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造船完工量達4,268萬噸,居世界第一。圖為江蘇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公司新建貨櫃...
大陸造船完工量達4,268萬噸,居世界第一。圖為江蘇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公司新建貨櫃船。 新華社
大陸工業和資訊化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大陸造船三大指標國際市佔率均居世界第一,全年造船完工量達4,268萬載重噸,年增20.9%。

數據顯示,2017年大陸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佔全球總量的41.9%、45.5%和44.6%,造船三大指標國際市佔率居世界第一。

大陸造船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全國前十家企業造船完工量佔全國58.3%,比2016年提高1.4個百分點。新接船舶訂單向優勢企業集中趨勢明顯,前十家企業新接訂單量佔全國的73.4%。

業界分析,訂單增長一方面是散運市場復甦貢獻。2017年前三季,大陸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94.7億噸,年增7.6%,為近四年新高。

不少造船企業的訂單接到手軟,其中不乏天價訂單。法國海運公司最近與大陸兩家造船公司簽署建造意向書,訂單總額達人民幣96億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造船訂單。

中國航運景氣指數編製室主任周德全指出,2017年第4季,大陸航運企業景氣度創七年來新高,達119.94點,處在相對景氣區間。包括船舶運輸企業、港口企業和航運服務企業經營狀況繼續大幅好轉,各類港航企業景氣指數都大幅躍入相對景氣區間以上。

大陸工信部副部長羅文表示,大陸船舶工業歷經國際船市近十年的持續調整,國際市佔率穩居前列。近年來,大陸的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訂單量,佔國際市佔率基本保持在40%以上,海洋重工裝備進入世界第一方陣,世界造船大國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但截至去年底,大陸手持船舶訂單量8,723萬載重噸,年減12.4%,連續四年下降,大部分船企只能維持一年左右的工作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