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不會區別獅子,獅子也不會區別老虎,他們會互相把對方當成同類。也就是說,在老虎眼裡的獅子就如同東方人眼裡的西方人一樣,正因為如此,老虎和獅子才會互相交配,產生獅虎獸和虎獅獸。所以當雄虎入侵獅羣後你將會看到只有雄獅會出手與雄虎一戰,結果不言而喻。老虎會通過入侵獅羣而從獅子那裡學會羣居,事實上老虎之所以獨居是因為食物匱乏,老虎為了獨享獵物而進行的圈地行動,是一種護食行為。當老虎到達食物充足的非洲以後這種獨居行為就會打破。結論是,100頭東北虎入侵非洲後,多年以後非洲大陸將出現無數獅虎獸,那時大多數的雄虎和雄獅都將面臨雄性獅虎獸的嚴峻挑戰,獅子和老虎的基因能否純凈地遺傳下去都將是個謎,也許多年以後獅子和老虎可能從非洲大陸上消失,取代他們的可能是他們的後代——獅虎獸。有人擔心老虎適應不了非洲的氣候,其實多慮了,老虎的適應能力極強,從極寒的西伯利亞到極熱的印度叢林都能很好適應。


在非洲大草原上馳騁的大型貓科動物有獅子、花豹和獵豹,這三種動物都屬於頂級的獵食者了,但是非洲大草原上並沒有老虎的身影,更不用說生活在寒冷地帶的東北虎了。如果把100隻東北虎放到非洲大草原上,它們會生活的如魚得水還是水土不服哪?我們往下分析一下。

物種入侵一般都會爆發到不可控的情況,破壞入侵地的生態環境和生態系統

一個物種到達了新的環境,沒有了天敵的束縛,食物又充足的情況下,就會爆發似的繁衍發展。例如禍害了澳洲一個多世紀的歐洲野兔,最多的時候已經達到了100億隻。典型的還有入侵北美的亞洲鯉魚,數量更是得不到控制,對當地生態環境影響極大。還有入侵我國的小龍蝦,這個就沒辦法了,被喫貨們解決了。

但是當東北虎作為「入侵物種」,來到非洲大草原之上會發生什麼哪?首先來說老虎無論在哪都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因此是沒有天敵限制的。所以換個環境來到非洲,貌似並沒有這方面的優勢,並不能完全的算作入侵物種。沒有天敵的存在,但是競爭者增多,食物量也增多了

東北虎來到非洲大草原上首先來說,食物鏈上同一等級的競爭者增多了,最典型的就是非洲獅和斑鬣狗。這兩種動物都是羣居生活的,獅羣中有一個雄獅作為領導者保護獅羣,四到五隻母獅子負責捕獵和養育小獅子。而斑鬣狗是以體型相對來說更大的雌性斑鬣狗作為領導者,十幾二十幾隻斑鬣狗組成一個羣體,羣體中有著非常嚴格的等級制度。

非洲草原上雖然動物多,但是單槍匹馬的捕獵者捕獵成功率會很低,而老虎雖然捕獵技巧高超,但是初來到非洲大草原上也並不一定次次捕獵成功,而斑鬣狗羣會每次都盯著東北虎的獵物,幾次下來東北虎可能就要被餓死了。老虎由於是獨居的動物,所以會比較謹慎避免自己受傷,因此面對斑鬣狗的爭搶獵物,很大可能會主動放棄,即使主動出擊面對成羣斑鬣狗也是毫無辦法的。東北虎從適合的生存環境中來到炎熱的非洲大草原,很大可能是水土不服的

我都很擔心它們在高速奔跑捕獵的過程中是否會發生中暑,「虎皮大衣」的保暖效果滿分。現在野外東北虎的數量也就500隻左右,每隻老虎的領地都非常大,一山是不容二虎的。來到非洲大草原上面對領地性很強的非洲獅,東北虎必然會有機會和非洲獅一戰,結果可能並不會是一對一,而是多對一,東北虎是佔不到便宜的。

