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很想知道徐克這個老怪的花名是怎麼來的?那麼,首先我們來看看徐克這麼些年都拍了哪些作品?

從七十年代開始的《蝶變》到八十年代的《地獄無門》《新蜀山劍俠傳》《倩女幽魂》系列《鬼馬智多星》《我愛夜來香》《打工皇帝》《刀馬旦》《上海之夜》到就是年代腦洞大開的《笑傲江湖》《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青蛇》《新龍門客棧》···再到兩千年以後的《順流逆流》《狄仁傑》系列以及改編自《林海雪原》電影《智取威虎山》等等。

這些電影一聽名字就和同類型的電影不一樣,那麼徐克他的電影到底怪在哪裡的?

第一,他的電影怪誕漂亮,光怪陸離,基本上每一部電影都帶著魔域色彩,他偏愛紅色簾幕,藍色的迷霧,白色水,黑色的煙,他的影像色彩濃鬱,看上去就是漫畫的世界,不是一般我們肉眼看到的。

第二,人設很特別。

比如從處女作開始,他就想出了有毒的蝴蝶。

到處飛來飛去的劍,人頭被砍了還能回到脖子上。

老妖的聲音一會男一會女,黑山老鬼騎著高頭大馬出來,腰上還圍著羣鬼的人頭。

如來佛也參與人間的恩怨。

東方不敗看起來像個男的,其實是女兒身。

甄子丹陰陽怪氣,GAY裏GAY氣又武功蓋世的公公。大決戰時用一把菜刀削得人白骨森森的刁不遇。

能在水裡疾步如飛的汗血寶馬和山裡長得向老鷹一樣的座山雕。

所以這個徐克阿,想像詭奇,人間沒有的人和物他都能想出來,基本上他的電影就是神仙打架,羣魔亂舞,老怪之名,由此而來.


因為徐克這個人真的有點怪,拍的電影從來不按常理出牌。不按常理出牌的意思是大致上可以在這裡理解為,不迎合市場,只做自己想做。香港電影不能不提徐克,武俠也是。

徐克成為金馬獎最佳導演的那部電影叫做《鬼馬智多星》,是典型的港式黑色幽默喜劇片。可讓更多人記住他的還是他腦海中的武俠,每每提起武俠電影,徐克絕對是繞不過去的一個人。《新蜀山劍俠》《英雄本色》具有濃濃香港韻味的武俠電影,開始從他的思想中成為現實。更加廣為人知的《黃飛鴻》,讓他獲得1991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但是我更喜歡的還是他的《青蛇》和《倩女幽魂》。

看過青蛇的人都會覺得徐克真是一個怪人,這麼多年來,拍白蛇傳這個故事的人不少,可是從青蛇的角度去質疑人、神、佛三者複雜關係的,他是第一個。在拍攝的過程中,讓王祖賢和張曼玉走路扭起來的導演,也只有他一個,沒錯,就是像蛇一樣扭來扭去的走,極其誇張。讓青蛇愛上法海的導演,也只有徐克一個。你說他怪不怪,偏偏這樣電影讓人看得沉醉,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倩女幽魂》也是這樣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的電影,能把鬼拍的這麼美的倩女幽魂,明明是古裝片卻在影片中充滿了濃厚的香港韻味,竟然沒有什麼不和諧,這就是徐克的厲害之處。


其實這個「怪」字是圈內人對徐克的尊稱,但很多人會將這個外號跟「新藝城」聯繫到一起。

談起新藝城,可以說是香港最輝煌的一段傳奇。上世紀80年代初,彼時的喜劇咖麥嘉、石天與話劇發燒友黃百鳴三個人一同創立了一家名為「奮鬥公司」的電影公司,後來改名為「新藝城」。這家新興的電影公司憑藉著與時俱進的風格和天馬行空的創作,迅速崛起,在市場內與當時的嘉禾、邵氏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

充滿激情與活力的新藝城很快便吸引了一大波年輕電影人的加盟,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徐克、施南生、曾志偉、泰迪羅賓四人。因為他們常常聚集在麥嘉公寓那間號稱「奮鬥房」裏通宵達旦地創作劇本,不僅創造了新藝城顯赫一時的「集體創作」,也得到了「奮鬥七人組」的美名,因為眾人行事鬼馬乖張,也得到了「新藝城七怪」的江湖封號。

後來,七怪相繼離開新藝城,各自求突破。尤以徐克最為成功,不僅尋找到個人的天地,開闢出香港新式武俠的道路,同時依然保持著劍走偏鋒,極盡癲狂的創作風格,成為業內同仁眼中的怪中之怪,香港電影的「徐老怪」由此誕生。

對於這個外號,徐克本人卻有些不以為然,他曾在採訪中說道:「人們一直都誤解我,自從他們叫我『老怪』開始。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算了吧,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永遠能做你想做的事。」

正是因為徐克在其創作生涯中一直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為外界的言語所動,保持特立獨行的性情,才更加擔得起一個「怪」才之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