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理財從業者,可以明確地告訴你:不能。理財只能實現資產保值增值,不會讓一個人實現暴富。

首先我們要分清投資和理財的區別。

投資是一種職業,即使沒有在證券公司或基金公司上班,但是自己天天研究股票、期貨、商品,也是把投資當成了職業。如果做得好,並且適當利用槓桿,趕上一波大行情,就能實現財務自由。不要因此就動心,要想在投資上取得大的成功,能力、勤奮、資金資源、運氣缺一不可。並且,伴隨潛在高收益左右的,還有血本無歸的高風險。

理財是一種業餘投資,一般是把資金交給專業投資者來管理。可以把理財和投資看成是一個鏈條上的不同環節,理財向投資提供資金,是投資的上游環節。

為了防範風險,對管理理財者資金的專業投資人有著一系列的監管規定和合同約定,以避免管理方為了自己的利益採取太激進的高風險方式。對於資金管理方來說,賺了自己能分錢,虧了算客戶的,如果沒有約束,肯定會進行不負責任地冒險。這些約束措施的確降低了風險,但也降低了收益。例如:個人投資者看上一隻股票後,可以把100%的資金全部投到這隻股票上,甚至還可以加槓桿,但基金經理卻不能這樣做。

成功的投資,收益無上限。成功的理財,收益只能等於或略超過金融市場的總體平均水平。理財的複合收益率能夠達到年化10%,就已經是非常成功的操作了。

按照10%的收益率,每翻一番大概需要7年。如果你有10萬,通過理財,7年能變成20萬,14年能變成40萬,21年能變成80萬,28年變成160萬。理財能讓資產在長期保值增值,並且隨著複利效應,增值的絕對規模越來越大。但,理財不是能夠讓人在中短期實現暴富的手段。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