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十來歲的小朋友無意間提及,自己的願望是學醫,但家人都盼著自己搞金融,孩子表示:實在不行我就考兩個學歷吧。我問:你願意這樣做?孩子眼中閃著光,脆生生地回復:「願意呀!」我能從他的聲音中嗅到甜蜜,盡己所能,讓家人開心、幸福,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每個孩子都曾擁抱過這種甜蜜吧?

我煞風景地想:過不了幾年,這個孩子就會明白:獲得雙學位非常之難;學不喜歡的專業是對生命的浪費;即便拿了雙學位,他也很難在做金融的同時兼職醫生……是聽從內心的聲音還是滿足家人的期望,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必須得做出取捨。

處在嬰幼兒階段(0-6歲)的孩子沒有強烈的「自我」、「他者」概念,與父母(撫養人)是一種共生關係。父母用心呵護,孩子感覺很舒服,他會認為這個世界是美好的,自己是可愛的;反之,孩子沒能得到合適的照顧,他會認定這個世界是「壞」的,自己是不被喜歡的。誰不希望自己是可愛的呢?因此,每個孩子都希望擁有一個舒服的氛圍。

孩子夢想通過努力,既不違逆家人,又不委屈自己。當兩者不可兼得時,他們常「懂事」的犧牲自己,以換得「世界(家庭)」的和諧。讓父母開心,慢慢內化為孩子的成長動力。「懂事」的孩子無須父母操心,可是等孩子長大,反而更費神:孩子習慣了服從與犧牲,人際互動中習慣性地壓抑自己的需求,迎合對方,總是「吃虧」、「被欺負」。這其中,影響最深遠的就是親密關係。

很多男孩、女孩在戀愛過程難以維護自己的界限,甚至不敢說「不」。例如:很抵觸女朋友選擇的驚悚片,依然遷就對方;受不了煙味,還在男朋友吞雲吐霧時忍耐;無底線滿足對方的物質需求;委屈自己與戀人發生性行為……「懂事」的孩子們像兒時一樣,不斷降低自我期望,以換得關係的「溫馨」、「穩定」。他們在最美好的年齡,最值得讚頌的愛情中,將自我徹底丟棄,乞求著對方的愛意。

與其等孩子長大再提心弔膽、費力勞神,不如在孩子自我意識發展階段,做好這三點,協助孩子建立好自我邊界:

首先,避免過度付出,溫和地拒絕孩子。有時,你做好了飯菜,孩子卻鬧著要吃其他的;剛從遊樂場回來,孩子又要出去玩……因為「不能忽視孩子的需求」,很多家長(尤其是媽媽)會硬撐著陪孩子。這裡有一個概念性錯誤:不滿足≠忽視。孩子建立邊界感的前提是——父母先得有邊界。通過言傳身教讓孩子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都有權利需要表達自己的意願。

其次,鼓勵孩子表達情緒。既然不能滿足孩子,孩子哭鬧就是難免的,很多父母耐著性子哄一會兒後,會變得煩躁,呵斥孩子。心愿無法達成,孩子本就難過,再被斥責,無異於雪上加霜。接納孩子的崩潰,陪孩子經歷期望破碎的脆弱、憤怒。只有這樣,他才能學會駕馭情緒。這份陪伴會讓孩子明了:拒絕需求≠拒絕自己。

最後,與孩子協商、談判。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多角度思考,列出解決方案(可以是多種)。然後與孩子商量,選出大家都能接受的辦法。教會孩子:解決爭議,需要雙方的努力和妥協。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