100隻東北虎來到非洲大草原上,少部分會死亡,大部分還是可以生存下來的,在真實的實驗紀錄片《虎嘯非洲》中,老虎也是可以團隊合作的。100年後面對生存和環境壓力,可能會出現幾隻東北虎為一個羣體的情況。個人好奇的是,在非洲大草原上是否會出現野生的獅虎獸或者虎獅獸。


沒有變化,草原還是草原,不會因為老虎的加入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老虎也要捕食和喫肉。

把100隻東北虎放進非洲大草原,就好像草原上多了100隻非洲獅,這100隻獅子原來該怎麼過,現在和以後就還怎麼過。

但考慮到非洲的自然環境,老虎恐怕很難在100年的時間之內,取代獅子成為統治性的力量,因為老虎自身的生理因素就決定了,它更適合樹木繁茂的叢林生活。

老虎在非洲生活的基本條件是滿足的,非洲地區的物種繁茂,大大小小的動物都有,但老虎身上的條紋,就導致它們無法發揮出它們的捕食技巧。

所以老虎很難悄悄接近對手,然後發起致命一擊,那麼老虎只能去攻擊那些體型較大,且速度不快的獵物,例如說非洲野牛,但非洲野牛並不好惹,即便老虎的爆發能力更強,單獨面對非洲野牛也很喫力。

另外還有一點,非洲地區的氣溫相對比較高,而老虎是一種比較怕熱的動物,我們經常看到在夏天的時候,老虎會跳進水裡泡澡,所以大草原的環境對於老虎來說,有先天上的劣勢。

另外老虎不善於長途奔襲,因為它們的皮膚上沒有汗腺,一旦高速進行奔跑和運動,會導致它們的內臟溫度劇烈上升,當溫度達到一個極限的時候,老虎就會因為體內溫度過高而死。

所以綜合這些因素來看,老虎在非洲的生存是比較艱難的,即便它們擁有強大的戰鬥力,但這些戰鬥力可能很難發揮出來。

那麼在戰鬥力無法發揮的情況下,老虎在非洲短期生活是沒問題,但長期生存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了,它們要麼學習獅子那樣,組成團隊一起捕食,要麼就無法適應環境而慢慢滅絕.......


不用一百年、幾年下來老虎都讓鬣狗羣、野狗羣、掏肛喫沒了!因為老虎是獨居動物、又不會上樹、可非洲草原上的鬣狗、野狗實在是太多了、它們喜歡協同出擊、有句話叫惡虎還怕羣狼呢!所以老虎必死無疑!


[捂臉][捂臉][捂臉]你們太擔心了……已經做過這樣試驗。把老虎放在非洲……非洲人和動物都怕了急到退回來……新聞都有過大家可以去查……老虎在那沒天敵,獅子都怕它……老虎喜歡沒事就練習本事,餓不餓它都要咬死在它面前出現的東西,也不喫……不分白天和也晚……這試驗把動物學家和動物保護組織嚇傻了……怕老虎這樣下去壯大以後會破壞生態和破壞動物間的平衡……你們說的柴狗問題……老虎去了狗[捂臉]成了個笑話……老虎天天殺柴狗和練窩一起端……


如果把100頭東北虎放到非洲,100年後非洲極有可能就是獅虎獸和虎獅獸的天下了!

東北虎學名西伯利亞虎,是現今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生活範圍為亞洲北部,除了人類外,它在這個範圍內是沒有天敵的。不過很不幸的是,人類的活動(尤其是清朝滅亡後東北開禁後)已經讓這「深林之王」瀕臨滅絕,據說目前野生的東北虎已經不足500頭,其它的都在各地的虎林園裡被隔籠觀賞呢!

要把東北虎放到非洲,它們第一個需要適應的就是環境。積極的因素是,那裡地域廣闊食物眾多,說白了根本就不愁沒喫的,想像一下:藍藍的天上白雲飄,廣闊的草地上老虎跑,多麼令人振奮的景象啊!

