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移民並且統治澳洲的歷史基本上就是現在地球人開發火星的節奏。

澳洲的土著人相信是在4-7萬年前從東南亞飄過來的。從此,澳洲就如同火星飄在南半球,在那裡,但是孤立於全世界,優哉游哉地活了幾萬年。

中國人的進取精神確實不如歐洲人

在這麼漫長地歲月里,離開澳洲很近地中國人從來沒有到過。17世紀,歐洲人已經多次踏足這個孤島了。至少1606年,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相繼抵達,還命名了這塊大島嶼為「新荷蘭」;後來還有幾波歐洲人到過。1770年,英國人柯克船長James Cook抵達了悉尼,命名他登陸地區域為「新南威爾士」(悉尼所在省份),宣布這裡是英國屬地,開啟了屠殺土著和英國人移民澳洲的篇章。

最早,英國只是把這個塊新大陸視為囚犯流放地。1788年1月 18日,第一支英國艦隊1530人把本國736名囚犯送到了這裡;1月 26日,這批人正式在傑克遜港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這也是澳洲國慶日的由來。也正因此,現在澳洲國內要求改換這個侵略的國慶日的呼聲。而那個最早的殖民地不斷發展之後形成了今天的悉尼。

1790年,第一批自由民開始移民澳洲,開啟了英國全面移民這個新大陸。

英國人的殖民歷史就是赤裸裸的屠殺史

澳洲的土著人原來是沒有私有觀念的,一直相信共享。因此,當英國人最早登陸澳洲的時候,土著人給予了極大的幫助,雙手奉獻,水、食物都給了英國船隊。但是,不知感恩圖報的英國人掉轉槍口,把土著人當作動物一樣地屠殺了。血腥地建立起自己的殖民地。

1909年直到1970年代,當中國在抗戰、內戰和文革的時候,英國人在土著人群中創造了「遺失的一代」。當時的澳洲(英國)執政者認為,開化土著人的最佳方式是改變他們的下一代,因此他們把土著兒童從他們的家庭中帶走,和土著父母隔離,教他們英國文化。這一行徑後來證明在身心上嚴重傷害了幾代土著人。

找到新大陸,屠殺新大陸上的其它「物種」,或者改變這些物種的「基因」,來創造一個適合自己居住的環境。英國人逐步統治澳洲的過程也許就是地球人開發火星的步驟。


1788年1月26日,英國航海家亞瑟·菲利普率領首批移民定居悉尼,英國自此開始統治澳大利亞。而1月26日這天也成為了澳大利亞的國慶日。

在此之前,英國曾長期將犯人流放至北美殖民地,但隨著北美殖民地脫離英國的鬥爭愈演愈烈,自1788年起至1868年的80年期間,英國將流放犯人轉至澳大利亞。

有數字顯示,在這80年間,英國約向澳大利亞流放了17萬犯人。這些犯人重獲自由後,大部分留在澳大利亞,從事開荒工作。

隨著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兩個地區不斷發現金礦,越來越多的自由移民從海外來到澳大利亞淘金,其中以歐洲移民為主,也有為數不少的亞洲人,而亞洲人的主體則是中國人。

光榮革命,特別是近代工業革命之後,英國已演進成一個君主立憲制的近代法治國家,其在澳大利亞建立殖民統治也是有一定法定流程順序的,體現了近代法治的一些特點。一般來說,最初的殖民統治僅限於建立的殖民據點及開墾土地的區域。此後,當地殖民委員會適時擬定建立殖民省的申請奏報,呈交英國殖民辦公室,英國殖民辦公室對奏報進行必要的修改後,再呈交英國議會。如果英國議會通過了建立殖民省的申請,會由英王下達「英王制誥」,正式建立殖民省。這個「英王制誥」就是相關殖民省的「基本法」。這個東西在香港回歸前也有,香港回歸後被廢止,同時被特區《基本法》取代。

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就是先後建立的殖民省,也是澳大利亞最早的兩個殖民管轄區。這兩個殖民省在建立之初,其人口主體都是流放犯。至今,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的人口加起來超過澳大利亞總人口的60%,這也是為什麼總有人說「澳大利亞是流放犯的後代」。

在這兩個殖民省建立時,為了保障殖民者的權利,殖民管理當局實施了一些列對原住民不友好的政策,造成了很多悲劇,也使得原住民人口急劇減少。

這也使得英國殖民辦公室在隨後建立殖民省時,為了避免悲劇而專門設立了保護原住民的條款。比如南澳大利亞殖民省建立時,就幾乎沒發生過流血衝突。而南澳大利亞殖民省建立之初的人口大,部分是從英國及歐洲大陸上遷徙過來的自由移民,已不再是流放犯。

但是,英國殖民辦公室設立的所謂「保護原住民的條款」,是站在白人的觀點上設計的,對原住民是一種軟性傷害。比如,法令要求原住民孩子必須離開家由白人家庭撫養,不許他們使用自己的語言,而必須說英語,接受白人教育。執行這些政策的理由居然是「改善原住民智力」。80年下來,一大批原住民孩子被「同化」,他們有些人從離開家起就沒能再見到親人。這些原住民被稱為「被偷走的一代」。

1901年澳大利亞各殖民省改稱州,並組建了澳大利亞聯邦。同年,澳大利亞政府實施「白澳政策」,只允許白人移民。

1967年,澳大利亞舉行全民公投,廢除了「同化」原住民的法令。

1972年,澳大利亞政府廢除了「白澳政策」,向全世界敞開移民大門。

198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簽署《與澳大利亞關係法》,宣布英國放棄對澳大利亞的司法終審權,標誌著澳大利亞徹底脫離了英國統治。

1998年,澳大利亞將5月28日設為國家道歉日(Sorry Day),為「被偷走的一代」致歉。

2008年2月12日,時任總理陸克文代表政府向「被偷走的一代」原住民和有損原住民族文化的政策鄭重道歉。

如今,澳大利亞已經是一個包容多元文化的開放社會。曾經飽受苦難的原住民不僅在法律和政策上有了權益保障,更有了自己的原住民旗幟。在官方場合,原住民旗和澳大利亞國旗具有平等地位,可以同時懸掛,旗杆高度也完全一致。原住民在國際場合也能同時展示兩面旗幟。


謝邀,對澳大利亞的歷史還真沒有深入研究過,大約在四萬年前澳洲就有人居住在英國人發現澳洲大陸的時候本地土著只有四十萬人左右,而到了2016澳大利亞總人口是2400萬人左右,最早澳大利亞是被英國人放逐囚犯的,隨後開始殖民澳洲,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在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州發現了黃金礦藏於是大批的歐洲美洲和中國的淘金者蜂擁而至 ,而後又有許多礦藏被發現澳大利亞的牛羊奶製品等畜牧產品都是支柱產業,現在礦業佔了大部分gdp澳大利亞的礦藏品種多儲量大品味高埋藏淺開採成本低,很多都是露天礦,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之稱,本地的土著肯定玩不了現代工業,幾乎都是外來企業在做所以哪裡有錢賺哪裡人就多,本地土著就不顯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