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斯安德森的《犬之島》毫不意外徹底擄獲了所有影迷的歡心,通篇滿是置中對稱的瘋狂美學,運用一貫引人入勝的敘事手法,維妙維肖一幀一幀打造出精緻細膩的畫面,巧妙結合東西方文化的有趣認知,意蘊深遠的對白撐起動畫電影的深度,童趣的人物與黑暗的故事展現強烈對比,讓政治操弄與社會現況的荒謬面向一覽無遺,犀利而不帶道德批判的透過小男孩救狗的歷程,講述一個名為寓言卻實則影射現實的故事,令觀眾啞然失效的是在權力鬥爭之下諷刺著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動物諸多醜陋的行徑。

此部定格動畫從裡到外散發再熟悉不過的東洋文化元素,如相撲、太鼓、泡湯、俳句、生魚片、浮世繪等,化垃圾殘破為藝術之美,化刻板傳統為幽默詮釋,包裝獨特的美術設計和流暢的說故事功力,並於可預期的情節套路裡道出魏斯安德森既單純又複雜的語言。

有些人批評結尾的轉折過於生硬,那未免也把導演想的太過膚淺,其實我們可以很表面的看待這部作品,也足以延伸出更深更廣的迴響,而相由心生這都取決於觀影者的切入角度。

 

上一部入圍九項奧斯卡抱走四座大獎的《布達佩斯大飯店》2014 年至今,個人特色鮮明的偏執導演魏斯安德森終於帶來全新電影,《犬之島》是繼於 2009 年《超級狐狸先生》後再以定格動畫技術呈現的作品,不僅成為柏林影展有史以來第一部動畫開幕片,也抱回了最佳導演銀熊獎的殊榮。而他深受黑澤明影響,喜愛東洋文化,以日本傳說為故事腳本,透過自身浪漫的日式情懷精雕細琢打造一個黑暗、諷刺而悲傷的寓言,關於一羣市民在飽受恐懼籠罩的年代下,如何殘酷背叛朋友與鄰居的故事。

劇情講述 20 年後未來的日本巨崎市,從一個 12 歲小男孩小男孩影響到養父也是貪污市長的過程,有一天政府宣佈在長崎市的所有犬科動物都必須一併流放到偏遠的大型垃圾場「垃圾島」,因此小男孩決定展開一場救援行動,透過一個小型渦輪為動力的螺旋槳飛越河川去尋找自己的狗狗 Spots,在垃圾島上意外獲得很多新朋友無私的幫忙,多數都是因犬流感而被驅逐的家犬,而這場有如希臘神話《奧德賽》史詩般的連續考驗,牽扯了陰謀論、學運、換腎等極盡諷刺之能事的情節發展,同時也將決定整個巨崎市的未來和命運。

 

《犬之島》不出衛斯安德森過去看似親和力不低細想卻相當腹黑的典型風格,天真單純的糖衣包覆著人性引發的亂象,在荒唐之中更見真實之尖酸刻薄。打從電影一開始就塑造出政治意味濃厚、時下盛行的陰謀論,在丹布朗《起源》裡也著墨不少,再再顯示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而小林市長卻無視於科學家的實驗結果,意圖從散佈恐懼到引發恐慌以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死亡只不過是恐怖主義的副產品。恐怖主義的目標就是製造恐懼與害怕,恐懼會破壞掉人們對既有秩序和制度的信心,恐怖主義不是憤怒的表現,恐怖主義是一種政治武器,一旦把政府可靠穩當的表象去除掉就連帶奪走了人民的信心。」

這是《天使與魔鬼》中羅柏蘭登在思考時的一段話,也就是利用武器帶來的恐懼煽動並加深仇恨,名正言順除去所有非我族類的異己,如同有人曾懷疑微軟電腦中毒屢見不鮮都是在防毒軟體過期後設定自動釋放出的病毒,雖然無從得知犬流感是有心人士蓄意為之或是單純自然發生,後來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天下合久必分,藉機合理化驅趕那些其心必異的其他族羣,也不論這些長相不同、語言不通的異己曾經對我們奉獻多少血汗,以自我保護之名帶動輿論風向,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而種族歧視與弱勢族羣隨之誕生,進而惡性循環的存在於人類世界,一如外勞、吉普賽人和電影裡的眾犬。

 