不過令人恐懼的是非洲的氣候,習慣了冰天雪地四季分明的東北虎,到了高溫、少雨、乾燥的熱帶大草原,就如同人一樣,沒有空調是肯定很難過的。難過並不一定等於過不去。樂觀地估計,100頭東北虎裏如果有一半能挺過非洲的氣候威脅,就是一個良好的開始。畢竟動物和人一樣,都有天然的適應能力。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繁衍後代的問題了。這一點上,到了非洲的東北虎們,伴侶方面的可選擇性就多了起來,可以和一起來自東北的同伴們交往,也可以和非洲的土著非洲獅做朋友,共同構築歡樂的非洲草原大家庭。

雄獅和雌虎的後代被稱為獅虎獸,而雄虎和雌獅的後代則是虎獅獸,目前兩者在世界各地都有存在,大多是人類研究的產物。在自然環境下,雖然獅、虎之間習性迥然不同,但我們也不能排除個體事件的發生,所以在非洲大草原上,出現獅虎獸和虎獅獸的幾率還是很大的。

有記載世界上的第一隻獅虎獸誕生於法國,正是非洲獅和東北虎的愛情結晶,並且存活了20年。如果100頭東北虎在非洲大草原上放飛自我,說不定百年之後非洲真的是獅虎獸和虎獅獸的天下了!

所有這些只能是猜測,當然,把100頭東北虎放到非洲也不現實!

原創不易歡迎關注。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聯刪。


非洲同樣有緯度較高的地區,比如南非。也有高山,比如其力馬扎羅山,氣溫都不會太高。東北虎雖然是生活在寒溫帶的動物,但是完全可以適應這類的氣候。老虎是獨居動物,一般生活在叢林地帶或者山區。與花豹生活棲息地重合。老虎會搶佔花豹的棲息地,導致花豹的數量減少,但不至於滅絕。這種情況就和印度一樣。老虎將在這些地區繁衍,經過幾十年數代之後,會逐漸適應炎熱的氣候,但是體型會有所縮小。數量增多,活動區域增大,將會在草原的邊緣活動,進入獅子的棲息地,搶佔一部分獅子的生存空間。獅子雖然是羣居,不怕單獨的老虎。但年輕的公獅子成年後,會獨自離開獅羣。這時候如果進入老虎的生活區域,就會被老虎殺死。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獅子的繁衍和數量。在100年後,老虎,獅子和花豹都會共存於非洲。老虎進入非洲,對花豹的影響最大。對獅子也有相當的影響,但不至於 造成獅子的滅絕。在草原上獅子還是能保住自己的生存空間,並且維持較大的種羣數量。


100隻老虎夠不夠維持種羣?

最小可育種羣,是指使種羣有95%的概率存活100年的最小規模。小種羣相對大種羣有兩大風險,一為近親交配,後代患遺傳病的可能增加。二為遺傳漂變,基因頻率會隨著每代的基因重組發生隨機波動,一些基因可能消失,導致種羣遺傳多樣性下降,抵禦環境變化風險的能力降低。

最小可育種羣是多少,需要根據物種特性、種羣結構,並結合環境特徵進行複雜計算。兩位生物學家——澳大利亞的伊恩·富蘭克林和美國的邁克爾·蘇萊制定了一個50/500規則,簡而言之,50隻的種羣就能應對近交的風險,而500隻以上可以避免發生遺傳漂變。

該規則只是一個大概值,老鼠、兔子這類繁殖力強的小動物實際要不了那麼多,而大象、老虎這些生育率低的大動物可能需要更大的種羣規模。因此,100隻老虎無法應對遺傳漂變的風險。

不過事無絕對,假設環境一直有利,幾隻個體也有可能發展成一個大種羣。反之,若發生重大災變,再大的種羣也會很快走向滅亡。根據生態學家卡倫斯的種羣模型,只要環境適宜,6-12隻的可育雌虎也足夠在100年內繁衍下去。

因此,只要人類給這100隻老虎找一個穩定的環境,幫助它們排除一些天災人禍,它們完全可以存活100年以上,運氣好的話還能建立一個大種羣。要知道,印度最大的老虎種羣——堪哈公園和科比特公園,也不過130隻左右,很多種羣只有幾十隻甚至十幾隻個體。

