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生兒約有20萬人,是11年來的新高. 

在這分享給有計劃為剛出生或即將出生的寶寶對於保險的挑選觀念:

 

1.兒女最大的保障在父母,經濟支柱先顧好.有餘力再幫寶寶規劃;畢竟爸爸媽媽

   是繳保費的人,如果父母繳不出保費,寶寶的保障在哪?

2.以實支實付取代日額型醫療險,五六年級生的醫療險大多是日額型.

  那時候的主流是日額型的,也就是住院幾天賠幾天.但現在時代不同了,

  隨著DRGs制度的上路,住院天數愈來愈少.可是高階醫療技術還是不

  斷出新,所以為了符合健保新制.請規劃實支實付醫療險為主,而且

  實支也可轉換日額.

3.小朋友先規劃雙實支實付, 萬一不幸真的需要用到, 第一份實支實付

  可支付醫藥費,另一份可彌補父母沒上班薪資的損失,而且盡量做到1:1

   的雜費額度較佳,例如A實支12萬+B實支12萬,如果額度不一樣

   可能發生在A理賠12萬,如果B額度不到12萬,那隻能賠到最高額度而已.

4.戶口報好取得姓名與身份證字號後就投保,如果一不小心寶寶生病住院了,

   許多公司會拒保,觀察,或是要求體檢,一等就是3-6個月,甚至1年.

   如果再加上等待期,時間愈久對自己與寶寶愈不利. 寶寶在肚子裡的時

   候就可以先找業務員規劃或是先上網做些功課,多比較保險多瞭解保險

   瞭解自己想加強哪一方面,寶寶出生後沒多少時間逛網站的..

5.買保險前額外需付費的檢查能不做就先不做,檢查過後有問題,

   在覈保上會有困難,到時候會增加自己的風險.

6.民國九十九年二月三日起實施的保險法第107條修正條文規定,未滿15足歲的

   被保險人,若不幸身故,保險費得加計利息退還所繳保費,或返還投資型保險

   專設帳簿之帳戶價值.也就是說現在幫寶寶買的壽險要15足歲以後保障纔有效,

   所以規劃的時候以最低的壽險主約出單即可,因為目的是要能加保附約.

7.需不需要買終身型? 建議不要,改買定期型的就好,將買終身險的存起來

   加速父母資產的累積.等到資產達到一定程度,可程受的風險愈大,就愈不需要保險.

   而且20年後的醫療技術沒人知道,現在就衝下去繳20年,會不會20年後派不上用場?

   如果夠有錢,那我也阻止不了,那就衝吧.我常看到有些客戶拿0歲寶寶的終身醫療保

   單請我檢視,年繳4-5萬,OMG....

8.規劃的架構為實支實付醫療險+重大疾病險 or 初次罹癌險+意外險,如果有預算再加

   殘廢險,就很完整了.

 

有了以上觀念後接下來說明各險種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

 

1.實支實付醫療險

1-1正副本收據理賠 些公司要求只收正本收據,有的公司可以接受副本收據.

在投保前先搞清楚,在日後才知道要先準備幾份副本.

1-2投保順序 正本收據的公司只能第一家投保,如果已經有其它家實支實付

想再回頭買正本收據的實支是不會收的.除非先將原本的保單解約,但是這樣一

來一往會有一段無醫療險的空窗期,有些還關於體況的問題.所以建議原有的

實支實付醫療險不要輕易解約喔.

1-3增加額度 果已經有正本A與副本B的雙實支後,想再回頭增加正本A的實支

這樣可以嗎?答案是不行的,想加副本B實支額度是OK的.

1-4門診手術 DRGs制度實施後這個理賠項目開始受到重視,雙實支中最好理賠項

目有包含這一項.

 

二.  意外險

保險法規定15歲以前小朋友不理賠身故,所以重點在意外住院,意外住院實支實付,

骨折未住院,與燒燙傷理賠額度.

       

三.  重大疾病險 or 初次罹癌險

生兒階段的重大疾病險都很便宜,每年不到1000元就有很高的額度.

產險公司的一次給付初次罹癌險也很推,每年只要幾百元就可以有很高的額度.

一般重疾險是拿來保障癌症這一塊,一旦發生一次給付一筆錢,差別在初次罹癌險

給付原位癌,重大疾病險不給付.理由是原位癌治癒機率高,存活率高.我會建議新生兒

的額度最好在200萬以上.

 

結論:

   樣的架構很簡單;保障也很完整,重點是不用花很多錢就能有高保障,

一旦需要用到相信可以將大部份的風險轉稼到保險公司上.會逛到這邊的朋友

大多手上有許多版本的的保單組合,跟終身型的比較看看是不是保障差很多?

我承認年紀愈小所買的終身醫療愈便宜,但是"要用到"的時候效果確是OOXX.

往往買終身的人只有在生病住院理賠後才真正相信買錯了,

所以請不要再陷入"終身型"保一生的迷思了喔.

 

   險商品,都是經過保險公司裡頭年薪數百萬的精算師千計萬算所設計出來的.

而且不同保險公司會互相參考對方商品,再找出利基推出商品,不然他們靠什麼賺錢呢?

所以不要一味的尋找"最划算"的保單.世界上沒有無敵保單這回事,那隻會更煩惱,

有自己規劃過保單的都會發現,很難在同一家保險公司做出自己理想的險種組合.

所以還是依照自己的需求條件順序規劃比較好,也不要再有"無敵保單"的迷思了.

   後再次強調寶寶最大的保障是雙親,爸爸媽媽要做的是將錢存起來,

等好機會投資,充實自己賺更多的錢,等孩子大一點帶他們去自助旅行見見世面

或是給孩子用好喫好的,不用每年要繳保費時東省西擠,那會很痛苦,而且本末倒置.

有些終身買了好幾年,要停損也不是想再加又心無餘力,不如起步就以定期為主.

每年可以定期檢視調整需求加減保費與保障,說不定明年又有超划算的險種出現,

要換也不難.等到孩子大了,再將保單規劃方法教他們,讓他們自己去選擇接下來的

規劃方式,畢竟保險也是投資理財的一環,保障與投資要並進.

    幾位朋友曾拿終身型的保單給我檢視,我都會先問; 如果是自己, 希望20歲時

爸媽會送你什麼生日禮物? 是股票一批,創業基金一筆,一間房子,還是終身醫療保單?

 

P.S 主管機關規定,業務不能在部落格與文章中介紹保險公司與推薦險商品,所以將

規劃的組合從文章移除,如果需要請透過E-mail索取,我會盡快回覆.

 

簽名檔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