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四月,在河南鄭州一家老湯餄餎麪館裏,今年32歲的賀帥輝正端着一大盆羊油辣椒,準備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賀帥輝2017年從老家來到鄭州創業,在繁華的商業街區開了這家餄餎麪館,由於他家用料上乘,熬湯講究,做出來的餄餎麪湯香麪筋,每天慕名來品嚐的食客絡繹不絕。

餄餎面是北方傳統的特色麪食之一,在河南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尤其是近兩年各種社交媒體的興起,餄餎面在網上的熱度與日俱增,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面”。在賀先生背後的竈臺上,有一口正冒着熱氣的大鍋,鍋裏熬的就是他們用來做餄餎面的老湯。

時間臨近中午,客人陸陸續續到店,賀帥輝抱着一摞有五十多斤重的大瓷碗,準備下面盛湯。“這摞碗不輕,不過比我在部隊抱的炮彈輕多了。”賀帥輝笑着說到,原來他不光是個美食創業者,還是一名曾參軍12年的退伍老兵。

軍人做事情有擔當,幹起事業來也特別較真,同樣是做餄餎面,賀帥輝和一般人不一樣,比如這做面用的麪粉,他拒絕往裏添加任何添加劑,而是通過一次次的試驗,選用更高等級的麪粉,才達到了他滿意的口感效果。

除了麪粉,還有做面用的牛肉和羊肉,由於從本地採購的肉煮出來達不到他的要求,他放棄了選用本地的牛羊肉,而是開車從一百多公里外的郟縣三郎廟拉牛羊肉,這裏的牛羊肉自古以來就很有名,耐煮、肉筋、很出味。

湯是餄餎面的靈魂,所以熬湯是他最看重的事情,這鍋湯裏放的有牛骨、羊骨、大塊的羊油,和茴香、草果等十幾種大料。每天晚上打烊後清鍋,把骨頭撈出丟棄,第二天加入新鮮的骨頭和老湯一起繼續熬,這樣日復一日,老湯的滋味愈加香醇。

之前聽人家說做餐飲很辛苦,賀帥輝也是入行之後纔有切身體會,他每天早上七八點鐘就要到店,晚上十一點鐘離店,除了過年歇上七八天,平常幾乎沒有休息日,好在當兵的經歷磨練了他喫苦耐勞的意志,現在這點辛苦他完全抗得住。

餄餎面不但好喫,其下面的過程還頗有觀賞性,因爲廚房都是開放式的,大家看着一小團面放進機器裏,然後瞬間像瀑布一樣從機器的底部“流出”,飄散在清澈的麪湯裏,讓人還沒有喫到嘴裏,就已十分嚮往。

筋道的餄餎條撈進碩大的青瓷白碗,撒入碧綠的蔥花或者香菜,然後放入一兩牛羊肉,再來一勺配製的調味料,就可以拎勺盛湯了。由於賀帥輝一直念念不忘的是“重新定義餄餎面”,所以在他這裏,一切操作都是標準化,放的肉都是事先稱好放在小蝶裏,用的時候方便快捷。

盛湯的時候先用勺子挖一點羊油辣椒,然後再去湯鍋裏舀湯,勺子上下翻飛間,一碗香噴噴的餄餎面就盛好了。老家的餄餎面多分大小碗,他家的餄餎面全部是大碗,十五塊錢一碗,喫不飽不要緊,免費加面續湯,來了就讓人喫飽。

“餄餎面要趁熱喫,早下筷兒。”,賀帥輝不斷地給客人交代着,他說這是餄餎面的特點,時間會影響面的口感。“湯真好喝!”這是很多食客對他的餄餎面的評價,每次看見顧客把碗裏的面喫得精光,他都覺得很有成就感。

爲了讓更多人喫到口感穩定統一的餄餎面,賀帥輝下過很多功夫,他汲取師傅幾十年的經驗,自己也做了很多創新。現在這家店的生意已相當火爆,不過這並非他的最終目標,他的理想是做出一碗能得到更多人認可的好面,把這碗古老的美食,推向全國各地。攝影記錄|邱華獻(圖文鄉土河南原創,剽竊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