生境是最大問題

對生物來說,能否生存最重要的永遠是生活環境。虎的生境需求最主要的就是密閉、濕潤,而非洲稀樹大草原環境是開闊、乾旱的,和老虎的需求完全相反。因此,這裡不適合老虎,是獅子的樂土。

為什麼老虎喜歡氣候濕潤的密林呢?原來,老虎爆發力強,擅於搏擊,但耐力不足,因此主要埋伏起來突襲獵物,很少長距離追趕。密林能提供老虎狩獵所必需的隱蔽場所,老虎身上的條紋在密林中是絕佳的保護色。至於老虎喜濕,是因為環境濕潤、有水的地方通常植被也更茂密。

正因為老虎偏愛密林,在歷史上它們的分佈就侷限在亞洲東南部地區,直到全新世來臨(1萬年前),隨著氣候變暖和森林擴張,老虎才擴散到東亞、中亞和南亞等地。冰期佔領歐洲、北亞並沿著白令陸橋進入美洲的是獅子,它們能適應開闊環境。森林物種在擴散方面相對草原物種有先天劣勢,另一個草原物種成功擴散的例子就是史前人類。

圖註:更新世時期老虎的分佈極限

歷史上,老虎擴張的西限就是環裏海地區,它們是沿著大河和大湖擴散的。裏海虎表現出明顯的沿河、環湖分佈特點,分佈區呈長條狀,窄的地方只有30公里寬。正因為此,裏海虎也是最脆弱的老虎亞種,20世紀上半葉就已經急劇減少。儘管老虎擴散到了西亞和東北亞,但卻從未佔領蒙古和哈薩克的大草原,這是老虎不適應草原的很好證明。

因此,虎入非洲最好的選擇還是中西非的熱帶雨林,這裡的環境幾乎和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現有老虎棲息地一致。歷史上老虎沒有進入這裡是因為受到西亞和北非廣袤的草原和沙漠的阻隔。老虎進入這裡一定是得天獨厚,可以將花豹從頂級捕食者的位置上趕下來。老虎位於食物鏈頂端,固有的種羣密度很低,它們最大的天敵就是自身,不會泛濫成災。虎入非洲雨林,短期內可能會對花豹造成一定衝擊,長遠來看應該可以通過生態位的分離實現共存,就像目前在印度和東南亞的森林裡一樣。

獅子和鬣狗不是問題,老虎也不會成為它們的問題

虎入非洲的話題也是老生常談了,一些朋友總是過分誇大物種間的相互影響。比如,有人說老虎到非洲草原能滅絕獅羣,這無異於癡人說夢。獅子幾百萬年來一直是草原上的居民,顯然比老虎更適合草原上的生活。

獅子祖先也有豹一樣的斑點,但長期以來生活在開闊地,成年獅的斑點已經完全退化了。獅子的上臂/前臂比為0.98,接近獵豹的1.01,遠大於老虎的0.90,這意味著獅子相對老虎更擅長追逐獵物。當然這只是相對,總體而言獅子也是伏擊型獵手。

草原不如森林適合搞埋伏,因此獅子選擇了羣居,多獅協作圍獵能明顯提高狩獵成功率,將獅子捕殺角馬、斑馬的成功率從單獅的1/6提高到多獅的1/3;一大羣獅子合夥能輕易放倒野牛這樣的大傢伙,從而將野牛作為主食。在食物、領地爭奪戰中,獨虎對羣獅也佔不到任何便宜。

獅、虎都位於食物鏈頂端,兩強相遇勢必不能共存。然而,物種的競爭力取決於環境,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歷史上印度曾有人將幾隻獅子引進老虎的棲息地,這些獅子在人類和老虎的雙重打擊下很快消亡了。反之將老虎引進其所不適應的草原,它們就不是獅子的對手了。

有網友愛說「非洲虎嘯」這個項目,說南非「老虎谷」裏野化的老虎殺了不少獅子,我專門查證了下,都是謠傳。老虎谷裏虎殺獅只有一例,就是雄虎西淘趁雌獅薩凡納麻醉未醒將她咬死了。據瞭解,薩凡納體型不小,平時很強勢,西淘對她頗為忌憚。這是圈養獅虎鬥,雄虎殺雌獅,還是中了麻藥的,這種戰績不知道有什麼好吹噓的!

