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狄青戎馬半生,為北宋王朝立下赫赫戰功,也成就了他從士兵到元帥的神話。雖然最後因朝廷猜忌被貶官,但這在北宋朝廷所奉行的「守內虛外,重文輕武」的施政綱領下,狄青輝煌的一生絕對可以稱得上傳說。今天就讓我們扒一扒狄青從士兵到元帥的輝煌之路……

代兄受罪被「黥面」的狄青

狄青出身在今天山西汾陽的一戶普通家庭,受當時當地彪悍民風影響,加上自身的先天條件和後天努力,狄青學得了一身武藝。在狄青16歲那年,狄青的哥哥與人打架打傷了對方,地方官想要抓他的哥哥。這是狄青卻聲稱打人的是自己,而不是他哥哥。估計一是兩人長得很像,被害人無從辨認;另一個是地方官員也是個糊塗官,本著有人承認就可結案的想法,成就了狄青。於是狄青就被「黥面」了事了。但當時受北宋「重文輕武」國策影響,人們不願意當兵,於是朝廷就將一些罪行輕微的人充軍。狄青很「幸運」地成為這個官吏的一份子,成了軍卒。

由罪犯到皇家衛隊成功逆襲的狄青

有罪犯到軍卒的狄青雖然級別沒發生什麼變化,但這一看似平白無奇的改變卻成為狄青一生至關重要的轉折點。剛入軍營的狄青第一個職業就是個養馬的。然而套用 一句用的爛底的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狄青憑藉一身好武藝被選調到保衛京城的衛戍部隊,再後來又被選進了皇家衛隊,而且還幸運地成為了一名散直,和今天的班長差不多。由此看來,狄青真的應了那句「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實現了有罪犯到皇家衛隊小班長的逆襲。

北宋與西夏的戰事成就狄青晉級之路

党項族原本就是偏隅西北,哪成想到了元昊同志任上建立了西夏國。雖然北宋不愛打仗,但是面對如此行事也是不得不發。於是派出最精銳的皇家衛隊前去征討,狄青就在其中。可是過慣了太平日子的北宋根本不是西夏國的對手,經過四年的互毆,雖然北宋主動講和了,但這場四年戰爭卻給狄青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四年交戰中,狄青參加大小戰鬥20多次,因其在交戰中帶一面具出戰,被西夏稱為了「面涅將軍」。由於作戰勇猛,狄青很快被提升為高級將領,這期間又得到北宋當時的邊疆大軍主帥韓琦、范仲淹的欣賞和推薦。短短的數年之間,憑藉自己的戰功和重臣的舉薦,狄青在軍中的地位是一次比一次高,最後宋仁宗提升狄青做了樞密副使,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史料關於狄青的戰功也沒有太多介紹,我想可能真的受北宋「守內虛外,重文輕武」的影響,所以狄青的武功被放大了,這也成為他晉級之路的鋪路石。

主動請纓平定儂智高起義登頂元帥的狄青

就在狄青成為樞密副使這一年,廣西的儂智高稱帝起義造反,短短數十日幾乎佔領兩廣全境。宋仁宗那是相當著急啊,先後派兵遣將前往征討,但都是鎩羽而歸。這時候狄青表現出作為領導該有的擔當,主動請纓率兵前往征討。宋仁宗看到狄青如此仗義,也是給狄青成足了場子,不但親自踐行,而且還授權全權指揮。平定儂智高的全過程講來太過繁瑣,以後有機會單獨說一下,今天我就想說一下狄青是怎樣利用假痴不癲來鼓舞士氣的。話說狄青來到廣西,見到被幾次征討失敗打擊的士兵氣勢低落,於是聰明的狄青看到南方對神靈篤信不疑,想出一計:在領兵出戰前,拿出一百個銅錢,口中念念有詞:若能全勝,請神靈讓所有銅錢的一面朝上。結果狄青撒手一樣,一百個銅錢的都是一面朝上。臨了,說了句,帶凱旋時,再收回銅錢。經過此番折騰後,士氣大漲,結果大敗儂智高的起義軍,可惜的是儂智高跑路的功夫還是不錯的,逃亡了大理。勝利歸來的狄青如約取回銅錢,可是將士拿起銅錢一看,原來這一百個銅錢兩面都是一樣的。憑藉平定儂智高叛亂這一顯赫戰功,宋仁宗直接將狄青扶正,做了樞密使。狄青也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鳥盡弓藏,遭人嫉恨,抑鬱而終的衛青

