不敢追擊。其原因如下:

第一,董卓的軍隊戰鬥力極強,手下的呂布、李傕、郭汜等人也都是些著名的悍將;反觀聯軍則真正是一群「烏合之眾」,且各路諸侯心懷鬼胎,戰鬥力並不強;

第二,董卓事先已將皇帝和朝廷大臣以及許多民眾遷往長安,自己卻在洛陽抵擋聯軍的進攻。由於聯軍缺乏與董卓決戰的決心,使董卓在幾乎把洛陽城完全摧毀之後才從容撤往長安。如果此時聯軍繼續追擊,則勢必遭到董卓的埋伏,不信邪的曹操後來就是這樣差點送命的;

第三,洛陽無關中之險,放棄洛陽對於董卓來說是明智的。聯軍已經失去了在洛陽與董卓決戰的機會,對於退守長安的董卓,除了「望洋興嘆」之外,也就剩下散夥了。


首先說,董卓並沒有被聯軍擊敗,只是孫堅對董卓造成了一定的威脅。不過,孫堅的威脅只是暫時的,而且其餘所有的聯軍根本沒有任何能力進攻董卓,即便曹操也因為自己能力不足,敗在了董卓部下徐榮的手上。

當時,關東聯軍之所以撤退,最重要的原因是實力不足,其次是天下割據開始,遊戲規則發生了變化。

關東聯軍實力不足

小說中,關東聯軍為18路諸侯,每一路都有二三萬軍隊,少的也有萬人左右。但真實歷史上,關東聯軍只有13路,而且大部分都是臨時拼湊起來的雜牌軍,戰鬥力良莠不齊。

這13路諸侯分別是袁紹、袁術、曹操、孫堅、韓馥、鮑信、孔伷、劉岱、張邈、橋瑁、袁遺、王匡、張超。仔細觀察這些人可以發現,真正的大佬級軍閥很少,州牧、刺史僅有三人,分別是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像益州劉焉、徐州陶謙、荊州劉表、幽州劉虞和公孫瓚等手握重兵的人一個也沒來。

其餘大部分都只是郡守,實力有限。比如袁紹,當時只是一個渤海太守、袁術為南陽太守,矯詔讓天下諸侯勤王的橋瑁只是東郡太守。曹操更低,只是一個從京城逃跑的驍騎校尉。

他們臨時拼湊在一起,只是因為對董卓把持朝政的不滿。而且由於實力有限,他們也知道根本無法消滅董卓。

當時,13路諸侯分別屯駐三個地方。袁紹與王匡等人屯河內,曹操和鮑信、劉岱等人屯酸棗,袁術和孫堅屯魯陽。三路軍隊分兵前進。

董卓了解到聯軍動向後,先把漢獻帝送到了長安,自己鎮守洛陽,分兵部署防禦聯軍的進攻。袁紹看到董卓軍力強大,所以躊躇不進,曹操和鮑信雖然進攻,卻因為實力相差懸殊,被打的大敗,差點把命都賠上。

三路之中,只有孫堅一路有所進展,斬殺了華雄,擊敗了呂布,攻入了洛陽。但在孫堅攻破洛陽後,董卓早已經做好了更堅固的防禦,此時其他聯軍早已散去,袁紹還派人攻打了孫堅的大後方。於是孫堅也急急忙忙的撤回了老家。

袁紹為何攻打孫堅?原因在於遊戲規則的改變

當中央權威興盛時,諸侯進入京城便可以坐擁天下。但自從黃巾起義以來,地方軍閥崛起,中央權威衰落,尤其這一次關東聯軍討董之後,董卓撤到了長安,中央政府對各地的軍閥沒有了任何影響力。

因此,各地軍閥們想要擴大影響,進而走上權力巔峰,那麼只能是靠著自己的軍事實力一點點的吞併土地。這時,大家能夠選擇吞併的就是那些實力弱小,或者是昏聵無能的諸侯,和董卓硬拼顯然是一個弱智的行為。