因環境不佳、密度過高、管理不善等原因,老虎谷裏獅虎相殘的比例非常大,雌獅薩凡納的養母也被另一隻雌虎殺死,前幾天一隻雌白虎先後殺了兩隻雌虎。說到底這只是個野化訓練項目,還是圈養獅虎,人工投餵食物,和圍欄外沒有交流,離真正的野生生活差得遠呢。老虎野化目前只是個噱頭,停留在喊喊口號的階段,這也是保育專家都不看好的原因。

圖註:南非老虎谷的老虎

還有人說老虎到了非洲會被成羣的獅子甚至斑鬣狗欺負,這也是杞人憂天。且不說老虎偏好的生境和獅子、鬣狗截然不同,就算老虎真到了草原上,也會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獅子羣居,老虎獨居,看似截然不同,其實中間就隔著一層窗戶紙。著名貓科專家宋奎斯特發現,獅、虎社會組織沒有本質不同,都是母系社會,領地傳女不傳兒。雌虎母女、姐妹毗鄰而居,鄰居雌虎的親緣係數為0.35,和一個獅羣中的雌獅差不多。因此,宋奎斯特說,老虎就是分散開的獅羣

宋奎斯特先生認為,假如老虎到開闊地生活,食物足夠豐富,周圍又充滿了想蹭口飯的清道夫,老虎也能走向羣居。當然,這需要數以萬年的適應過程,經過很多代的選擇和淘汰,不是100隻老虎100年能完成的。

東北虎到了非洲會不會熱死?

有人擔心把東北虎遷往非洲雨林會熱死,這純屬多餘。東北虎與南方諸亞種分化時間很短,基因差異不大,近年來甚至有分類學家建議將大陸的虎都合併為一個亞種。作為恆溫動物,老虎能自行調節體溫,以適應環境溫度。

東北虎與南方老虎的差別,主要有二。一是體色淡一些、斑紋淺一些,這是因為北方日曬少,皮膚中黑色素積累較少,就好比歐洲人比非洲人白。二是冬毛長而濃密,就好比北方的人穿衣服厚一些。它們每年隨溫度變化換兩次毛,到熱帶只用夏毛生活就可以了。現在熱帶和亞熱帶很多動物園裡都飼養有東北虎,它們都活得好好的,因此完全不需要為它們擔心。

結論:只要環境好且沒有人類迫害,100隻老虎完全可以在非洲生存,運氣好的話還能發展壯大,但不是在大草原,而是在熱帶雨林。


謝邀。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老虎與獅子一樣都是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貓科動物,而且獅子在非洲大草原上一代代的繁衍生息至今。那麼,把100頭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東北虎放到非洲大草原上,東北虎能否生存呢?經歷100年後,大草原會有哪些變化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東北虎

東北虎是現存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它們兇猛無比,主要棲息在中國的東北山林地區、西伯利亞地區等。除了人為的獵殺和棲息地被破壞的原因,東北虎在其生活的領域堪稱是無敵的存在,它的獵物幾乎囊括了整個東北和西伯利亞地區生活的所有動物。

早在20世紀初,東北虎幾乎遍佈整個東北地區的山林和西伯利亞地區的山林之地。但是,隨著人類對它們的濫殺和對它們生活棲息地的破壞,東北虎的數量呈直線下降。截止到現在,中國境內野生東北虎的數量已經不足20頭,而且僅存的野生東北虎體型也有很大程度的縮水。

據不完全統計,現存的野生東北虎的平均身長已經降低到了3米左右(頭尾全長),體重在250公斤左右,個別的體重已經降低到了210公斤左右。

體型的縮減,加上棲息地的破壞,讓這種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大貓成為了瀕危動物。

東北虎到非洲能否生存?

