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水資源缺乏的情況,種雲技術也就是所謂的人工增雨法近年來更加受到關注,像是美國的愛達荷電廠就砸下超過300萬美元來投資這項技術,以確保有足夠的水量完成水力發電,結果施行後當地降雨量最多可增加15%,電廠方面收到明顯的經濟回報。


示意圖/TVBS

世界各地水資源缺乏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記者:「現今有大約10億民眾,居住在缺水的區域。」


如果發生乾旱,影響的不只是人們的日常生活。


記者:「像是在美國加州一次歷史性的乾旱,不只讓當地人損失1萬個工作機會,也在當地造成將近20億的經濟損失。」


要怎麼擁有更多水資源,成了不少科學家關注的主題。


新聞旁白:「1946年科學家的實驗後,我們知道有些雲可以藉由種雲的方式,產生更多降雨。」


過去就存在的種雲技術,也就是所謂的人工增雨法,現在更加受到重視。飛機從地面起飛,準備升空,執行種雲任務,飛行人員在空中鎖定好目標,投擲化學藥劑,就是這個動作可以讓降雨量增加。


研究人員:「如果天空中的雲朵濕氣不夠我們沒有辦法,但我們可以做到的是依據目前的濕度,助大自然一臂之力。」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飛行人員在空中會鎖定特定雲朵。


記者:「飛行人員鎖定水氣充足的雲朵,然後施放少量化學物質,雲朵裡的水氣會附著在這些微粒上然後變重,變成降雨向地面降下。」


從衛星和雷達的資料上可以看出來,利用投擲碘化銀藥劑來增加降雨的方式,有明顯成效,這也讓不少企業甘願砸錢發展這項技術。


記者:「愛達荷電力公司投資超過300萬美元來發展種雲技術,藉此來增加州內高山上的積雪量。」


水資源是水力發電廠的生財工具,為了確保要有足夠的水量,愛達荷電力公司推動種雲計畫後讓當地降雨量最多增加15%。


記者:「愛達荷電力公司表示,去年的種雲計畫回報達到300%,這些價值900萬的水量如果不是種雲計畫,可能根本不會降在這個山頭。」


種雲計畫看似是解決缺水問題的好方法,但還是有不少人會質疑,這種操控天氣的方式會不會對環境造成新的傷害。


更多 TVBS 報導
袋鼠大舉入侵澳洲首都 闖球場緊迫盯人
旱象衝擊 薩爾瓦多甘蔗恐少2成
猛暑高溫頻破紀錄 日本各地開始鬧水荒

相關文章