這種情況,實際上在關東聯軍討董之前已經發生了。比如,袁術屯駐南陽,劉表就視袁術為眼中釘、肉中刺,想盡一切方法驅趕袁術。

當聯軍討董時,袁術就想反擊劉表,立穩腳跟,於是他在孫堅攻破洛陽後,就急急忙忙的派遣了孫堅攻打劉表。自己則幫助孫堅穩定後方,攻打袁紹派來的周昕。結果孫堅中伏而亡,袁術也被劉表切斷糧道,被迫離開了南陽。

情況類似的還有袁紹。中央權威衰落,袁紹意圖掌控天下,所以準備擁立幽州牧劉虞為皇帝。結果劉虞不同意,袁紹又圖謀拿下冀州,進而逐步并吞天下。

眼見大家都在攻打實力弱小的人,於是誰也不去啃董卓這個硬骨頭了。因此軍閥混戰的時代正式拉開了帷幕,每個人都在積極的吞併弱小,使自己強大。


因為聯軍根本就是各懷鬼胎,誰追誰就是冤大頭,冤大頭還不說,還要被人家看笑話;看笑話還不說,還有人不懷好意想背後捅你一刀。

所謂十八路聯軍,本身只是演義里的說法,正史上可沒有十八路諸侯,滿打滿算最多也就十一路,而且其中袁氏的勢力就佔了七路,不如說是袁氏討董卓比較恰當。

盤點一下各路諸侯在討董之後都做了什麼,就明白他們為什麼都不願追擊,急於撤軍。

最強大的諸侯袁紹與孫堅交惡,寫信給劉表,劉表截擊孫堅,導致孫堅陣亡。

袁紹自己,同公孫瓚翻臉,兩人為爭奪冀州展開了長期的戰爭,最後公孫瓚不敵,兵敗身亡。

袁紹又出兵搶奪了冀州刺史韓馥的地盤,這個韓馥,還是袁氏門生,本身屬於袁紹派系。

袁紹的弟弟袁術,也跟袁紹兄弟闔牆,跟公孫瓚和陶謙結盟,與袁紹爭霸。

袁術為了爭奪兗州,隨後又進攻曹操,結果技不如人,大敗而歸。他又退而求其次,率余部攻取九江,殺死揚州刺史陳溫自領揚州牧。

曹操當然也不會安分,先是與袁紹結盟,共同對付袁術,隨後又進攻陶謙,最終被劉備佔了個便宜。

兩路小諸侯——東郡太守喬瑁和兗州太守劉岱,一個要借糧,一個不肯借,實際還是利益的爭奪,結果喬瑁被劉岱攻殺,地盤和部隊都被吞併。

這十幾路諸侯之間,根本就是一筆爛賬,誰跟誰都無信譽可言,有的只是永恆的利益,這是軍閥的通性。

在漢末軍權逐漸轉移到地方的情況下,中央又沒有足夠的實力來對地方進行控制,特別是「廢史立牧」之後,州牧實際上成了一州的最高行政和軍事長官,再也不受朝廷控制,成為了實際上的軍閥,軍閥與軍閥之間必然存在著利益衝突。

所以,如果誰急著去追擊董卓,才是見了大頭鬼。冤大頭當然也有,比如曹操,結果其他諸侯在旁邊看好戲,曹操兵馬損失大半,幾乎陣亡,如果不是曹阿瞞福大命大能力強,三國的歷史早就被改寫。

既然不打董卓了,還待著幹什麼,趕緊各回各家,該打誰打誰,該被打被打,回去晚了,恐怕就要地盤不保。


董卓被十八路諸侯打敗後,以袁紹為首的諸侯聯軍,都不願意追擊,而急於回家,是為了什麼?

