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只是看到了少數幾個成功的香港導演而已,大多數香港導演還是無法很快轉變過來的。

陳可辛算是其中一個,他拍攝了《親愛的》《中國合夥人》是非常成功的。

另一個就是林超賢了,他是以拍攝戰爭片成名的,所以他的《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都取得了成功。

其他導演只能算是中規中矩。

大導演徐克近幾年拍的作品中只有《智取威虎山》算是好的作品,其他的《狄仁傑》系列,《西遊伏妖篇》等都不算成功。

暴力美學吳宇森征服了香港,征服了好萊塢,但在內地同樣失敗,《太平輪》系列,《赤壁》系列,以及剛剛上映的《追捕》都是失敗之作。

銀河影像杜琪峯的內地之路也不算成功,來到內地之後,只拍了一部《毒戰》算是延續了銀河影像的風格,但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優秀作品了。

動作片導演袁和平也沒有好到哪去,他的《蘇乞兒》《臥虎藏龍青冥寶劍》和《奇門遁甲》的口碑都不好。

還有一個王晶,在內地也是炒冷飯的作品居多,除了《追龍》以外,其他的《澳門風雲》,《王牌對王牌》都是炒冷飯之作。


香港導演近十年在內地拍片的確很成功,比如杜琪峯,比如徐克,比如林超賢、周星馳,而他們拍攝的都是商業片,這個問題更為精確的提問應該是,為什麼香港導演拍內地題材的商業片那麼溜?

這當然是來自於香港商業片的傳統了,這個大陸是比不上的。大陸實行商業大片或者是準商業片的市場運作是90年代末,馮小剛是最早一批憑藉賀歲片起來的商業片導演,後來張藝謀憑著一部《英雄》唱起了國產商業大片的號角,之後的內地電影市場才開始湧現大量的商業片。

但是你知道香港地區什麼時候有商業片傳統的嗎?

一直都是。

從邵氏到嘉禾,從新藝城到銀河映像,香港電影圈從來都是商業片的天下,不管是導演,還是演員,都需要讓片子在市場中得到反饋,從而進行準確的調整和再整合,這個過程香港電影圈早就有生產機制了,雖然到內地之後,他們面臨的環境不同了,但是這個原理沒變,只是觀眾改變了和審查門檻太高了而已。

所以徐克可以整合樣板戲和奇幻動作片,杜琪峯可以整合公安查案和黑色槍戰片,林超賢可以整合主旋律軍事和血腥動作片,這些並不是某個導演的臆想生造,而是在那個原生環境下,鍛造的模仿再加工模式,而內地的商業片導演卻在短期內無法有這股傳統經驗。

內地電影現在更為擅長的還是小眾題材的藝術電影,楊超的《長江圖》、畢贛的《路邊野餐》,文晏的《嘉年華》都是這幾年的電影精品。

這自然也說明瞭一個道理,別看內地電影市場紛繁複雜,但是統共也就這些年的時間,傳統和擅長的地方還是有區別,這個區別從上世紀一直延續到了本世紀。


很簡單,香港的商業電影導演領先國內三十年,題材廣泛,只是國內能拍的題材侷限,否則更精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