這是東北虎到非洲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我們可以從食物和環境兩個方面來看一下。

01 食物

食物是非洲大草原最不缺的東西。對於東北虎來說,大部分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食草動物都可以成為它的獵物,比如野豬、羚羊、斑馬,甚至是角馬都逃不過東北虎的捕殺。

雖然東北虎的捕獵手段大都是偷襲,而且大草原不太利於隱藏,但是東北虎在捕獵時的奔跑速度在70公里每小時左右,能夠追的上除了羚羊外的大部分動物。

所以,東北虎生存的第一條件有了。

02 環境

環境是東北虎到非洲大草原上最大的障礙。因為東北虎是喜寒動物,從它的棲息地的氣候就能看的出來。而非洲屬於熱帶,非洲大草原是熱帶草原氣候,全年的平均氣溫在30攝氏度左右,這對於毛髮旺盛的東北虎來說是一項挑戰。

從東北虎的棲息地看,從古至今,東北虎的棲息地都沒有任何的變化,所以把100頭東北虎放到熱帶大草原上,保守估計會有一半左右的東北虎會因為無法適應乾旱炎熱的環境而死亡。

再有就是,在非洲大草原上,有成羣的獅子和鬣狗以及野狗,這些動物對東北虎來說都是威脅,因為東北虎短時間內需要適應環境,但是對於「原住居民」的獅子鬣狗來說無疑是有利的。

正所謂「好虎架不過羣狼」,更不用說是羣獅了,而且成羣的鬣狗也會對東北虎產生死亡的威脅。

綜上,從食物看,東北虎去到非洲不會缺乏,但是環境是它最大的剋星,再加上草原上的食肉動物大都是羣居的,對東北虎也有一定的威脅。所以,東北虎到非洲大草原並不樂觀,能不能生存都是個問題。

100頭老虎放到非洲大草原有什麼不一樣?

我認為100頭東北虎和1頭東北虎被放到非洲大草原上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原因很簡單,東北虎是獨居動物,它不會像獅子一樣抱團取暖,它們甚至會遇到同類都會大打出手,所以對於草原上其他的食肉動物來說東北虎很容易被逐個擊破。

總之,我認為把100頭東北虎放到非洲大草原上,它們很難存活,即使有幾隻倖存也不會堅持100年。原因很簡單,先是氣候環境,再是捕獵方式的轉遍,最後是其他羣居食肉動物的捕殺。


東北虎只適合在東北、外東北一偶生存

被華南虎驅趕到鳥不拉死的地方苟延殘喘,西伯利亞太冷又過不去,

真實悲哀

如今想放到非洲,只有死路一條,老虎歷史上就沒走出過亞洲,同為貓科獅子則統治5大洲, 結果不用多說,在南非只能放在籠子裡面圈養而已。

第一國內人並不客觀的比較而是帶有強烈的主觀意識形態的選擇性的對比,也就是虎吹,什麼美國黃石公園曾經引進我國東北虎嚇壞了灰熊又給送回來了,百度百科上冠冕堂皇的描述東北虎平均體重350公斤好幾年才改成最大可達350公斤,全是假的誤導了很多人東北虎一直都不可能平均體重超過250公斤

第二中國人就喜歡盲從,人都這麼說他也就這麼說哪怕他根本啥都不懂但就是一口咬定。不信你去動物園看胖虎嗎你看多大,那不是虎那是豬。人也有超過500斤的來

第三非獅子平均體重190公斤這句話本身也是個概括因為獅子也有不同的亞種,就好比老虎有8個亞種最大的東北虎最小的蘇門答臘虎。而不同的獅子不能用非洲獅一概而論。歐美一般使用磅來作為重量單位,普遍認為老虎比獅子平均重40磅也就是30多斤而已,克魯格獅子完全可能有超過孟虎東北虎的個體。

第四同一個物種生活隨著緯度越高,溫度越低體型就越大。因為大體型可以阻止散熱,所以東北大漢比南方人高,所以東北虎比孟加拉虎大,但是野生的東北虎只有400隻,大多生活在西伯利亞。哪裡人跡罕至所以大的個體人類也找不到。目前近年來野外測量東北虎最大體重212公斤。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