狄青從一個底層軍卒成為位居巔峰的元帥,實現了草根的逆襲。但是當身居巔峰之時,也意味著人生下坡路的開始。雖然狄青深知高處不勝寒的道理,並謹言甚微、謙恭忍讓,低調行事。但唐朝因為藩鎮割據而變得衰弱最終滅亡,加之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杯酒釋兵權,從此宋朝寧願讓文臣統兵,也不讓武將坐大坐強。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還有人羨慕嫉妒恨,據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還上奏皇帝要罷免狄青。這些客觀的時代背景、主管的人為助推,最終狄青雖然沒有落得兔死狗烹的悲慘下場,但也沒有逃出鳥盡弓藏的結局。狄青被免掉職務,下放到陳州(今天河南周口淮陽),就這樣不到半年,一代名將狄青因病謝幕,年僅49歲。

最後小結

狄青憑藉自身的武藝,實現了從士兵到元帥多的逆襲,成就了其輝煌榮耀的一生。正式這一元帥光環也引發了朝廷的猜忌、旁人的嫉恨,最終藉助宋太祖趙匡胤留下的所謂祖宗家法而被出判陳州。表面看來,狄青死於疾病,而究其本質,則是被排斥、被打擊、被迫害含冤而死。狄青死於皇帝的猜忌,死於旁人的嫉妒,但一心為國的狄青卻默默地承受所有的一切,沒有一絲抱怨。狄青先揚後抑的人生歷程是一幕名副其實的悲劇,這一悲劇是封建社會專制所致,更是北宋「守內虛外,重文輕武」這一弊端百出的軍政制度的必然產物。


狄青在戰場是個的勇敢英雄,但生活中卻有著性格上的缺陷。

一、因出身而自我卑微,心理抗壓差

狄青出生在宋朝一個很貧寒的家庭,古人無論貧窮富有,都喜歡生很多小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狄青小時候的生活可想而知了。但更不幸的是,在狄青還特別小的時候,他的哥哥和別人打架,被官府抓了起來。父母想讓小狄青去給哥哥頂罪,留下哥哥為家裡幹活,於是狄青就成了罪犯,還在臉上刺下了象徵著罪犯身份的紋身。所以,我們後來讀歷史凡是遇到狄青這一人物,作者大多都會這樣寫到:只見一人披頭散髮、帶銅面具,出入敵軍中所向披靡,敵軍甚是恐懼,沒人敢擋,只能速速敗退。狄青的出身影響著他的一生,披頭散髮,戴青銅面具除了在戰場上造勢,也可以理解是為了掩藏心中的一份卑微。後來皇帝說要給他除去這紋身,他還是拒絕了,有點知恥後勇的意思。狄青因戰場上得奇功官升得特別快,也惹得文官們的忌恨,這些文官就拿狄青的長相和出身說事,要知道那時候的人還是特別迷信的,文官集體彈劾狄青,皇帝也沒辦法就降了狄青的官。後來他也就在這「謾罵」身中抑鬱而終。所以,成大事者必須在心理上也有著極強的抗擊打能力,性格決定人生說的也是這個,有常人沒有的技能,卻輸在心理上,這不是很虧嗎?

二、心中有家國,打戰能手

范仲淹有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狄青雖出身市井行伍間,但以天下為己任,成一代佳話,後在戰場上衝鋒在前,置生死度外深得將士擁戴佩服。狄青治軍嚴明,號令統一,與士兵共生死。就連我們熟知的韓琦、范仲淹二人都說:「這是良將之材。」認為狄青是個奇才,對他厚禮相待。


忠君愛國之名將,生不逢時,患得患失,鬱郁成疾

北宋名將狄青,是標準屌絲出身,從士兵一步一步升到大將,最後當了樞密使——北宋掌管軍隊的最高官員。逆襲到這個程度,在北宋一朝絕無僅有。軍中大小將士,無不以狄青為榜樣。狄青似乎也有點沾沾自喜。然而,北宋奉行以文御武的國策,樞密使向來由文官擔任,武將能力再突出,當樞密副使可以,但絕不能當正使。文官們對狄青發動了大規模的言論攻擊,龐籍、歐陽修、文彥博、韓琦、王舉正等政界大佬紛紛向宋仁宗進言:狄青不能當樞密使啊!祖宗的體制不能破壞。

宋仁宗說:狄青是我們大宋的忠臣。

文彥博說:我們太祖皇帝不也是後周的忠臣嗎!言下之意,你這糊塗老倌兒,想讓狄青學太祖皇帝再玩一次陳橋兵變嗎!

恍然大悟的宋仁宗立罷狄青樞密使之職,外放他到陳州當了個知州。

狄大將軍的心態當場就崩了。沒過幾年,抑鬱成疾,40來歲壯年辭世。


精忠報國之人


勇而善謀,兼具了老虎和狐狸的優良品質,一路砍砍砍,殺殺殺,用敵人的鮮血鋪出來一條小兵逆襲將軍的人生傳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