《犬之島》的狗狗象徵的就是主僕關係與日本傳統文化裡的武士精神,以追隨和侍奉君主為個人榮耀,忠心耿耿誓死保護人類,然而在犬流感肆虐被放逐到垃圾島後,就宛如失根的浪人,不但失去了生命的意義,也喪失了自我的價值。而小男孩不顧危險來到這個三不管地帶,就是為了尋回當初在政治考量下被犧牲的愛犬,從不受社會規範約束的流浪狗需要更多時間教化、失散多年的兄弟相認,再到守護主人的責任傳承,這趟奧德賽之旅重拾早已不復存在的武士精神,再次定位了主從之間彼此應有的信賴與尊重。

無數觀念自然而然認定狗應該被人類馴服,有主人與依歸纔是最令牠們抬頭挺胸的理由,魏斯安德森巧妙的利用了我們這樣的心態,影射人類在面對自我認定裡低一等動物時各種利慾薰心、自詡正義、過河拆橋的嘴臉。

在刻意平板呈現的配音裡,將角色的情緒起伏留給觀眾延伸,卻在面對錢與權而心中無愛時,純真的面龐下只會看見人性更殘酷傷人的一面,也見證一次又一次從未停歇的千古輪迴。

 

耐人尋味的是,這是一個圍繞著「犬」打轉的故事,但細想這部電影裡面每個人物的反應與舉止,真的有任何一個人類是以愛狗的姿態出現、站在忠犬的立場思考嗎?

想來更是無比諷刺,小男孩以為 Spots 就是眼前的那些白骨,哭過之後卻立刻轉身離開,絲毫沒顧及垃圾島上其他被放逐的犬隻。女學生打著正義的旗幟號召羣眾、大舉抗議、全心調查所謂的陰謀論,但卻從未把重點放在關懷狗狗的本質上。更遑論獲得最後的勝利之後,豎立起紀念碑如開國烈士般供人景仰,然而人類依然在自己的世界以自己為中心運轉,無人過問這些誓死守護主人的武士,也無人在乎當初推翻政權的導火線。

而這場撼動巨崎市根基的政治陰謀論,最終急轉直下收在小林市長見到大勢已去,拱手讓出政權,主動提供腎臟,但其實是否真的猶如表面所見般如此簡單正向、皆大歡喜?這也太違反衛斯安德森與《犬之島》的調性了,其實可以往另外一個方向思考,此舉並非草率收尾或頓悟投降,因為這一切還是終歸政治考量。假使小林市長願意自請下臺,至少還可以留住清白的名聲,再加上換腎此舉需要忍受皮肉之苦,卻能換來百姓的歌功頌德,再者,政權移雖然轉到養子身上,這兩個人還是屬於同個家族,小男孩更不可能背棄一手養育自己長大的父親,至少不會引發革命,或被放大檢視甚至淪為公審,識時務者為俊傑始終都是政治人物奉為圭臬的名言吧。

 

整個故事看似溫暖實則冷調,看似關懷實則殘忍,在導演的鏡頭之下,似乎主角是「犬」抑或是其他生命,甚至是人類,應該也不會有絲毫違和。與其說《犬之島》是一個愛護動物、以小搏大的故事,不如說是一段政治利益之下的犧牲與權謀,還有兩害相衡過後的取捨。

為什麼說衛斯安德森厲害,從涵蓋政治、環保、歷史、藝術、媒體、社會亂象為議題,不帶任何批判,不夾雜道德規範,宛如一顆石頭丟入水中陣陣的漣漪,可想而知的情節發展引起觀眾百味雜陳的反思,一方面呈現出狗狗善良忠誠的捨身奉獻,另一方面又捕捉人類自私自利卻毫不自知的行徑,不僅兼顧極致美學,一點細節都不曾遺漏,也維持快速俐落的電影節奏,彷彿一體成形的精緻藝術品,可以遠觀可以近看,可以淺嚐可以深入探索。

然而那些數度在眼眶裡打轉的淚水,卻又單純而真摯的連結起我們與動物之間、內心與電影之間最令人動容的真實情感。

 

 

〖延伸閱讀〗

【小說】起源 The Origin,願愛而非恐懼成為改變的動力。

電影】鬥陣俱樂部 Fight Club,在本我與自我中掙扎

【電影】奇蹟男孩 Wonder,Choose Kind。

【電影】歡迎光臨奇幻城堡,殘酷的故事要溫柔的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