董卓被諸侯聯軍打敗之後,聯軍都不願追擊?這好像有點絕對了,至少應該還有一枝部隊,曾經奮勇追擊,雖然戰績很差,但其精神可嘉。要說為啥,涉及多種因素,主要是 :

第一,董卓雖敗,未受實質性損失,貿然追擊要損折實力。這一點,在隨後的追擊中得到充分驗證。作為討伐董卓發起人,曹操十分憤怒??,眼見盟主、眾諸侯都無心出兵,曹操只好帶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李典、樂進等陳留六將,以及剛組建的民兵隊伍,冒險追擊。結果,才追到滎陽,就遇上大麻煩。滎陽太守徐榮,與董卓商議,決定對尾追而來的軍馬,殺一個回馬槍,讓追兵知道厲害,自動撤退。

曹操以前雖然鎮壓黃巾軍,也打過勝仗,但那是烏合之眾,如今的正規軍,曹操還真是第一次對付,缺乏經驗和能力,只僅僅憑著熱情,就放馬狂追,看到前面董卓人馬,距離不遠,就要追上,曹操興奮不已,大叫道:逆賊,劫遷天子,流徙百姓,那裡去?就見呂布一馬當先,直衝曹操而來,夏侯惇趕忙上前接住,二將斗不數合,李傕、郭汜左右殺到,曹操急令夏侯淵、曹仁分別抵擋。但夏侯惇抵不住呂布,轉身就跑,這一下衝動陣腳,曹軍都是新兵,軍紀特差,戰鬥力弱,潰敗逃散,曹操都差點被抓住。

第二,看樣學樣,諸侯都有自己利益考慮。 盟主袁紹盯住冀州牧韓馥,先挑撥公孫瓚去打韓馥,預料韓馥會來求救,到那時各種機會可以利用。於是,袁紹殺掉韓馥部下關純、耿武,奪佔了冀州。袁紹還以盟主身份,給荊州劉表發信,叫劉表截住返回江東的孫堅,搜查孫堅私自帶走的傳國玉璽……。盟主這個熊樣,其他諸侯也樂得再干正事,抓緊時間,瞅機會,撈外快……比如,所謂打勝仗的孫堅,在進入洛陽滅火時,發現一具女屍,從女屍身上找到傳國玉璽,心裡就不安分了。編造一個理由,就要領兵回老家去,結果,孫堅這個事,被當時參與的一個小兵,為立功舉報給盟主,袁紹招來孫堅問詢,孫堅賭咒發誓,堅決不承認。雙方言來語去,話不投機,孫堅就賭氣帶兵回老家了。兗州太守劉岱,問東郡太守喬瑁借糧,喬瑁知驍利害,推辭不給,劉岱凶相畢露,乘其不備,殺入喬瑁大營,殺死喬瑁……。

第三,天下大亂,更擔心後院起火。不少諸侯看到曹操檄文,一時激動,憑著一腔熱血,就興沖沖趕來湊熱鬧,到現場一看,這TM真不是玩的,仔細一想,走的匆忙,老家也沒安頓好,現在眾諸侯都各懷鬼胎,有的乘亂製造事端,沒本事爭強好勝的,想到這萬一留守的,心起歹意,可就出來容易回去難了。罷罷罷,這閑事不管了,還是趕緊回去看看,把籬笆抓緊了。

第四,現實環境逼迫。董卓逃走之前,令李傕、郭汜帶五千鐵騎,捉拿洛陽富戶,插上「反臣逆黨」牌,一共數千人,全部斬殺於城外。還把洛陽數百萬民眾,強迫遷往長安,又令對各城門、街巷、民房,大肆放火焚燒,南北兩宮,火焰??連天;宗廟官府,盡為焦土。數百年大漢京城,成了一座空城,沒人、沒糧、沒生氣,有的只是死人鮮血,煙火彌天,呆在這裡享受霧霾,喝西北風嗎?

第五,利益得失不同。當場窩裡斗,粘便宜得好處的諸侯,需要轉移陣地,進一步擴大成果,鞏固既得利益。比如孫堅,就想利用玉璽大作文章,回去背靠根據地,才好放開手腳。在洛陽不說啥動作,還怕被抓住把柄;比如袁紹,搞跨韓馥、奪占冀州後,還想再幹掉公孫瓚,那就不能呆在洛陽附近;吃了啞巴虧,心裡窩囊憋屈的,想回去補充補充,東山再起,報仇雪恨,比如公孫瓚,回去帶上人,就跟袁紹幹了起來。還有些慫包諸侯,看這陣勢害怕,想趕緊躲開是非之地……。(808)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