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到清明節了,清明有踏青掃墓的習俗,當然也有節日美食青團。 青團又叫清明粿,青粿,艾團,艾餈等等,用艾草做的青團不僅有驅毒避邪之效果,也是最合適不過的應季小吃。市面上賣的的青團吃起來雖然方便,但總是少了一些地道的原汁原味,不妨親自動手來做一次青團吧,清明時時雨,艾草香,青團甜,吃個青團好過節!

傳統的豆沙餡青團相信大家都吃過,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裏,再包裹進豆沙餡兒,甜而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而我今天分享的是一款鹹口青團,以春季的時令食材爲主,要問什麼食物最能代表江南的春天,那必須是春筍,估計很多人都沒有吃過這個餡料的青團,臘腸的油脂鹹香,春筍脆嫩,酸菜的酸爽,伴着清明艾草的清香,滋味妙不可言有興趣的朋友快來跟我一起看看是怎麼做的吧!

【材料】:艾草 300克、糯米粉 200克、麪粉 40克、小蘇打 1茶匙、春筍 1個 (小個)、臘腸 2根、酸菜 1棵

【做法】:1、因爲春筍要浸泡,所以提前準備,把春筍剝殼後切片,然後放入熱水裏煮3分鐘,煮好後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

2、把艾草的嫩葉摘出來,然後沖洗乾淨,鍋內燒開水,水開後倒入艾葉,放入小蘇打,把艾葉煮軟後撈起;

3、用料理機把艾葉攪拌成艾葉泥,如果水分多的話可以用篩子濾一下水;

4、把麪粉和糯米粉混合在一起,倒入艾葉泥,分幾次倒入,根據麪糰的乾溼程度再適當調整,然後揉成軟和的麪糰,用保鮮袋裝着備用;

5、泡好的春筍切成小丁;

6、把鍋燒熱倒入春筍用中火翻炒,烘出筍的水汽,然後裝起備用;

7、酸菜沖洗乾淨後切碎,擠幹水,倒入鍋內,也和筍一樣目的是烘炒出酸菜的水汽,炒好後裝起;

8、把臘腸切丁,放入鍋內炒到臘腸變透明出油,然後把筍和酸菜也倒進去,放入半茶匙鹽翻炒均勻,炒好後放涼就可以開始包艾團了;

9、拿出一點麪糰搓圓按扁,放入適量的餡料,向中間收口然後搓圓;

10、全部做好後放在葉子上(我用的是菠蘿蜜的葉,也可以用竹葉或者油紙),鍋內燒開水,水開後放入鍋內隔水大火蒸10分鐘,蒸好後晾涼就可以開吃了。(剛蒸好會很軟,涼了後就定型了)

過清明,吃青團,讓我們一起享受只有在春天才能享受到的美味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