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鑑定,這項研究意義重大,專家:既要航母,又要核潛艇

20兆瓦級船用汽輪發電機組

近日,中國20兆瓦級船用汽輪發電機組通過鑑定,分析認爲,這對於中國海軍是個重大喜報,同時對發展全電艦艇和大型航母有重大意義。

關於這款船用汽輪發電機,“中船重工”在2018年1月做了介紹,稱該項目滿足“有限艙容、功能限定及低噪聲等多種特殊要求”。看到該機滿足“有限艙容”、“低噪聲”等特殊要求,無疑會令人聯想到另一鎮國利器——“核潛艇”。

在近日的報道中,又稱“該項目成功突破了多油動機高壓電液調速、雙通道反流式集成旁排及變轉速運行發電等多項關鍵技術”,其中,“電液調速”和“變轉速運行發電”說的是一回事,就是說發電功率可控可調,這似與電推有關;“集成旁排”似與核潛艇相關,因爲排出餘熱是核潛艇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聯想到2017年10月,中船重工曾高調宣傳 “首套實艇安裝的永磁推進電機動車成功”,所有這些,均指向了我國下一代核潛艇的研發。

通過鑑定,這項研究意義重大,專家:既要航母,又要核潛艇

中國核潛艇CG

當然,也不是說20兆瓦級船用汽輪發電機組不能用於航空母艦。航空母艦都有多臺發電機,“福特級”四臺、“尼米茲”級12臺、“庫茲涅佐夫號”15臺,“伊麗莎白女王號”6臺。如果我國的下一代航母裝機5臺,總發電量就超過美國“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接近“福特”級了,這樣,電磁彈射、高能武器的電力供應就有了基礎;如果全電推進,馬力數就和“遼寧號”、“伊麗莎白女王號”等中型航空母艦接近了。

公開的信息顯示,我國在有關航空母艦的核動力、電磁彈射、全電推進等方面的技術研究、裝備製造均有很大的進展,如,小堆技術、陸地電磁彈射試驗、彈射型殲-15B、20兆瓦級汽輪發電機組,等等。但是,就此希望003號航母一步到位似不現實。

分析中國航空母艦的建造過程,可以感覺到一個“技術可靠、作戰急需”的思路。航空母艦的建造需要鉅額投資,容不得爲了露大臉、出大彩而冒大險;航空母艦又是海軍急需的作戰平臺,儘快形成戰鬥力是海軍迫不及待的要求。因此,在已建成艦體的基礎上改裝成“遼寧號”,在“遼寧號”的基礎上再製造全國產的002號航母,都是“技術可靠、作戰急需”思路的體現。003號航母上電磁彈射,技術已得到驗證,而且是作戰急需,至於其他技術則不是那麼的迫切。

通過鑑定,這項研究意義重大,專家:既要航母,又要核潛艇

中國航母CG圖

中國海軍的威懾、拒止思路,走的是一明一暗兩條線,明的是航空母艦、暗的就是核潛艇,20兆瓦級別的船用發電機組,恰恰是兩型“鎮國利器”急需的裝備。以俄羅斯爲例,其水面艦艇頗顯落後之態,但戰略核潛艇的威懾能力依然令人畏懼。觀察中國海軍的發展,在關注航空母艦的同時,也要惦記着核潛艇。

國人對中國航母的期待,總是超前於實際的航母研製進度。其實,分析中國海軍的實力,可謂“一國之下、列國之上”,中國海軍已勝於其他國家了,而追趕美國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實現的,可以只爭朝夕,但不會一蹴而就。(阿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