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劃減少土地供應的同時,廣州又在設想成爲擁有2500萬人口的超級城市。

既位列國內一線城市行列,又處於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核心,同時還有大量可供公開招拍掛爭奪的土地,廣州土地市場一直吸引着衆多開發商的目光。

四月伊始,廣州即迎來了一場熱鬧的土拍。本次出讓的6宗土地中,有4宗宅地、1宗商業用地和1宗工業用地。最終,6宗地塊總成交價超87億,其中4宗宅地吸金78億。

其中,廣鋼新城地塊拍出歷史第三高樓面價34665元/平方米。亞運城北側的石樓新城地塊以及橫江地塊的競價極爲激烈,溢價率均達45%。

克而瑞廣州區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認爲,本次土拍的成交價格以及激烈角逐的過程,顯示廣州土地市場延續了此前金融城地塊的回暖態勢。“從去年四季度開始迎來政策優化調整的窗口期,市場普遍預期今年成交量有望觸底回升,這給開發商拿地增添了不少信心。”

稍早前的3月22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佈《廣州市2019年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其中涉及206宗商住商服用地,總用地面積達925萬平方米。較2018年供地計劃總面積增加3.1%,爲近四年供地計劃第二高位,僅次於2017年計劃供應量。

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指出,2019年供地計劃總量中,剔除回遷、安置房後剩餘96宗共計578萬平方米用地,“今年安置房面積佔比減少,實際可推出市場的’乾貨’地塊比重增加”。

加之粵港澳大灣區概念的不斷升溫,以及開發商迴歸一二線的共識,可以預見的是,廣州土地市場今年不會平靜。

相比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宅地的爭奪自然更爲激烈。

當日拍賣的4宗宅地,總共經歷了130輪的競價才塵埃落定。其中,石樓新城和廣鋼新城地塊頗爲搶手,有28家房企相繼爭搶。最終,兩宗地塊均被中海地產競得,成交總價分別爲13.90億元和19.66億元,成交樓面價則分別爲18202元/平方米和34664元/平方米。

位於番禺區亞運大道北側的石樓鎮新城地塊一,作爲競爭最激烈的地塊之一,共拍了41輪,成交溢價率高達45%。參與競拍房企多達二十幾家,分別有:碧桂園、保利、萬科、金地、雅居樂、中海、龍光、越秀、平安、招商、時代、金茂、鵬瑞、敏捷、正榮、合景、世茂、金科、華遠、珠實、中交、融創等。

本次出讓爲石樓板塊近5年首次公開掛牌用地,一舉拍出超1.8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廣州中原研究院的信息顯示,這意味着未來住宅盈利售價需在3.4-3.6萬元/平方米之間,高於周邊優質項目,如亞運城、尚上名築等一手均價。

同被中海以總價19.7億收入囊中的廣鋼南區AF040225-B地塊,是該板塊時隔2年再次出讓土地。34665元/平方米的樓面價在廣鋼土拍史上排行第三,僅次於2016年出讓的219、224號地塊。

另一宗高溢價成交土地爲禺山大道橫江地塊一,位於禺山西道南側,屬於市橋西板塊。最終由中電建以總價23.5億奪得,折後樓面價25099元/平方米,單價溢價率爲45%。

作爲姊妹地塊,禺山大道南側橫江地塊二,經過29輪報價,參與房企也有12家之多。最終成交總價21.78億元,摺合樓面價21232元/平方米,被龍光拿下,溢價率也有35%。

根據廣州市公佈的《廣州市2019年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在578萬平方米非安置房商住用地中,涵蓋已簽約舊村(廠)改造、可進行公開“招拍掛”以及租賃住房用地三大類用地。

根據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的研究,已簽約改造舊村(廠)部分共16宗合計82萬平方米,租賃住房用地8宗,合計17萬平方米。預計剩餘可進行公開招拍掛的用地72宗共計479萬㎡,較去年計劃增加34%。

但是中長期來看,廣州未來土地供應趨勢反可能是會越來越少。

按照去年公佈的《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草案,廣州2020年之後將逐步減少城市建設用地的供應,掐指算來這也就兩年後的事情。地產經濟學家鄧浩志認爲,中期看,廣州土地供應將逐步減少,最終肯定往北京上海的方向發展。

在計劃減少土地供應的同時,廣州又在設想一座擁有2500萬人口的“引領型全球城市”。

上述草案稱,廣州將科學調控人口規模,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000萬人左右。根據市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6年末廣州市常住人口爲1404.35萬人。換言之,從2017年至2035年,廣州規劃範圍內增加的人口約爲600萬人,平均每年可增加人口33.3萬人。

需要提出的一點是,草案提出廣州“按照2500萬管理服務人口進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這可能是實際人口的發展規模。

人口還在持續增長,而建設用地空間卻要逐步收縮,可以想見未來廣州人口與土地之間的矛盾還會進一步加劇,這勢必也會影響房價。

地產一條獨家報道 謝絕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